是星斗,是赤子的沈從文,用一生詮釋了五個做人的啟示

1988年5月, 湘西作家沈從文病逝,張充和從美國電傳來一副挽辭,意境遠遠超過其它輓聯,也被很多人認為這是對沈從文最客觀的評價,包括沈從文的學生汪曾祺也認為,這個評價“非常貼切,把沈先生的一生概括得很全面。”

挽辭是: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是星斗,是赤子的沈從文,用一生詮釋了五個做人的啟示

沈從文老年時期照片

從這句評價中,我們可以看出,沈從文有自己的精神氣節,面對挫折、刁難和困苦,他有不折服、不盲從的堅貞,但同時他也有生性上的柔軟、慈讓和謙恭。他的文章如天空中閃爍的星辰一般耀眼,而他本人活得更像是一個赤子,純潔善良。

能活出這種人生境界,是成功的。但反過來想,這種人生也正是沈從文不願屈服於命運,用堅守、執著和熱愛等精神品質,一步步努力換來的。

通過他的《邊城》《湘行散記》等小說、散文作品,以及《從文自傳》反映出的他的人生軌跡、在吉首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做過的一些演講,細細梳理,可以得出沈從文有以下的好習慣,來讓自己的生命更豐盈,更完滿,而這,也是他用一生留給我們的啟示:

1、熱愛生活,善察擅思

沈從文的《湘行散記》《從文自傳》等作品,靈動地描述了他眼中看到的湘西最原始的風貌,無論是山水,還是人情,都令人充滿嚮往。這反映出他最樸素的人文情懷,反映出他對生活的熱愛,以及養成了在生活中留意每個細節,善於觀察和勤于思考的習慣。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能被芸芸眾生無感、忽略,但在作家的眼裡卻成了一種對象,值得用文字栩栩如生地描述出來。在《從文自傳》中,沈從文記錄了年幼時看到平民百姓抓鬮,誰抓到了誰就會被殺死的事實,卻用了一種童真的視角,說死人不過是腦袋離開身體的事。看似輕描淡寫,其實是把他深入的思考融入進來,又經過了提煉,以孩童之眼,反映出當時社會的黑暗和平民的麻木不仁。

是星斗,是赤子的沈從文,用一生詮釋了五個做人的啟示

鳳凰古城

還有他的《辰州》等作品中,寫到的境況,說是離開湘西前往外省,或者是在年關之時趕回湘西,把一路上舟行水上的動盪,吹過的風,看到的雲,見到的人,都詳盡地進行了記錄。特別是他寫沿水路邊上的外地妓女,用了一種理解、同情又充滿感恩的人文情懷來寫,而不是以批判的眼光來指摘,不覺讓人動容。

1980年11月7日,沈從文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作題為《二十年代的中國新文學》演講時,曾說:“我卻引起一種警惕,得到一種啟發,併產生一種信心,即獨立思考對於工作的長遠意義,先是反映到學習方法上,然後是反映到工作態度上,永遠堅持從學習去克服困難,也永遠不斷更改工作方法,用一種試探性態度求取進展。在任何情形下,從不因對於自己工作的停頓或更改而灰心喪氣,對於人的愚行和偏執狂就感到絕望。

正是這些帶著獨立思考的,以湘西生活為背景的文章,如生動豐富的社會風俗畫和優美清新的風景畫,展現出湘西民眾的粗獷強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返璞歸真的情調,其實反映出的,是沈從文對故鄉風物的熱愛和留戀,以及對故鄉人民的深深的同情與溫愛。而這,也對後來的一些作家產生了較大影響。

2、廣覽博集,熱心好學

在《從文自傳》中,特別是沈從文寫自己在離開湘西之前的生活可以看出,沈從文於1915年,從私塾進入鳳凰縣立第二初小讀書,半年後轉入文昌閣小學。他並不是乖學生,而且思維活躍,並且因為活潑好動且貪玩,常常逃學。

他會一個人跑去街上看木偶戲,會跑去原野的高崗上獨自玩半天,而書包被他藏在學校後面的土地廟裡,以至於有一次連書包也丟了。

當然,沈從文逃學的事情最後被他的老師發現了,老師罰沈從文跪在一棵楠樹下,責問他為什麼逃課。沈從文老實交代:“看戲去了。”毛老師見他如此理直氣壯,便狠狠地批評說:“勤有功,戲無益,樹喜歡向上長,你卻喜歡在樹底下,高人不做,做矮人,太不爭氣了!”

是星斗,是赤子的沈從文,用一生詮釋了五個做人的啟示

年輕時的沈從文

從那以後,沈從文規矩多了,並且知道自己已經落後於別的同學了,於是他一改往日的貪玩和放任的習性,發奮努力學習,成績自然提高得非常快。以至於他把《包句雜誌》《幼學瓊林》《論語》《詩經》《尚書》等誦讀得相當熟悉,甚至背誦下來,這自然也給他奠定了比較好的基礎。

1922年,沈從文脫下軍裝,來到北京,卻又因為只接受過小學教育,缺乏經濟來源,他只好在北京大學旁聽。這是基於他對知識的無盡渴望,也成就了後來的他,即使很多年之後,他依舊常常挑燈夜讀,或者寫作。

除了學習,沈從文還說過:“我的心總得為一種新鮮聲音,新鮮顏色,新鮮氣味而跳”。

沈從文還對戲曲很感興趣,他對胡笳曲《娘送女》《山坡羊》很入迷,也喜歡聽《大王》中的主人公“大王”演唱《奪三關》與《殺四門》,還評價他,說他武把子弄得比筆桿子行當、熟練的多。

後來在各個地方輾轉時,沈從文的揹包裡,一直帶著《曹娥碑》、褚遂良的《聖教序》、王羲之的《蘭亭序》以及《虞世南夫子廟堂碑》帶在身邊,閒了就細細翻閱,研究一番,這讓他後來在書法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同時也拓寬了他的視野。

與這些碑帖放在一起的,還有《李義山詩集》《紅樓夢》、狄更斯的《冰雪姻緣》《滑稽外史》《賊史》以及托爾斯泰的作品,閱讀這些著作,佔據了沈從文生活中的很多時間,也讓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以及這世界上別樣的表達方式。

正是這種廣覽博集,熱心好學,讓沈從文對自身認識更加通透,眼界也不斷拓展,讓內心世界豐富多彩,為他的文章奠定了基礎和基調。

3、孜孜以求,筆耕不輟

在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新穎的《九個人》中,這樣評價沈從文的創造力:“沈從文這個人表面上看起來非常軟弱,非常普通,可就是這麼一個人充滿著創造的能量”。

這裡面的創造,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沈從文堅持不懈寫文章的執著和韌勁,二是沈從文後期在博物館工作時,對古代服飾、銅鏡等進行研究時的創新。

對於寫作,沈從文曾這麼認為:只有我還是一個死心眼笨人,始終相信必須學個三五十年,才有可能把文字完全掌握住,才可能慢慢達到一個成熟境地,才可能寫出點兒比較像樣的作品。

這可以說,是沈從文對於自己寫作制定的一個目標。但其實在平時生活中,沈從文寫文章就很厲害。在《從文自傳》中,某一天,沈從文給張兆和寫信,竟然在南方大冬天陰冷的天氣裡,於動盪的船上,拿筆手寫6000多字,這還不包括他在信中提及的正在寫的論文和小說。

是星斗,是赤子的沈從文,用一生詮釋了五個做人的啟示

沈從文手稿

他的學生汪曾祺後來總結沈從文的寫作:“一個時期,

沈先生每個月都要發表幾篇小說,每年都要出幾本書,被稱為“多產作家”,但是寫東西不是很快的,從來不是一揮而就。他年輕時常常日以繼夜地寫。他的作品看起來很輕鬆自如,若不經意,但都是苦心刻琢出來的《邊城》一共不到七萬字,他告訴我,寫了半年。

包括後來,沈從文半路改行,開始做文物研究之後,他也是悉心鑽研,孜孜以求。別人不願意研究,覺得沒有多大價值的,沈從文倒願意試一試。而且他在研究的時候不喜歡循規蹈矩,而是把自己的創造性加在裡面,並且善於用文字記錄。

這也正是《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會成為奠基性著作的真正原因——無論是做什麼事情,都甘願兢兢業業,孜孜以求,有一種堅韌、堅持不斷累積成成功。

4、尊重生命,堅韌求美

沈從文年少時看到過很多屠殺,又在軍隊中幹過文職,但他卻感覺誰也無權殺人——他對生命葆有一種同情和尊重。也因為為此,對自己,他不想再繼續之前的生命狀態,而是想好好處理他的生命。

在《一個轉機》這篇文章中,沈從文坦承:“儘管向更遠處走去,向一個生疏世界走去,把自己生命壓上去賭一注看看,看看我自己來支配一下自己,比讓命運來處置更合理一點呢,還是更糟糕一點兒。”

這是他前往北京求學的根本動力。剛到北京時,正是1922年的冬天,氣溫動輒零下十幾度,最低到零下二十多度,他穿著單薄的衣衫,咬著牙就在那裡呆下去了。他說:“我從不喪氣也不埋怨,因為曉得這個社會向來是這樣的。”

是星斗,是赤子的沈從文,用一生詮釋了五個做人的啟示

老年沈從文

所以讓沈從文經歷苦難、痛苦、挫折等都是可以的,因為他有讓自己的生命更趨向美好,更加完善和豐盈的理念,所以似乎一切,都是他可以忍受的。

但繞不過的一個點,是1949年,沈從文曾經自殺未遂。原因是他之前的一些作品,特別是描寫湘西少數民族在戰爭中被屠戮等情況,讓他遭受到時代轉折帶來的巨大壓力,他有些承受不住,於是決定這樣。

現在有句話說,一個人連死都不怕,難道還怕活著嗎?放在當時的沈從文身上,也是符合的。當時他敢死,又何嘗不是他不想讓生命遭遇打擊,讓生命不想出現瑕疵,這又何嘗不是他的勇敢。也正是這次自殺未遂,讓他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怎樣才是真正地活著。

所以在文革的時候,沈從文再一次遭遇到更激烈的打擊時,他淡定從容多了,冷靜地應對著,也便比較容易地熬過去了。而不是像1949年那樣思緒雜亂、精神糾結,常常走到死亡和崩潰的邊緣。

而對別人,就像前文提到的沅水邊上的妓女,沈從文的文字裡沒有絲毫鄙薄和輕視,相反地,他更願意換位思考,從她人的處境和對社會積極的一面去考慮,因為在他心中,芸芸眾生,生而平等,生而值得被尊重,這也展現出他的胸襟、情懷和氣度。

5、善於愛人,慈愛有加

沈從文對親人、朋友都很關心,對後輩也是非常慈祥、關愛有加的。

沈從文在追他的妻子張兆和時候,是老師和學生的關係。當時張兆和並不喜歡他,甚至跑到校長那裡去告發他,但他卻依然不屈不撓,不願退縮。後來,沈從文又被張兆和拒絕了無數次,但他仍沒有放棄,直到張兆和被感動到接受為止。

從相戀到喜結連理,沈從文和張兆和度過了六十多年的歲月。然而從抗戰至解放後,兩人的生活充滿了動盪。歷次運動的折磨,讓沈從文一度精神失常,是在張兆和的悉心照料下,沈從文才漸漸恢復。

是星斗,是赤子的沈從文,用一生詮釋了五個做人的啟示

沈從文和張兆和

1988年辭世時,沈從文握著張兆和的手,說:“三姐,我對不起你。”而晚年的張兆和整理在出版兩人通信的《後記》中寫道:“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

誠哉斯言,沈從文愛張兆和,他深知這一生讓張兆和受了苦,所以臨死前還要說聲“對不起”,是如此真,如此讓人覺得感情至深。

沈從文的次子沈虎雛,在後來參與一次座談是,談論起父親沈從文對孩子的態度,也是對自己的父親讚許有加:“他沒有使用嚴厲傳統的教育方式,而是用身體力行教導、示範了自由與耐煩的真正涵義。”

而對於他的學生汪曾祺,沈從文也是關愛有加,放在心上。有啥好吃的,常常是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地邊談邊吃。而對於汪曾祺等年輕人的提攜,更是不遺餘力,悉心周到。據汪曾祺回憶,當年沈從文曾很多次拿著他的作品,親自跑去郵寄,或是找到編輯,一而再再二三地叮囑要多扶持年輕人……

這才是真正的沈從文,一個一旦決定要喜歡或愛上他人,就願意自始至終對他人好,願意把一腔的赤忱和熱情都傳遞給別人的一個“赤子”。

像沈從文這樣的人,類似燈塔,本就值得仰望。而我們在仰望的過程中,能反觀出自身的差距,也會找到努力的動力,最終,會遇見那個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