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頭版刊文聚焦海南自貿區建設兩週年

人民日報頭版刊文聚焦海南自貿區建設兩週年
人民日報頭版刊文聚焦海南自貿區建設兩週年

今日(4月13日)出版的人民日報頭版刊發綜述文章《浩蕩東風鼓春潮——海南自貿區建設兩週年綜述》,該文聚焦兩年來海南加速推進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的經驗和成果,點贊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落實開放為先導,推進高質量發展。以下是版面圖和綜述全文:

人民日報頭版刊文聚焦海南自貿區建設兩週年

版面圖↑

東風潮漲,春光浩蕩。南海之濱,滿帆待航。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宣佈,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落實開放為先導,兩年來,海南加速推進自貿區、自貿港建設,海南自貿區總體方案明確的中央事權改革試點任務實施率達95%,6批71項制度創新案例相繼發佈;打造4小時和8小時飛行經濟圈,執飛國際航線103條,通達境外城市62座。開通43條內外貿航線,東南亞主要港口全覆蓋。

浩蕩東風鼓春潮,海南省委向全省幹部群眾發出號召:決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重託,決不讓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在我們手上錯失!

在制度創新中尋找活力

2月21日,一場特殊的簽約儀式隔屏舉行,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和騰訊公司通過線上會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4月2日,從新加坡始發的“托兒斯風”號集裝箱班輪在海南洋浦小鏟灘碼頭作業,這樣的外貿班輪每月平均有43艘次。

“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賦予更大改革自主權”“要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下大氣力破除體制機制弊端,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海南指明瞭方向。

2018年7月,海南省政府與中遠海運集團啟動海南港航股權重組。重組後,中遠海運集團為洋浦量身定製了連接國內、輻射東南亞和南亞的中轉航線網絡。2019年,洋浦港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126%。今年一季度,儘管受疫情影響,仍同比增長172%。

2019年7月,海南省委、省政府對博鰲樂城先行區、洋浦經濟開發區、海口江東新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等4個重點園區施以“一園一策”改革,賦予4個園區相對獨立的事權、財權、人事權。改管委會為管理局,實行企業化、市場化的用人制度,實行全員聘任,享有獨立的用人自主權、薪酬標準和考核激勵制度。

今年4月2日,海南省通過一項決定,全省10個重點園區正式實施放權改革,將一批原屬於省、市兩級政府的相關管理職能,分批下放給園區。

清晰了自身定位,洋浦先後出臺40餘條優化營商環境、提高通關效率等政策,眾多國際船舶開始向洋浦港集聚。“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的構想,走向成形。

3月29日,樂城先行區發佈消息,允許患者“帶藥出園”。這意味著原本至少需要3至5年才能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藥品、藥械,不僅能在樂城使用,還能帶出少量自用。目前已累計成功實施51項國外藥品、藥械、醫療技術應用的“全國首例”,特許政策終於從“紙面”落地。

依靠新理念破解難題

羅威原本是想走的,甚至都開始收拾行李了。作為崖州當地第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中興通訊三亞研究院負責人,羅威一度很苦惱:研究院辦了、辦公樓蓋了,竟卡在一張施工許可證上,好幾年辦不下來。

不過羅威還是留了下來。2019年2月,崖州科技城管理局承諾一週辦理完施工許可證。一諾千金,施工許可證準時送到羅威手中。

“要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從自貿區到自貿港,海南後發而先啟。憑什麼?靠的是理念創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從三亞市區沿著海岸線西行40公里,就是崖州。這是三亞最後一片沒有開發的海灣,宛如一張白紙。2018年底,海南省委最終確定要在這裡興建以深海開發、種業研究、高新技術為主要內容的崖州灣科技城。

2019年5月,《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總體規劃》獲得海南省政府批准。

白紙上面畫巨圖。一個小小的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如何擔當?

海南完善“法定機構”+“市場主體”運行模式改革,提出10個重點園區既是做大自貿港流量的“量點”,也是突出實效的“亮點”。

亮在何處?既是“施工員”又是“店小二”。去年底,中國地調局南海地質科學院入駐崖州科技城,卻沒有辦公樓。科技城管理局把剛裝修好的辦公樓“送”給他們;聽說羅威的事情後,主動登門承攬“舊賬”。

量又何來?先做減法,實施極簡審批,將省、市兩級下放給管理局的權限,通過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再“瘦身”一遍,一窗受理,一章辦結;再做加法,除了提供人才公寓,還加緊建設學校、幼兒園、醫院、書店、咖啡館、健身房、電影院……

目前,崖州科技城已有中科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中科院南海所、上海交大、浙大等50多所國內頂尖高校、科研機構入駐。

號稱“三亞後花園”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一度全縣財政收入近七成來自房地產開發。“這不是長久之計,必須得重新調整思路。”縣委書記王昱正2014年上任後痛下決心,開始轉型生態旅遊,並走出“政府主導+企業投資+群眾參與”的發展路徑。

“保亭轉型發展生態旅遊的決心,讓我們對未來有了信心。”趙晨均負責的神玉島旅遊項目正是那時進來的,“我們的目標是要創建保亭第三個5A景區,通過山海對接真正成為‘三亞後花園’。”

衝破黑暗便是黎明,爬過陡坡就是高地。從2014年起,保亭沒再引進一家房地產企業,2018年保亭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名全省第一,2019年4月保亭成功摘掉貧困縣的帽子,房地產稅收佔全縣地方財政比重降到14%以下,成為海南第一個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縣。

高標準規建釋放動能

去年11月,海口江東新區臨空產業的重要引擎、美蘭空港一站式飛機維修基地(一期)項目動工,總投資16.28億元,佔地約220畝,擬建設大修定檢機庫、噴漆機庫、國際航材存儲交易中心等各項相關設施。

2014年,海航集團曾想發展飛機維修產業。當時,他們在美蘭機場的兩個維修機庫,只能容身一架窄體飛機和兩架寬體飛機。

海航集團持有飛機維修國際全牌照資質,整個海南的從業人員達3000人,但海南的航空維修產業年產值僅35億元人民幣。有需求、有條件,為啥沒動起來?

“航材製造業基本壟斷在歐美廠商手裡,我國的航材關稅、增值稅綜合稅率在20%左右。和新加坡這些自貿港比,沒有保稅後的價格優勢,很多航司捨近求遠,到國外修。”業內人士分析道。

產業“引擎”裝不上,海南想發展臨空經濟,無處發力。

“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優勢,集聚創新要素。”2018年,江東新區重新謀篇佈局,以美蘭國際機場為核心的臨空經濟區,成為江東新區的產業“領頭雁”。去年11月,海南出臺政策支持,海航集團與海南發展控股、海口城建集團合資成立公司,一站式飛機維修基地正式動工。今年1月,江東新區申報設立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

“隨著自貿港建設進程加快,全球客貨飛機在海南起落更頻繁,將催生龐大的飛機維修服務需求。”江東新區臨空發展部負責人劉願然說,“我們現在建的是面向印度洋、太平洋,服務全球航空公司的飛機維修平臺,進而帶動整個海南臨空產業集聚。”

一張宏偉藍圖,衍生出了一套深耕細作的規劃體系。放眼江東新區,千頃溼地萬畝園。“在‘一盤棋’統籌下,新區藍綠空間佔比要求穩定在70%。”江東新區管理局副局長汪巖說,“目前還在鋪路架橋打基礎的階段,但先謀後動,規劃敲定,開工建設起來速度就快了。”

春江水暖,企業先知。2019年,海南服務貿易出口增長33%,首次實現順差6.53億元。海南師範大學中國特色自貿港研究中心主任劉鋒說:“在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上突出後發優勢,海南這塊‘試驗田’正將資源吸附到制度的高地上。”

-END-

來源:人民日報、海南發佈、海南政法微信公眾號

人民日報頭版刊文聚焦海南自貿區建設兩週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