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加坡迎春拍惊现——宋代汝窑天青釉洗

汝窑窑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宝丰宋代隶属汝州,故简称汝窑,又因其是烧宫廷用瓷的窑场,故也称 "汝官窑"。其烧造时间不长,仅从宋哲宗到宋徽宗烧造了20年。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深浅有别,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这是鉴定汝窑瓷器的要点之一。

汝窑瓷釉基本色调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透明无色似冰裂,俗称为"蟹爪纹"。汝窑瓷器底款有刻"奉华"和"蔡"字的两种,应为后刻,当为宋时所刻,均与宋宫廷和皇室相关。汝窑瓷器以釉色取胜,少见花纹装饰,但汝窑未烧贡瓷以前,曾有刻花和印花产品,如宝丰汝窑遗址曾发掘出刻花鹅颈瓶,当为汝窑未成为官窑以前的产品。

北宋晚期御瓷汝官窑,造于河南汝州,今宝丰县,近千年来地位至高,实为神品,乃中国历史之珍,显中国哲学之华,集中国美学之粹。汝瓷小巧朴雅,温婉隽永,不仅代表中国陶瓷艺术之真髓,历史意义更是深远,古今名藏均以其为首,然珍稀无比,一器难求。

2019年新加坡迎春拍惊现——宋代汝窑天青釉洗

此件汝官窑笔洗,直径18.2公分,高3.6公分,底部直径12.6公分。釉如凝脂,天青犹翠,冰裂莹澈,器形巧致雅绝,底见五芝麻花细小支钉。为江苏民间老收藏家旧藏,通器完美臻善,当属汝官瓷之范。与南宋杭州官窑瓷相异,汝瓷特征极为明确,然釉色仍有多样变化,可见淡蓝乳青无纹者,亦有莹亮晶透,青翠泛蓝,细披冰裂开片纹者,即如本品。早明曹昭《格古要论》尚前者无纹,南宋杭州官窑则似以后者为典范,二者均极为珍罕,两造之间更见各式釉色变化,色有淡灰者、开片遍布,或片纹染深,但釉面乳浊不透者。

无论物换星移,此件汝官窑笔洗臻美耀眼,仍属传世汝瓷之最,釉色相近者如此釉色仅能见于尺寸较小且造形素雅之器,而尺寸较大或器形繁复者,其釉色往往略偏,不若典型。

逾九百载,历经千秋万代之珍爱细藏,此汝官窑笔洗方可保存得如此尽善完美。汝瓷稀若晨星,据传世名录可见,汝窑从未大规模烧制,同一器形往往仅见一、二例,造形简素者,则尺寸各异,底作三或五颗支钉等。

异于南方龙泉地区可长达百米之龙窑,汝窑烧造于仅止两米长之馒头窑,不同于定瓷类节省空间之覆烧方法,汝瓷采立烧,且各器制于独立匣钵中,更使空间局促。窑匠小心翼翼于窑具上平衡泥坯,以三或五颗细小支钉支撑全器,困难重重,烧造成功者遂少。汝瓷多需二次入窑,先素烧,复釉烧。釉面开片纹乃出窑冷却时,釉与胎身之收缩速度不同所致,起因偶然,却成汝瓷特色。烧成如同天然宝石结晶般闪烁迷人之冰裂釉色,却仍需天时地利,非人为可控制。

汝瓷引古思、忆史训,辉映北宋徽宗一朝(1101-1125年在位)汴京之盛,艺诣文风至高;又让人痛念南宋高宗(1127-1162年在位)迁都临安,外患交迫,仍试图于杭州再造大宋荣光。

学者相信官汝窑之烧造时间极短,普遍认为或只廿载,约于北宋哲宗(1086-1100年在位)至徽宗二朝之间。陈万里专文(陈万里,1951年)述应为1086年至1106年一说,广得认同,但仍有少数学者持他论。虽无记载帝王直接命烧汝官瓷,史料有录朝廷嫌河北定瓷口沿有芒,敕另设官局烧青瓷,窑建河南汝州,或开御瓷订烧先例,弃前从各处贡瓷中择佳之法。

汝瓷素雅不艳,含蓄实华,呼应宋人尚真、顺应万物之世界观。如此品味为北宋思想家王安石(1021-1086年)所尚,布衣粗食,朴简归真,深切影响当时文人画家,不同于画院派华丽构图与繁复技法,他们笔下线条简约,描写自然乡野,朴拙而意趣横生。一如宋时画家绘山水重云氤之美,瓷匠亦追求烧出「雨过天青色」,而唐代所尚如玉之浓翠绿。瓷虽非宝石黄金之贵,经过高温窑烧而得的柔美釉色,偶然自来之晶亮冰裂,一切顺应自然,朴实而绮丽,深深应合中国文人之德。宋人赏瓷,评其器形、釉料、色泽、触感,彷佛早已预言简约主义的到临,不论是风格或技术,至今仍是艺人工匠们的灵感泉源。对雅瓷的追求,始于宋时文人墨客,未几传至内府,渐同此好。

2019年新加坡迎春拍惊现——宋代汝窑天青釉洗

女真南侵中原,北宋衰亡,汴京失守,迁都杭州临安,汝窑定窑同告陷没,内廷欠乏佳瓷,高宗遂于杭州新设官窑,依样照造仿故汝。此件汝官窑笔洗之天青釉色及冰裂纹,即得南宋官窑致力摹效。绍兴二十一年(1511年),宋高宗得重臣张俊奉进汝瓷十六件,如此重礼可知张氏权重显赫,且忠心不二,得后人记载(《武林旧事》,通书记杭州旧事,周密着,1232-1308年)。北宋汝瓷只供御廷,仅有拣退之品出售,殊不可得,张氏何以能得十数汝瓷,且为可供御之质,仍未得解。

明人重汝,称汝瓷底部支钉痕为「芝麻粒」,首见于万历十九年(1591年)高濂《遵生八笺》初刊。惜真品难得一见,乏汝瓷范本可依,尽管景德镇窑拟烧各朝佳品,未见仿汝。唯一例外者为一件蓝釉水仙盆,书宣德年款,乃景德镇御窑依照画中汝瓷而作,及至清雍正始仿汝瓷,世宗曾敕将各式汝器南送御窑,以便仿制烧造。

乾隆帝对汝瓷赋诗咏叹,且命宫中匠人镌文于器,致使汝瓷名气更胜从前。传世汝瓷八十七件中,二十二件刻有其御题诗。高宗略欠明辨汝瓷之识,时有错认,更曾误将先父在位时仿汝器以为宋时真品,镌诗咏赞。

1923年,满清帝制(1644-1911年)已亡,紫禁城将开放为公众博物馆之前,用以典藏古物之建福宫发生大火,据传为宫中太监为掩饰监守自盗之行而为,余烬中仅存少数的汝瓷及明成化鬪彩虽遭祝融波及,仍未全毁,传世八十七件汝瓷中,即有十五件曾为火损。在西方,直至1935-1936年,假伦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行之《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展示由中国政府借出汝瓷十件,才确知神秘佳器之貌,然少数汝瓷已在此之前纳入西方典藏,其中大维德爵士与 George Eumorfopoulos 珍藏汝器均共列此展。大维德爵士因策展而能近距离赏鉴汝瓷,深入研究其历史背景,展览结束后更于《东方陶瓷学会汇刊》撰文〈Commentary on Ju Ware〉(大维德,1936-1937年)。

多年来,人们屡寻汝窑遗址不果,直到1986年,才发现河南宝丰清凉寺汝官窑址,并出土大量汝官窑器残片。据出土瓷片,宝丰窑也有烧制民用瓷器。传世汝窑器一般小巧淡素,但考古发掘显示,汝窑艺匠敢于创新,挑战复杂立体形状、镂空、划花等设计,惜似乎未有标新创异之全器流传窑外。近年发现多个窑址,虽有说或为北宋官窑,尤河南汝州清凉寺附近之张公巷(北京,2009年),其出土瓷片却与传世汝器有别。

宋瓷类种琳琅万象,以汝瓷最是稀贵,位中国陶瓷之首,存世之例寥如晨星,可罗列数之,究因有二:一者,自古汝瓷极得珍视,代代递藏,虽偶有遗珠之例,然私人收藏中几无可能再现未录之器;其二,后世未见近类汝瓷之作,同朝民窑亦无造出相近者,异于南宋杭州官窑瓷一类,存世汝官瓷明确可辨,不受鱼目混珠之累。

2019年新加坡迎春拍惊现——宋代汝窑天青釉洗

下列八十七件传世汝官瓷,几乎皆为博物馆典藏,仅余四件仍属于私人珍藏

现存传世汝官窑器名录

S编号乃北京故宫专著《汝瓷雅集》书后之附录号码,北京,2015年,页260-305

[] 仍存私人收藏之传世汝官窑器

瓶器,折肩,卧足(2)

1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22.4公分,金属扣口,铭「奉华」及乾隆皇帝御制诗(S 1)

2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20.5公分,口沿磨平,底心一长方面刮去釉层,铭乾隆皇帝御制诗(S 2)

瓶器,圆腹(1)

3 伦敦大维德爵士典藏,Eumorfopoulos 旧藏:24.8公分,金属扣口(S 60)

瓶器,卵圆腹(1)

4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7.9公分,截口,金属扣口及圈足,底心一圆面刮去釉层,铭乾隆皇帝御制诗(S 3)

瓶器,胆形(1)

5 伦敦大英博物馆,艾弗瑞.克拉克旧藏:20.1公分(S 72)

「水仙盆」(6)

6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23公分,铭乾隆皇帝御制诗(S 4)

7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23公分,金属扣口,铭乾隆皇帝御制诗(S 5)

8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23.1公分(S 7)

9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26.4公分,磨足,铭乾隆皇帝御制诗(S 6)

10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安宅氏旧藏:22公分,金属扣口(S 83)

11 吉林省博物馆:23.2公分,截口,金属扣口(S 53)

三足炉(3)

12 伦敦大维德爵士典藏:24.8公分(S 61)

13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8公分(S 61)

14 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17.8公分

(Ellen B. Avril,《Chinese Art in the Cincinnati Art Museum》,辛辛那提,1997年,图版63)

温盌(1)

15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6.2公分(S 8)

盌(2)

16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7.1公分,铭乾隆皇帝御制诗(S 24)

17 伦敦大维德爵士典藏:17公分,金属扣口,铭乾隆皇帝御制诗(S 63)

盏托,葵口(2)

18 伦敦大英博物馆,加纳爵士旧藏:16.5公分(S 73)

19 伦敦大维德爵士典藏:17公分(S 62)

盏托,圆口(1)

20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加纳爵士旧藏:16.5公分,金属扣口,铭宫殿名(S 77)

盏托,平底(1)

21 波士顿美术馆,John Gardner Coolidge 旧藏:18.7公分,(S 82)

三足承盘(1)

22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8.3公分,铭乾隆皇帝御制诗(S 23)

大盌(2)

23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5.9公分,金属扣口佚失(S 16)

24北京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借展:13.7公分(S 35)

笔洗,椭圆形,双鱼纹饰(3)

25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4.2公分(S 9)

26 伦敦大维德基金会:14.2公分(S 64)

27 伦敦大维德基金会:14.5公分(S 65)

笔洗,葵口(2)

28 伦敦大英博物馆,艾弗瑞.克拉克旧藏:13.6公分(S 74)

[29] 香港苏富比2012年4月4日,艾弗瑞.克拉克旧藏:13.5公分(S 89,图四)

笔洗,圆口(33)

30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3公分,铭「乙」(S 25,图一)

31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2.9公分,金属扣口,铭「乙」(S 26)

32 北京故宫博物院:13.6公分,铭「乙」,曾受火损(S 27)

33 北京故宫博物院:13.4公分,铭「乙」,曾受火损(S 28)

34 北京故宫博物院:13.5公分,铭「乙」,曾受火损(S 29)

35 北京故宫博物院:13.9公分,铭「乙」,曾受火损(S 30)

36 北京故宫博物院:12.8公分,铭「丙」,曾受火损(S 31)

37 北京故宫博物院:12.8公分,铭「丙」,铭乾隆皇帝御制诗,曾受火损(S 32)

38 北京故宫博物院:12.8公分,铭「丙」,铭乾隆皇帝御制诗,曾受火损(S 33)

39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4.9公分,铭「甲」(S 10)

40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4.8公分,铭「甲」及乾隆皇帝御制诗(S 11)

41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3公分,铭「丙」及乾隆皇帝御制诗(S 12)

42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3.1公分,铭乾隆皇帝御制诗(S 13,图二)

43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2.9公分,铭乾隆皇帝御制诗(S 14)

44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3.4公分,金属扣口(S 15)

45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16.7公分,金属扣口,或曾受火损(S 51)

46 上海博物馆:13.5公分,曾受火损(S 43)

47 上海博物馆:12.6公分(S 44)

48 上海博物馆:12.6公分(S 45)

49 上海博物馆:12.3公分(S 46)

[50] 此拍品,台北鸿禧美术馆旧藏:13公分(S 58)

51 香港艺术馆,罗桂祥旧藏:13.5公分,曾铭乾隆皇帝御制诗,但已磨(S 55)

52 伦敦大维德爵士典藏:13.7公分,铭「乙」,曾受火损(S 66)

53 伦敦大维德爵士典藏:13公分(S 67)

54 伦敦大维德爵士典藏:12.9公分(S 68)

55 牛津艾许默林博物馆,艾伦巴洛爵士旧藏:12.8公分(S 78)

56 瑞典歌德堡罗斯卡博物馆:13公分(S 85)

57 瑞典歌德堡罗斯卡博物馆:12.9公分(S 86)

58 苏黎世雷特博格博物馆,玫茵堂典藏:12.8公分,金属扣口,铭「丙」(S 87)

59 荷兰吕伐登 Princessehof Keramiek 博物馆,Nanne Ottema 旧藏:13公分

(http://friesmuseum.delving.org/thumbnail/friesmuseum/princessehof/GMP%201981-111%20[01]/500)

60 丹麦哥本哈根艺术与设计博物馆,A. Oigaard 旧藏:13公分(喜仁龙,《Kinas Konst under Tre Årtusenden》,斯德哥尔摩,1943年,卷2,图324)

61 费城艺术博物馆,William Crozier 少将旧藏:13公分(S 80)

62 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12.9公分(S 81)

盘,深壁,圆口(7)

63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8.4公分(S 38)

64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5.8公分,铭「甲」及乾隆皇帝御制诗(S 17)

65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21.4公分,圈足镶扣,铭乾隆皇帝御制诗(S 18)

66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8.4公分,铭乾隆皇帝御制诗(S 19)

67 伦敦大英博物馆,George Eumorfopoulos 旧藏:19.6公分,铭乾隆皇帝御制诗,曾受火损(S 75)

68 上海博物馆:12.3公分(汪庆正等,1987年,图版32;1991年,图版32及封面)

[69] 纽约佳士得2006年3月29日,Stephen Junkunc 三世旧藏:17.5公分,口沿略磨,曾受火损(S 88,图五)

盘,深壁,侈口(3)

70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9.3公分,铭宫殿名(S 36)

71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9.6公分,铭「蔡」(S 37)

72 伦敦大维德爵士典藏:19.5公分,铭乾隆皇帝御制诗,曾受火损(S 70)

盘,浅壁,侈口(12)

73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7.1公分(S 39)

74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6.9公分(S 40)

75 上海博物馆:17.1公分(S 47)

76 上海博物馆:17公分(S 48)

77 上海博物馆:17公分(S 49)

78 上海博物馆:17公分(S 50)

79 天津博物馆:17.2公分(S 52)

[80] 纽约佳士得1982年12月3日,区百龄典藏,Stephen Junkunc 三世旧藏:17.5公分(S 57,图三)

81 伦敦大维德爵士典藏:17公分(S 71)

82 伦敦大英博物馆,George Eumorfopoulos 旧藏:18.4公分,铭乾隆皇帝御制诗,曾受火损(S 76)

83 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Samuel C. Davis 旧藏:17.2公分(S 79)

84 东京国立博物馆,川端康成旧藏:17.1公分(S 84)

盘,圆口,无足(3)

85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2.8公分,金属扣口,铭「奉华」(S 20)

86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10.9公分,铭「丙」、「蔡」(S 21)

87 伦敦大维德爵士典藏:12.1公分,曾受火损(S 69)

或能入册之器

未确认是否传世品

(88) 笔洗,北京故宫博物院,赠于1965年:13公分(S 34)

(89) 笔洗,沐文堂典藏:13.9公分(S 56)

(90) 笔洗,观复博物馆:尺寸未知(S 59)

(91) 杯,日本私人收藏:10.2公分,经修复(《宋磁の美》,东洋陶瓷美术馆,大阪,2016年,编号1)

现址未知

(92)笔洗,著录载为高丽青瓷,或为汝瓷 :13公分(Oscar Rücker-Embden,《Chinesische Frühkeramik》,莱比锡,1922年,图版43a)

2019年新加坡迎春拍惊现——宋代汝窑天青釉洗

以上图中这件宋代汝窑洗:口径18.2cm、底径12.6、高3.6cm现委托存放于深圳艺拍国际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于2019年1月14日在新加坡大型国际迎春拍卖会上竞价拍卖,有兴趣的收藏家和投资者请联系艺拍国际工作人员,了解详细情况及事宜,欢迎前来商业洽谈。

In the above figure, Ru kiln washing in Song Dynasty: Caliber 18.2cm, bottom diameter 12.6, High 3.6cm is now commissioned to store in Shenzhen art Shooting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Services Co., Ltd., on January 14, 2019 in Singapore's large international Spring auction auction, interested collectors and investors please contact art Shooting international staff, to understand the details and matters, welcome to come to business negotiation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