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壺:被稱為“照葫蘆畫瓢”?

匏壺是依照葫蘆樣式製作的一種器物。不論是陶匏壺還是青銅製作的匏壺,都是古人生活中的重要容器。但是北方地區和嶺南地區的陶匏壺在樣式和使用場合上有很大的區別,北方的陶匏壺更多的是仿青銅禮器,嶺南地區的陶匏壺多是日常盛貯器,多用來裝水盛酒。

匏壺:被稱為“照葫蘆畫瓢”?

匏壺為戰國至漢代流行壺式之一,形似匏瓜而得名,器呈小口、倒喇叭頸、大腹,是盛酒或水的容器。壺體由上小下大的兩個球體聯接而成,有的頸部較長,或直或彎曲,腹部作橢圓形。壺蓋造型考究,多為鳳首狀。質地有泥質陶、印紋硬陶、釉陶、原始青瓷等。


匏壺的來源


匏壺器形的來源匏壺是古人模仿葫蘆而創造出來的一種器物。匏,是古人對葫蘆的一種稱呼。我國古代稱葫蘆為匏、瓤、壺,後來又稱壺盧、浦蘆、胡盧、匏瓠等。相傳葫蘆原產於印度,然而在中國、美洲和非洲都有考古發現。在我國七千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就發現了葫蘆和葫蘆種。

匏壺:被稱為“照葫蘆畫瓢”?


隨著文明的發展,在戰國到漢代這一段時期,不同的區域文化已經形成富有自己特色的陶製器物。在器形方面,秦國的繭形壺、折腹盆,三晉地區的鳥柱盤、越國的原始青瓷獸頭鼎、廣東和福建的印紋陶匏壺等極富地方特色。

匏壺:被稱為“照葫蘆畫瓢”?


但是福建和廣東等百越族生活的地區出土的陶匏壺主要是短頸、大腹的形態,而這種匏壺在長江流域以北地區尚未發現,主要是在百越文化區域內出現時成為南方墓葬常見的一種器物。


匏壺:被稱為“照葫蘆畫瓢”?


兩漢時期,嶺南地區的陶匏壺與閩越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陶匏壺在發展的過程中相互之間可能有交流。陶匏壺的傳播發展,一方面說明嶺南地區與這些地區的文化傳播是雙向的。


匏壺:被稱為“照葫蘆畫瓢”?


另一方面也說明,隨著傳播時間的發展,南越地區的文明在東漢之後漸漸融匯於中華文明之中,到東漢時期已經改變之前的越漢雜處境況,越漢之間的界限也日漸消除。


匏壺:被稱為“照葫蘆畫瓢”?

陶匏壺的作用陶匏壺是模擬葫蘆造型的日用器,其中一種功能也是統治者用作祈天地、敬鬼神的禮器之一。其主要功用是作為盛酒的禮器。《禮記.郊特性》中有明確的記載:“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又云:“器用陶匏,尚禮然也。三王作牢,用陶匏。”《漢書.郊祀志第五下》中有關於禮儀祭祀中選用陶匏的詳細說明:“臣聞郊柴繪帝之義,埽地而祭,上質也。


陶匏壺的意義


陶匏壺作為漢代嶺南文化的重要代表,西漢中晚期也開始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發現。《長江中游漢墓出土瓷器研究》一文通過分析陶匏壺在長江中下游漢墓的出土情況指出:“西漢中期,目前僅發現匏壺,地點集中在鄂東和贛中。


匏壺:被稱為“照葫蘆畫瓢”?


西漢晚期至東漢早期,器類和數量大增,分佈地域大致集中在資興、郴州、永州一帶,部分深入到了贛中、湘西。東漢中晚期,數量略有減少。”由此認為嶺南文化因素向長江中游的擴散始於西漢中期,盛於西漢晚期至東漢早期,東漢中晚期開始衰落。

匏壺:被稱為“照葫蘆畫瓢”?


到東漢時期,嶺南地區的匏壺基本上和北方的瓶器相似,這也說明隨著秦始皇、漢武帝時期大規模地開發嶺南地區,當地土著的南越文化也漸漸地融匯到漢文化當中,漢越之間由界限分明的發展形態轉化為漢越融合共同發展,共同推進中華民族文化發展進程。


=============================

這是中國千年不斷傳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傳的智慧,

更是書寫在血液裡的祖先密碼。

您且留步來聆聽這生活的脈搏,

關注我們,一同感受陶瓷藝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