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崩人设”的一首诗,短短28字清新美好,还藏一段爱情故事

采莲曲是乐府体裁,历代诗人非常钟爱的一个主题,多用来描绘大自然的可爱,采莲女的活泼,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盛唐如李白、白居易、贺知章等诗人都以采莲曲为主题写过诗,其风格也基本一致。

这样的诗歌风格其实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处世态度,如果不是钟情于世间的美好事物是写不出来这样唯美的诗歌的,这也是上述诗人的一个共同特点,李白号称谪仙人,这个称呼正是贺知章最先叫的,贺知章本人也是一生顺遂,官运亨通,白居易虽然晚年不顺,他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则是不容置疑的。

他们的诗歌本身偏于或清淡或华丽,也比较适合采莲曲这样的风格。而如果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一个诗风高迈豪放的人来写这种诗,会不会就像是张飞配鲜花,有一些违和感呢?


王昌龄“崩人设”的一首诗,短短28字清新美好,还藏一段爱情故事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诗就是“诗家夫子王江宁”的《采莲曲》。王昌龄以其边塞诗最为著名,“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一句更是传颂千古,他的边塞诗都写于及第之前,并不是奉旨前往边塞,而是出于自己的壮怀激烈。

他在40岁左右及第,开始了官宦生涯,仕途并不顺遂。李白有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就记录了他的一次贬谪之旅,而这一去,王昌龄竟再也没有见过长安。

安史之乱爆发,王昌龄从龙标远赴中原,却在半路被刺史闾丘杀害,连一个理由都没有留下了,死的不明不白。

这样的人生履历,王昌龄还会有静下来欣赏采莲女的心情吗?我们暂且留着这个问号,来读他的《采莲曲》。


王昌龄“崩人设”的一首诗,短短28字清新美好,还藏一段爱情故事


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第一句上来就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极美的采莲图,初夏的荷叶和女孩子的罗裙像是一个用一个颜色裁剪出来的,一个化作了大自然的风光,一个化作了美好的少女情怀,然后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属于夏天的图画。在那花叶交杂的荷花池中,早已分不清是芙蓉还是女孩子娇嫩的脸蛋儿了,总是一切都是美好的,都是专属于夏天的美好。


王昌龄“崩人设”的一首诗,短短28字清新美好,还藏一段爱情故事

这一句的精髓在于画面的和谐和统一,虽然有着芙蓉与荷叶,罗裙与粉妆这样鲜艳的颜色对立,但是两个对比所想要表达的风格是一样的,清新而美好,像一幅已经画好的水彩画,一下子展现在人们面前,上面的事物红绿交杂,但都洋溢着属于青春的、属于夏天的动人。

“裁”字用的也好,这个裁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裁缝,而是以大自然为裁缝,将少女与荷叶联系在一起。这个字让我想起屈原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香草美人的典故由来已久,一个裁字不仅在表面上生动形象,也是在暗示着采莲女们美好的心灵。

第一句从整体着眼,第二句诗人就像完成了初稿的画家,开始抠细节了。女孩子们如满天星般涌入池塘之中,与原本的荷花荷叶混成一团,再也分辨不清。这也正是我们想象之中的画面,荷花与人面交相辉映,旁人只好根据荷叶的动向来猜测采莲女藏在哪个方位上,饶有意趣。


王昌龄“崩人设”的一首诗,短短28字清新美好,还藏一段爱情故事


听到了歌声,方才觉察到有人来,这又是一个新的层面,给这个画面配上了歌声,画面一下子就动起来了,诗的感觉也就出来了。什么样的歌声呢?会是清唱还是低吟,抑或只是一声悠远的笛子。视觉和听觉组合在一起,整首诗的美又上了一个层次。

怎么样,这位仕途坎坷的边塞诗人所作的《采莲曲》,是否如你所想的美好呢?其实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故事。

因为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谪到龙标以后写的,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怀化市,在唐朝还属于偏远地区。王昌龄到任之后,采取了宽容的政策,慢慢形成了汉蛮和睦的局面,传说中这首诗的主人公就是蛮族的公主阿朵。


王昌龄“崩人设”的一首诗,短短28字清新美好,还藏一段爱情故事


那是王昌龄与阿朵的初见,初夏时节,荷花池畔,诗人缓步走来,听到池里的歌声,转过头来见到了正在池塘中采莲而歌的阿朵,深深的被这副唯美的画面吸引,作《采莲曲》。

有这个传说,不难理解以王昌龄之豪放为何能够将《采莲曲》驾驭的如此炉火纯青。迁至龙标之后,他的心境应当是慢慢地平和了下来,不再去想那些建功立业的抱负,而是学会了珍惜眼下的安宁和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