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拼低价吗?怎么逃脱低价引流的怪圈?教培机构看过来

9.9元四节课;19.9元体验课;89元玩转暑假;

这是市面上最常见的机构自己做活动的方案。

还有一种是第三方招生外包团队做的:

399元任选5门,半年80课时学起来;

有效吗?时灵时不灵的,暑假要来了,跟大家分析一下这些模式背后的逻辑吧。

还在拼低价吗?怎么逃脱低价引流的怪圈?教培机构看过来

这是目前所有教培机构的成交方式,第一种很好理解,就像文章刚开始的那种情况;

第二种就是常见的拼团模式了;为什么要叫做伪高价,大家可以算算一下,399元80个课时,一个课时是多少钱就知道了,其实要比第一种还要便宜很多,而且还有礼品可以收,所以实在是第三方招生团队生财之道。

还在拼低价吗?怎么逃脱低价引流的怪圈?教培机构看过来

还在拼低价吗?怎么逃脱低价引流的怪圈?教培机构看过来

还在拼低价吗?怎么逃脱低价引流的怪圈?教培机构看过来

还在拼低价吗?怎么逃脱低价引流的怪圈?教培机构看过来

还在拼低价吗?怎么逃脱低价引流的怪圈?教培机构看过来

还在拼低价吗?怎么逃脱低价引流的怪圈?教培机构看过来

这段话的原作者是一个四川成都的校长,真的是杜鹃啼血呀。听他说完之后,我做了一个总结。

还在拼低价吗?怎么逃脱低价引流的怪圈?教培机构看过来

还在拼低价吗?怎么逃脱低价引流的怪圈?教培机构看过来

但是这种模式也不是不能做,如果要做的话,必须还是要有底线去做的。

修改意见:1.最多拼三门;2.课程一年内有效;3.不要请宝妈,宝妈经常性地在活动期间反水的,如果一定没人做了,可以考虑在做活动之前紧急招聘一些行政人员。

这两种成交模式之外,剩下两种模式是什么呢?

机构的真正盈利是来自于年卡转化的,并不是体验课的,当机构负责人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就可以通过拿出一些活动经费然后转换成一次让客户上门的机会,而且一定是要换成满勤体验课。教育产品本身是一种需要慢慢接受的产品,特别是一些新生科目,往往是超过家长认知的,必须给老师更多时间,给家长更长时间才能真正产生转化的。

因此零风险保障的方案就产生了。一种是先收押金,然后上课,如果不满意,就退费;一种是先上课,不满意也可以得到礼品;当然大家也能很清晰地发现押金模式是更好的一种方案。因为押金是可以产生逼退的效果的。没有门槛的上门,本身就会导致客户流失。

方案虽然很好,但是怎么才能把押金收上来呢,这个或许才应该是所有渴望招生的小伙伴儿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