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就是要把“烂泥”扶上墙

烂泥扶不上墙出自《论语·公治长》。


这段话记载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宰予之间的故事。宰予说话非常好听,最开始的时候孔子很喜欢这个弟子,以为他一定很有出息。可惜好景不长,宰予暴露出懒惰的毛病。一天,孔子给弟子讲课,发现宰予没有来听课,就派弟子去找。去找的弟子回来报告说,宰予在房里睡大觉。孔子听了生气地说:“腐烂的木头雕刻不了,粪土一样的墙壁无法粉刷。最初我听到别人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一定与他说的一样;现在我听到别人的话后,要考察一下他的行为才能相信他的为人。就从宰予起,我改变了态度。”


做教育就是要把“烂泥”扶上墙

孔子和宰予


“粪土之墙不可朽”,被后人写为了“烂泥扶不上墙”。


相信很多同学,以及很多家长还在做学生的时候,都被老师和家长骂过类似的话,比如“恨铁不成钢”、“不争气”等等。对此,我们不禁想问的是,究竟什么样的孩子是烂泥?烂泥到底能不能扶上墙?

说到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小故事,分别有三个主人公,姑且先称之为A、B和C。

A小的时候,在学校里,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大家都称他为“笨家伙”。学校要求学生上下课都按军事口令进行,由于他的反应迟钝,经常被老师呵斥、罚站。有的老师甚至指着他的鼻子骂: “这鬼东西真笨,什么课程也跟不上!” 

B有非常严重的多动症,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只能坚持几分钟,专注不下来,在学校的成绩一塌糊涂。无奈之下他的母亲带他去看了医生,医生说:“这个孩子什么都做不了,他连坐下来喝杯水的功夫都要站起来跑三圈,没救了。”

C小时候因患猩红热发高烧造成听力受损。8岁上学时,因为思考了一天为什么1+1=2而被勒令退学,到后来,所有的学校都认为他是弱智不再接收他。到镇上打工的时候,因为不会算账,被人当做白痴,给老板损失了一大笔钱,上班第一天就被辞退了。

与他们在社会和学校的遭遇相反的是他们的家庭教育。A的父母对他的教育非常重视,他小时候喜欢拉小提琴,妈妈就弹钢琴和他一起合奏,他喜欢一个人发着呆去思考,他爸爸和叔叔就鼓励他思考;B的母亲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是个废材,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带他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最终发现他只有在游泳的时候才能安静下来;C的母亲知道他的遭遇后决定让他在家学习,各学科都有涉猎,连老师都讶异他母亲会给孩子看难度很高的书。他喜欢做实验,房间里堆满瓶瓶罐罐,母亲就专门腾出地下室给他当实验室。

A、B和C这三个人,分别是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的爱因斯坦、08年北京奥运会夺得8枚金牌的菲尔普斯和在32岁发明电灯、后来创办通用电气的“发明大王”爱迪生。


——————————————————

再回到开头孔子和宰予的故事中。宰予其实并不像孔子所说的那样不堪,相反的,他是一个思考能力非常强,且具有批判精神的一个人。孔子说:守孝三年,宰予说:守孝一年足以,与其马马虎虎守孝三年,不如认认真真居丧一年。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宰予反问:如果仁在井里,你会跳井吗?……等等等等,他的很多思考,即便放在现在,也是非常先进的。这样的一个人,你真的能说他是朽木吗?只不过是他没有按照既定的标准去成长,而是成为了大多数人眼中的“异类”罢了。


做教育就是要把“烂泥”扶上墙


这些人,在过去是宰予和爱因斯坦们,到现在则变成了我们的孩子和学生。

现在的高考,从智力的角度来说,要考的知识,经过老师和学生双方的配合,绝大部分还是能学会的。因为高考本身的难度就非常低,之所以很多学生觉得高考是一个大坎,只不过因为我们唯学习论的社会现状,让太多人把高考妖魔化了,这种环境中,很多孩子根本无法得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他们承受了太多的压力,真实能力发挥不出十之一二。更多的学生则是因为更适合其他的事情,他的天赋本身就不在应试,本来应该读特殊学校的孩子硬是被摁在普通学校接受非特殊教育,能学好反而显得不正常。

高考,说到底其实就是为国家,为社会选拔人才的一种工具。我们国家以前是世界工厂,因此我们需要的人才是工人,是建设者,这样的人最需要的能力是执行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以前的高考,考的都是什么题?

做教育就是要把“烂泥”扶上墙


只要背熟书上的知识,就能考高分,只要海量刷题,就能上好大学。这样的情况从高考恢复以来,一直持续了几十年。

我们都听各种专家在说,今年这个地区的考卷要向北京卷靠拢,明年是那个地区要向北京卷靠拢,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都要向北京卷靠拢?换句话说北京卷的题考察的是什么?

是能力和素养。这个答案反应的其实还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机械执行的工人,而是具有创新能力的指挥家。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家要求逐渐摒弃高分低能,从我们原来选拔的“老好人”、“听话的人”,到现在的“有能力,有水平”同时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人。高考也从以往的更注重知识考察,走向了对能力和素养的考察。


做教育就是要把“烂泥”扶上墙

按照正常情况,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能力来进行培养。但实际的情况是,大部分的学校依然执行着以往的教育方式,“题海战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旧办法,我们的家长,因为财力的限制、思想上的桎梏,也无法为孩子创造太多的机会,只能寄希望于学校教育。但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的是,学校教育就只能是基础教育,就是大锅饭,所谓的因材施教在这里本身就是一种奢望。


——————————————————

想要把烂泥扶上墙,一定要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所在,并找到正确的教授方法。真正的教育是要去引导而不是单纯的责骂,也不是用分数来定成败。中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高中,应对高考的教学方式仍然还是刷题,成绩不好怪学生不努力。且不说刷题这种方式和新高考的考察方向是否契合,这种方式真的适合所有学生吗?我想一定不是的。

很多家长和学校的老师都会说,我们没有一味的让孩子死学呀,如果学习成绩不好,我们让他去考艺术,考体育。但大多数人都只是把艺考和体考当成了高考的另一个捷径,依然没有关心过孩子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只不过是一味的强加给他们罢了。

再来说一个小故事。

1990年, 杰里.斯特宁被国际儿童慈善组织派往越南去解决当地儿童营养不良的问题,时间只有6个月,他到当地后发现根本就没钱,没人,没资源。如果是你, 这个时候会怎么办?


做教育就是要把“烂泥”扶上墙

90年代越南的孩子,图源网络

我想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写个报告,说明要先发展经济,再发展教育,提高父母的素质,问题自然就解决了。这个报告是正确的,然而并没有什么用。斯特宁没有这么做,他拿着一把尺子就下乡了。

在乡里,他就拿着尺子去量那些孩子们, 然后选出了家里又穷身体又健康的孩子们。然后去调研,发现这些孩子家里都吃四顿饭,妈妈会去稻田抓小鱼小虾给孩子吃,还把番薯叶的汁淋到饭上一起蒸。于是斯特宁就在村里带着母亲们一起做饭,就用这几招,6个月后,当地65%的儿童营养问题得到改善。斯特宁把这个做法推广到了越南其他地方,这个方法持续影响了越南儿童20年。

这个方法叫做“寻找亮点”。也许你的财力真的无法给孩子创造一个让他任意施为的天地,学识也不能找到教育他的最好方法,就坐下来认真的和孩子聊聊,认真的去观察,去看看孩子身上有什么亮点,尽力去培养他吧!

对于学校来说,有无数的学生,但作为家长,孩子只有一个,就是你的唯一。家长要做的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一个能施展他才华的地方,找一个真正能教好他的老师,而不是一味的让他死学。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在抱怨学校填鸭式学习和应试教育的各种问题,为什么到了我们的子女这里,却依然没有尝试做过改变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