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解讀林尚沃第一個錦囊—“死”字含義

在林尚沃離開秋月庵的時候,石崇大師曾告訴林尚沃,他將來會遇到三個重大的危機,並且送給了林尚沃三個錦囊。

三個錦囊分別是:第一“死”字;第二“鼎”字;第三戒盈杯。

那麼,林尚沃在今後的人生道路當中,僅僅是會遇到三個危機嗎?這裡的“三”是一種歸納。“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數字裡面,“三”有著特殊的含義。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解讀林尚沃第一個錦囊—“死”字含義

一、危機之謎

可以理解,林尚沃的三個危機,其實是三類危機:

第一類,必經的困惑。這類危機,只要勇往直前,便可化險為夷。化解這種危機,卻是需要苦思冥想的,因為遇見此類危機時,人並未真正成熟。

第二類,順風順水後的大意。人生旅途上,人總是在摔倒、爬起,總結經驗,步向成熟。這類危機悄無聲息,保持警惕的話,可以發現;疏忽大意的話,不容易察覺。

第三類,人生巔峰處的自大。人總會達到空前鼎盛的時期,此時的人,會覺得凡事都在可控範圍之內,難免會做出錯誤之舉。經過大風大浪的人,得失已不再重要,此時,即使知道是錯誤之舉,也會在所不惜。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解讀林尚沃第一個錦囊—“死”字含義

二、何為“死”,死既是生

下面,我就林尚沃第一個危機,來解讀“死”的含義:

在書中,出現第一次危機,“死”的時候,是林尚沃帶了5000斤紅參來北京,因為價格過高,受到北京商人的聯合抵制,一斤紅參都沒有賣出去。

5000斤紅參,壓了林尚沃大量的資金,若紅參賣不出去,不能變現,無疑會使他破產。那麼,北京商人的抵制,是否應該?林尚沃的定價是否合理?

北京商人的抵制,是可以理解的。過去每斤紅參25-25兩的價格,而這次林尚沃帶來的紅參,要價40兩/斤,是他滿天要價嗎?

不是,價格上漲的原因有三:一是當年紅參減產,缺貨走俏;二是,出口中國的人參開始收稅;三是,之前的價格已經維持200多年,在物價上漲的同時,之前的價格已是利潤微薄。

放在林尚沃身上,若以原來的價格出售,等於宣佈他破產。林尚沃為了拿到人參交易權,投入大量財力,他能夠壟斷人參交易市場,也下了血本。所以,他是有條件、有資本,又不得不去漲價。

漲價是必然的。但是目前,他所面臨的困難,是人參有價無市。這個“無市”是人為的,是被北京商人抵制了。北京商人要求他降價,只有降到之前價格,才會買。

但對於林尚沃來說,降價是死,賣不出去也是死。所以,他陷入“死”局。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解讀林尚沃第一個錦囊—“死”字含義

這時的他,想到了石崇大師所預料的,他的第一危機出現。

死,有兩種:

(一)、降價。降價可以使紅參全部售出,但沒有利潤可言,這是林尚沃最不願意做的。

(二)、挺過去。這也是林尚沃最終選擇的。

石崇大師給出辦法中的“死”,是個有禪意的“死”。在佛學中,死既是生,也就是說,死是一種境界,是告別過去的一種方式。

這裡的死,是種涅槃重生的意思。只有告別過去的思維模式、處事方法,才能獲得重生。人生才得以昇華。

存亡自如,死是結束,也是開始。

石崇大師所指的第一危機之死,不見得一定是指北京商人的抵制,而是一種,在林尚沃經商之路上的重大困境。

困境面前,是如何決策,才是關鍵。石崇大師料到,林尚沃將來一定會遇見他解決不了的困難,當平安度過困難,林尚沃才會有所成就。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解讀林尚沃第一個錦囊—“死”字含義

幸而,林尚沃通過金正喜的點撥,悟透了“死”的含義。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想開之後,腦海中的疑雲散去,從來變得更加豁達。

再將紅參價格從40兩漲到45兩時,林尚沃已經從“死”中“活”過來了。他是向北京商人宣佈他的態度!

回程之日,林尚沃的紅參依舊沒賣出去,他採取的方式是火燒紅參,不正是涅槃重生嘛。

對於林尚沃來說,紅參賣不出去,自己已經“死”了,對於死人來說,便沒有可怕而言,沒有疼痛而言。

此時,燒燬紅參,對於北京商人來說,可不是一件小事。他們面臨的,將是無參可賣,藥無參而非藥,紅參卻是他們的救命稻草。

所以,面對林尚沃的從容燒參,北京商人可謂是熱鍋上的螞蟻,他們比林尚沃還急。等他們救下所剩紅參之時,即是林尚沃完勝之時!

最後,北京商人不但以高價購買紅參,並且承擔了燒燬紅參的損失。林尚沃不但沒有任何虧損,還賺的缽滿盆滿。他不僅贏得了財,更鞏固了自己的商業地位!

林尚沃用的是“破釜沉舟”之計,從而大獲全勝。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解讀林尚沃第一個錦囊—“死”字含義

總結、我們從“死”中學習到什麼

《商道》重在“道”,書中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從商之道,更是做人之道。

從林尚沃的死而復生中,我們得到那些啟示呢?

1、原則。從一開始,林尚沃就不打算降價,就算遇到前所未有的抵制,他都不曾動搖。降價的路不可行,他才努力去尋找其他破解方法。

2、變通。“窮則變,變則通”。事物,發展到了極點,就要發生變化。發生變化,才會使事物的發展不受阻塞,變得通達。

3、唇亡齒寒。在社會上,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利益當前,不要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情。與己相關的人,往往是存在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給別人添堵,正是給自己使絆。

記得加關注!還有更多精彩故事,稍後解讀……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