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石鲁”系列之②——奔向延安

“百年石鲁”系列之②——奔向延安

奔 向 延 安

1940年代

改名石鲁· 加入中国共产党·转战陕北 · 第一届 全国文代会 ·《群英会上》· 《改造西洋景》


1940


21岁

1月,时年二十一岁的冯亚珩到达延安,进入陕北公学院学习,编入五十八队;冯亚珩改名石鲁。


1942


23岁

11月7日,与西工团同事、演员闵力生结婚。


1943


24岁

参加中央党校三部整风运动;第一个儿子石头出生。


1945


26岁

调入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美术工作委员会工作;第二个儿子石子出生。


1946


27岁

7月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创作《群英会上》《改造西洋景》等版画作品。


1947


28岁

在绥德义合镇参加土改;

8月,调回西工团工作,任宣传股长;

参加转战陕北战争;冬,次子小石子在转移中,病殁于黄河边上。


1948


29岁

调延安群众日报社,主编群众画报;

创作木刻版画《胡匪劫后》《民主评议会》等。


1949


30岁

年初,调任延安大学文艺系美术班主任工作;

7月,赴北京出席第一届全国文代会,当选中华全国美术工作

者协会执行委员;

调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创作部工作,并随文协迁居西安;

创作木板年画《妯娌俩》《说理》《打倒封建》等作品;

10月,第三个儿子石强在西安出生。


“百年石鲁”系列之②——奔向延安

石鲁版画《群英会》20×31.2cm1946年


《群英会》——石鲁“以形写神”的早期体现

《群英会》创作于 1944 年,是对真实历史事迹的反映,具有较强的历史代表性与艺术研究价值。《群英会》取材于延安大生产运动期间,画面场景为一间明亮、宽敞的房子内部,左边墙壁上挂着相框,右边窗户照进整齐的一排阳光,画面左下角圆桌铺着干净整洁的桌布,有茶、烟摆放,暗示会议氛围的轻松,劳动模范们都佩戴着大红花,精神饱满,神情喜悦,毛泽东同志与劳动模范们欢聚一堂,热烈讨论着什么。整幅画面以柔和的灰色调为主,构图大气、协调、刀法舒畅、自然,暖暖的调子,金色的阳光,毛主席和劳动模范的表情、动作无一不反映着党与人民和谐统一的主题性,成为了当时家喻户晓的经典佳作。整幅作品体现了石鲁深入观察生活的写实主义创作手法,是其在解放后中国画大发展“以形写神”的早期体现。


“百年石鲁”系列之②——奔向延安

石鲁版画《选民登记》


另辟蹊径的《选民登记》

《选民登记》表现党在延安地区推行民主选举制度的主题。石鲁的表现方法区别于直白讴歌的普通形式,他选择从侧面,即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以普通老百姓的视角审视我党政治选举制度的开明与进步。这种独辟蹊径的艺术思维在其后来的作品中有更突出的体现,如《转战陕北》。《选民登记》描绘的是在田地间的草垛中,小男孩吵闹着要填写《选民登记表》而被周围四位成年人逗弄的有趣故事,因为小男孩未达到选民年纪的要求,所以在画面以下的空白处石鲁写下了“只有你不够格”,画面意趣颇显幽默、生动。画面人物形象鲜明、造型准确、动态协调,服饰与面部特征抓住了陕北农民的特点,且人物表情自然协调,画面中很好地运用了黑与白之间的衬托关系,以线条组织的疏密、粗细、长短关系表现光影下的人体结构,这与石鲁长期的速写训练有关。


“百年石鲁”系列之②——奔向延安

撰文:刘曦林

延安 10 年,石鲁主要是普及革命美术的一位青年美术工作者,并坚持从事速写练习和连环画、插图、版画创作,40 年代后期,其木刻作品《群英会》《民主批评会》等,渐次形成了以线刻为主兼及阴阳体面的木刻风格。他自觉地意识到了强调艺术性的必要,即使是在那些土戏台子上也要创造性地采用舞台美术设计。他是把普及的美术宣传当做艺术、学问来对待的,并在草纸上写出了《化妆术》《艺术论提纲》等学术性的文稿。

可以说,没有黄土地,就没有石鲁,就没有这位南方人的北方画,就没有日后流贯在他艺术中的坚定的艺术观念与信天游般的自由相共生的高亢的腔调。他在1943年的《思想自传》中说,在这黄土高原上“看到的生活是那样民主、平等……革命理想把每个人心都系在一起”。他在这里呼吸到远比冯家大院自由的空气,并把根深深地扎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却有些个人英雄主义的自负。


摘自:中国文化报 美术周刊《石鲁:我的路子就是做革命的艺术家》 作者 刘曦林


石鲁1940年代版画欣赏


“百年石鲁”系列之②——奔向延安

石鲁版画《说理》13.5×18cm 1949 年


“百年石鲁”系列之②——奔向延安

石鲁版画《打倒封建》25×18 cm 1949 年


“百年石鲁”系列之②——奔向延安

石鲁版画《劳动英雄回乡》


“百年石鲁”系列之②——奔向延安

石鲁版画《民主批评会》 12.5×18.8cm 1947年


艺术品鉴杂志2019年12月刊《百年石鲁》专辑

“百年石鲁”系列之②——奔向延安


“百年石鲁”系列之②——奔向延安

特别鸣谢

石鲁先生是中国 20 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之一,与赵望云、何海霞、方济众、康师尧、李梓盛等五位先生一同创立了“长安画派”。他一生笔耕不辍,开创性地以全新角度去理解生活,用极富传统文化精神却又独具创新手法的国画作品震惊画坛。为国家和民族留下了以《转战陕北》《延河饮马》《东渡》《山区修梯田》等为代表的诸多作品。

他“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作理念,至今依然是中国画创作的鲜明导向。2019 年是石鲁先生诞辰 100 周年。为此,《艺术品鉴》在本年度 12 月刊特编辑出版专辑《百年石鲁》,藉此来纪念这位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艺术家。专辑《百年石鲁》在资料汇总、文献梳理、图片采集、编辑出版等过程中得到了石鲁家人石果先生、石丹女士、石迦先生的大力支持。我们对此表示衷心感谢。石鲁艺魂,永驻笔端。

愿中国美术事业走上一个新的辉煌,愿石鲁先生精神永驻!


艺术品鉴,2020 年征订中 ...

扫描二维码联系艺术品鉴发行

“百年石鲁”系列之②——奔向延安

每期定价:39 元(邮费 8 元)

全年定价:468 元(免费快递), 立即节省 96 元

24 期定价:仅需 840 元(免费快递), 立即节省 288 元

36 期定价:仅需 1116 元(免费快递), 立即节省 576 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