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散兵镇:这里绿了富了更美了

春来巢湖,一碧万顷。因“楚汉相争”得名的巢湖市散兵镇保持定力修复矿山,在涵养生态中延伸绿色产业链条,让农业更有奔头、农民更有劲头、农村更有看头。

复绿矿山刷颜值

散兵镇依银屏山而居,傍巢湖水而息。因石灰石资源丰富,该镇矿山开采业历史悠久。自矿山关闭后,一段时期以来,废弃矿山与巢湖沿岸美景极不匹配。如今,生态修复项目正在为废弃矿山“疗伤美容”。

位于环巢湖大道一侧的猫子山就曾是一处废弃矿山。4月15日,记者从山下仰望,原先因采矿破损的山体被自下而上建成6层台阶式景观,覆盖着茂密绿植,层峦叠翠。山脚下,30亩的景观树已经成林,郁郁葱葱。除此之外,这里还平整出一定面积的建设用地。如今,复绿的猫子山成了巢湖岸线一道靓丽风景。

猫子山穿上了“绿衣”成新景,而另一处废弃矿山——枝子岭东矿山则通过修复因地制宜变身公园。枝子岭东矿山所在地莲塘村村委委员王龙领着记者来到一个观景池前,“这是利用采矿低洼区打造的观景池,池子里还养了鱼,池边建了观景亭。对面的山体种植的是樱花,盛花期的时候,这儿可美了。村民们闲暇时,都愿意到这儿来散步。”

“从2011年启动矿山生态修复以来,散兵镇修复废弃矿山面积3265.6亩。”该镇政协联络组组长周林涛介绍,“散兵镇境内的废弃矿山都将被修复,我们将最大限度发挥废弃矿山的土地效益,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景则景。”

“涵养绿水青山,可以让我们收获更多生态红利。”该镇副镇长陈露说:“我们有26公里湖岸线,约10万亩山场,是环巢湖湖岸线最长、山场面积最大的乡镇。我们要把生态‘颜值’变成经济‘产值’。”

复垦转产增产值

美在生态,富在产业。

矿山开采、花炮生产曾是当地群众就业的主渠道。在矿山整治和淘汰花炮产业后,该镇引导当地群众发展绿色产业,通过实施农业“接二连三”战略带动群众就业和创业。

被三面环山拥抱的隆泉村,过去因为花炮闻名,而今在转产中悄然“蝶变”。

村外,一片绿色“梯田”引起记者的注意。“那些都是利用废弃的花炮厂房复垦出的耕地。”陈露解释道。

“我们村在花炮产业高峰期有55个花炮厂,2013年这些花炮厂全部退出转产。”隆泉村党委副书记邵穆海介绍,“村里将废弃花炮厂复垦出2000亩耕地,发包给大户发展种植养殖业。”

说话间,车行至一大片麦田边。青山脚下,这片绿色麦浪着实养眼。“这200亩麦田也是废弃花炮厂房复垦来的,现在由村民汪永保承包,一季小麦,一季大豆。”邵穆海说:“这片麦田预计能产出7万公斤小麦。”

除了发展传统农作物,该村还在复垦的耕地上“开辟”了260亩的“试验田”,示范种植中草药。眼下,中草药基地一片生机盎然。何首乌攀着玉米秆长势喜人,丹参已经破土露绿。

邵穆海给记者算了笔账:“何首乌三年收益,这些何首乌明年就能产出,一亩地纯收益6000元。丹参两年收益,这是今年刚种下的,明年每亩纯收益也有2000元。基地后期还将引种当年就能产出效益的生地。”

为了发展中草药,该村成立了巢湖市振巢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邵穆海说:“我们想让大户先干出样儿,再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全村推广种植,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曾经的丁岗花炮废弃厂房如今被改造成了养殖场。“这里圈养着2000只湖羊。”邵穆海说,“去年湖羊‘升值’了,一共出栏400只,每头收益在1500元左右。”

陈露介绍,散兵镇近年来复垦土地4600亩左右,都已产生经济效益。另外,去年散兵镇还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农旅融合提气质

一条蜿蜒的环湖绿道将我们引到巢湖之滨。蓝天白云下,一侧是田园风光,一侧是水天一色,如在画中游。

“13.95公里绿道将莲塘村-散兵社区-佛岭村-姥山村-高林社区串点成线,借着这样的地利,沿湖各村都在思变,做起了‘渔’文章。”陈露说道。路过姥山村,成片的水产养殖基地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姥山村委会委员郑文告诉记者:“我们村通过整合农户土地800亩,流转给大户经营水产养殖,亩均收益1000~2000元不等。”记者看到,不少水产养殖区还挂着“垂钓”的招牌。养殖区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节假日,来这边垂钓的人不少。”

沿着环湖绿道一路前行,一处码头公园出现在巢湖边。陈露介绍:“这是我们利用‘退役’的码头打造的生活休闲公园,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亲湖、观光、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湖景这边独好,山色那边最佳。

走完醉美湖岸线,被称为巢湖“青藏线”的小响路将我们带进银屏山。沿途春光旖旎,春风拂面,鸟语花香。位于银屏山主峰脚下的大岭村正在召唤游客去探古访幽。

记者看到,在距离银屏山景区入口不远处的大岭村种茶基地,茶农们顾不得眼前的美景,都忙着低头采茶。一位采茶工人告诉记者:“现在正是我们最忙的时候,采茶一天能挣150元!”她边说边忙着手中的活计。“现在每天都有七八百人,分散在全村1864亩茶园内采茶,目前上市的新茶能卖到600元一斤。”大岭村党支部书记张海波介绍,2014年,大岭村被列为巢湖市重点贫困村,2016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了拔穷根,村里成立了“巢湖市大岭野生茶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银崖云雾茶”品牌,并依托大岭村电子商务平台,实现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茶厂的所有收入80%给贫困户分红,20%纳入村集体经济管理。预计今年我们村的茶厂利润在15万元。”

脱贫还要致富。2018年,大岭村成为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这块招牌我们得擦亮。”张海波说,“我们村人文荟萃、环境优美。这几年,我们就想着好好依托银屏山景区,将茶旅融合,打造乡村游,让远方的客人留下来。”除了即将在6月投入运营的民宿一期项目,大岭村正在筹建二期民宿项目——白云庵民宿村。

“白云庵村藏在林场深处,将来民宿建成后,大有‘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意境。”张海波介绍,“民宿项目已经委托在设计了,目前已经有好几位投资方前来洽谈合作,我们还在优中选精。”

农村绿了,富了,也美了,安居乐业,老百姓也乐了。

·本报记者 方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