対治迷茫焦虑三大狠招!学会,人生从此豁然开朗,进阶开挂模式!

人为什么会陷入迷茫?

先讲个寓言故事。

这个故事来自一偈语:一兔横身当古路,苍鹰才见便生擒;后来猎犬无灵性,空问枯桩旧处寻。

就是说一只兔子正在路上跑,被空中一只苍鹰尽收眼底,一个俯冲抓走了。

接着来了只猎犬。它呢,闻到了兔子的气味,于是就跟着这个气味追呀追,追到枯桩面前,转悠半天,怎么就是不见兔子呢?真是纳闷儿了……

人为什么会陷入迷茫,找不到自己的努力点?

因为迷茫的你就是那只兔子——虽然可以凭据出色的嗅觉(专业技术/知识)追踪猎物,但是,往往因为一叶障目,看不见事情的真相,而行动无果,就很容易陷入迷茫,而不知所措。

但是,如果你是那只苍鹰呢?一放眼便知真相,一动就能精准出击,一击就能必中,这样的话,你是不会感染什么迷茫的。

所谓迷茫,首先是迷,所以才会茫然不知所措。

迷就是你对自己要做的事情,看不懂,看不明。

为什么当你看不懂,看不明的时候,就会陷入迷茫呢?

因为感觉不到希望。

人终究是一种活在希望中的动物。所有的积极行为皆起于希望,所有的消极行为,皆源于“不见希望”。

我们还可以试想一下,一个学霸级别的人,他会在学习上陷入迷茫,会说找不到努力的点吗?

不会。

为什么?

因为在怎样才能学得更好的问题上,他比学习一般的同学,更明白,于是,他对学习这个行为有无穷无尽的希望在燃烧。于是,就有无穷无尽的学习动力。

也就是说,要想在学习上不迷茫,就要在怎样才能学得更好、更明白的问题上,达到跟学霸,乃至学神一样的认知水平,从而捕获学习希望,那么,你的迷茫、不知所措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我读书的时候,语文总是不好,长期不及格。

虽然,我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几乎没什么用,还是原地踏步。

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如此不开窍。感觉很多同学闭着眼睛都能及格的科目,我就愣是是个及格困难户。

所以,这是一个让我当时很迷茫的科目。

后来遇到了一位非常牛气的名师,可以说是彻底拯救了伤我多年的语文。

这位老师牛到什么程度呢?在他从高一就带起的班级中,140才是高手,120、130在那个班上,只算是中偏上的水平。所以,他带的班级,语文成绩在当地一直都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名。

我呢,运气好,就在最绝望的时候,他带了一年我们班的语文课。

在他给我上语文课之前,我完全不敢想象语文能考140是怎样一种存在。然而,接受了他的一年教学之后,我见识了,140并不是什么神话。因为,他让我看明白了140分的修炼路径。

每一类型的题目,解题套路公式是什么?

阅卷老师是怎样评分给分的?

怎样答题才能保证答中得分点?

出题老师通常会怎么挖坑?

你怎样才能万无一失地绕过这些坑?

靠背诵记忆的基础题分数,怎样才能做到百分之百稳拿?

怎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写出一篇流畅的高分作文?

……

这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你都能够精准回答,你就见到了语文考试的真相。你就能够做到像苍鹰捕兔一般的精准高效。

而在他代课的这一年中,针对这些问题,他都给出了靠谱的答案。那时候,真有一种大视野格局下的苍鹰扑兔,一眼见底,精准出击的顿悟。

于是,很快从迷茫转入希望燃烧模式中,很轻松就捞到了十足的学习干劲,开启了语文的开挂模式。

当然,最后,我没能到140的水平,一年时间,我只是从80分稳定涨了三四十分。不过,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把语文提升个三四十分,我已经很满足了。起码,自己对这个科目不再迷茫了。这不现在,还阴差阳错的理转文,靠“语文专业”吃饭了。

所以,无论你是学生,还是工作人士,要想不陷入纠结、迷茫的状态中,最核心的要诀,就是在所从事的事情上要成为一个“明白人”。

有了这个基本前提,你内心燃起的希望,就会供给你源源不断的行动力,让你生活在愉快、充实之中,就很少会陷入迷茫、纠结状态中了。

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在要做的事情上,成为一个“明白人”呢?

一、多涨“明白人”的见识

见识是希望的燃料。没有见识,你的希望就无从生起。

比如,

从来就不曾见识过大城市美好的放牛娃,是无法燃起去大城市生活的希望的;

从来就没有见过高层次的牛人是怎样一种存在的人,是无法燃起自己对高级人生追求的希望的。

简言之就是,一个人的见识就是他想象力的上限。

所以,要想成为在某事上的明白人,你首先得见识过在这事儿上的明白人是怎样一种存在。

怎样去找到“明白人”来增长见识呢?

在这事儿上做得最好的那群人,相对于你就是明白人。

你是学生,就要去多见识见识学霸、学神,之所以霸,之所以神,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

你进入社会工作了,就要去多见识见识你的专业领域的行业高手、牛人,他们究竟是有何神操作而变得这么厉害;

你创业当老板了,就要多去见识见识本行的、跨行的风云人物,他们挨过什么刀,跳过什么坑,登过什么顶;

……

你只有见过了这些峰、顶的存在,你才可能给自己未来的顶峰留下想象的空间。有了想象的空间,你才能看到希望,进而才会对未来燃起强烈的渴望。

这就要求你,从现在开始,要净化、升级自己的交际圈。屏蔽掉那些让你变得肤浅、短见,陷入黑暗,徒增绝望的交际活动,把自己的交际重点放在那些让你见识山高水深的,能让你燃起巨大希望和向往的人际交往活动上面。

二、建立自己的方法论体系

你见识了大城市很美好,知道了那里有很多机会,燃起了到那里生活的希望,但是,光是见识了,还不能帮助到那里。你要想到那里,还得知道路该怎么走,该用什么交通手段、工具。

这是属于方法论层面的问题。

什么是方法论呢?

方法论,就是将你的希望变现的行动策略。

如果没有科学、系统的方法论体系做支撑,你的希望可能会变成幻想,乃至绝望。时间久了,仍然可能会让你再次走向破罐破摔的自我放弃之路。

所以,在燃起希望的同时,你还必须建立一套把希望变现的方法论体系。

怎样建立?

掌握一个基本的学习次序原则:“知识未动,方法先行”。

就是说,无论你学习任何学科知识,在学习之前,一定是先摸清楚这门学科的学习门道,然后再去学习其内容知识。

这跟古代行军打仗其实是一回事。在上战场之前,一定是先制定战略、讨论战术,而后行军。从来没有哪个将军会攻打方案都不制定,就直接出发的。

但是,在学习上,很多人恰好就是这样的,管他三七二十一,先上阵再说。

这门学科的门道在哪里?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个门道的精髓?具体有什么方法、手段?等等。这些问题,很多人可能读了一辈子的书,都没有想过。学习效率可想而知。

这样的话,要想学出点感觉,学出点希望来,那就是天方夜谭了。最终对学习提不起兴趣,那就再正常不过了。

怎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呢?

第一,向同行“状元”取经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向同行“状元”们取经,都是建立起顶级方法论体系亘古不变的真理。跟着这些牛人取什么经呢?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学习知识的方法技巧等等,都是你取经的对象。

第二,多阅读方法论一类书籍

每个人身边的资源和机会都有限,因此,并不见得都能遇到合适的“状元”作为学习参考的对象。这个时候,方法论类型的书籍就能最大程度上弥补上这块短板缺陷。

每一门学科,每一个行业,都有对应的方法论。

比如,作为学生,有专门讲学习方法论的书籍;

作为社会工作人士,有专门讲工作效率方法论的书籍;

作为教师,有专门讲提升教学水平的方法论书籍等等。

那么,在你开始学习之前,就应该先找相关主题下的状元,或者相关方法论书籍,把基本的门道先摸清楚,然后再扛刀上阵。那么,大概率,你就能越战越勇,越战越有希望了。

所以,当你英语学不走的时候,不要再闷头傻学了,先多跟班上的英语学霸搞好关系,淘淘方法,或者读一读英语高手们关于英语学习方法的文章、书籍,然后,再学;

当你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无解时,也不要闷头傻想,先去请教请教同行大佬们的经验,或者读一读提升工作效率、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书籍,如流行的《金字塔原理》《六顶思考帽》等等,再行动。

一句话说,就是只有学会明白人的方法论,你才能够学得明白,走得明白。你的希望才有变现的可能性。

三、小目标为主,大目标为辅

一个人对做某件事情是否有冲劲,前面说了,源自于他能否看到希望。这个希望是怎么变现的呢?

不是你某一天突然就变现了。它实际上是无数的小希望不断累积叠加的结果。

所以,你的希望最终能不能变现,取决于行动过程中,是否有源源不断的小希望在变现。

有,那么最终的希望就会真的成为现实。倘若,行动过程中,一直都看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小成果,你仍然可能中途夭折,再陷迷茫。

举个例子。

假设你的英语学习成绩很差,然后呢,向英语学霸取了一套学习方法的经,重新燃起了学好英语的希望。但是,最终,你到底能不能一直带着希望,一学到底呢?

这取决于你使用了这个方法之后的学习效果如何。

如果你一用,发现果然好使,只要一学,就总能够有些明显的学习小成果。这些小成果就能给你持续的动力,继续学下去。

倘若学一周也不见成效,两周也不见成效,那完了。任你当初的希望再大,你也注定坚持不了多久。

怎样让自己在行动过程中,不断收获小成果,获得小希望呢?

拆解大目标,形成无数个细分小目标。然后,只从触手可及的小目标开始,各个击破。这一步其实比制定一个长远的,如一年计划,三年计划之类的重要得多。

比如,英语学习,你不能只有一个超级宏伟的目标——今年之内要突破130分。而是,要像组装拆卸机电零件一样,把能够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核心“部件”一件一件地解析出来,而后各个击破。

你要考130分,听力要到多少分,阅读要拿到多少分,作文要拿到多少分……

然后,针对每一个板块,再继续细分拆解。

比如,阅读板块,要实现阅读高分,你的单词量必须要到多少,阅读速度要达到什么程度,基本的语法要掌握到什么程度……

再接着,对这些要素又进行分解。比如,单词量要到高考要求的3500词汇,那么,这3500词汇中,需要你能拼会读的词汇有多少,只需看到单词知道汉语意思的词汇有多少;

再接着细分,在要求能拼会写的词汇中,自己已经掌握了的有多少,不会的有多少?

接着,在不会的这部分词汇,高难、中难、简单的词汇分别又是多少。

假如分解到这一步,在不会的简单级别词汇中,自己真正不会的可能就是几十百来词。

那就从这几十百来词开始。

这样呢,你就不容易看着3500的词汇表脑袋犯晕,两眼发直了。

等把最简单的这几十百来个词汇攻克了,你再进行中难、高难词汇的攻克;

等词汇攻克完了,再针对阅读速度进行细分拆解、攻克。

比如,阅读速度又可以分解为:对长难句的理解速度、答题技巧。

再分别进行分解。比如,长难句的理解速度,又取决于你对语法句式的熟练度。语法句式中,高难、中难、低难的又有哪些。仍然是一小块一小块地吭。

我记得自己当时学英语时,有一段时间对英语阅读题有恐惧症。后来,仔细分析,就发现,主要是其中的长难句在做怪。

因为,每次读到一个句子,又是what又是that之类的句子,就懵圈,本能想逃避。而这种地方,常常又是埋藏考点的地方,搞得自己做阅读题长期都是连蒙带猜。

后来,采取的就是这个策略——专门去买了一本讲长难句翻译的教辅,里面就讲了很多破解长难句的公式、套路、方法等。

那段时间就一直盯着长难句啃。慢慢地,有了感觉,那种恐惧也就消失了。

相反,倒是因为觉得自己学会了“厉害”的翻译技能,一看到文章中的长难句,就有一种想要用学会的武功招式去破解的冲动。

而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呢,也正是因为在长难句这一个小点上取得了小成果,而获得了极大的信心,顺带还提升了作文水平,因而越学越带劲。就是这样的一些小突破的不断累加,最终导致英语成绩直接从不及格的水平上涨到了130的水平。

但是,很多同学是怎么学的呢?

阅读理解不行,就找很多阅读题来不断的刷题——对答案——刷题——对答案。最后会发现,题做了很多,但是,水平却没怎么进步。久而久之,提升的希望再次被浇灭,再次沦入迷茫。

这就是没有细化分解导致的结果。

你只有细化分解成啃一嘴,就有一嘴的收获,这样你的希望才不断,而斗志不灭。

阅读理解题是这样分解攻克,英语其他板块的学习以及其他科目的学习,同样也要学会这种拆解思路。照此日拱一卒的拱下去,你就能实现蛇吞象的效果,让最初的希望彻底变成现实。

这就是上面我说的“小目标为主,大目标为辅”内涵。

从见识,到方法论,再到目标拆解,这三个动作呢,是一个连贯一气的整体,每一环都必不可少。如果你把它们都落实到位了,迷茫,将很难再找上门来。

相关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