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楊廣前期是不是很牛?都幹了啥事?

韻銀217


  隋煬帝,雖然有昏君之名,但是還是有才能的。在政治方面,他改革了官制,在原本尚書省、門下省、內史省、秘書省四省的基礎上,另外增設了殿內省,並稱為五省,有利於中央集權。

 

同時,他還重用內侍,改設原本的拱門內侍機構為:少府監、長秋監,國子監、將作監,都水監,總五監。目的也很明確,就是集權,因為縱觀中國的歷朝歷代,但凡是皇帝開始大肆重用自己身邊的內侍,不是對自己身邊的大臣不信任,就是在改朝換代之時,為了大權在握。

 

  在法律方面,隋煬帝對他爹隋文帝之前的律法,進行了改革。比如,隋文帝時期,因為是隋朝剛剛建立,社會根基不穩,所謂亂世用重典,隋文帝實行的律法,就比較的嚴苛。可是,到了隋煬帝時期,社會已經基本穩固,如果一味的行使原有的重典,不利於社會穩定,很可能會導致民心不穩。

 

所以,隋煬帝對律法進行了改革:“煬帝即位,以高祖禁網深刻,又敕修律令,除十惡之條。凡五百條,為十八篇。五刑之內,降從輕典者,二百餘條。詔施行之,謂之《大業律》。”在這一點上他是有先見之明的。

 

   而在軍事方面,在吐谷渾向隋朝求情時,隋煬帝趁機出兵,滅了吐谷渾,經此一役,隋朝的土地面積擴大了數千裡,雖然後來吐谷渾又反攻了,但是也不能否認隋煬帝曾經做出的成就。

 

更重要的是,在經濟方面,為了溝通南北經濟,他開墾了京杭大運河,為之後歷代南北經濟的交通,都做出了貢獻。而他對後世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對科舉制的完善,他增設了進士科,以及考試時的方略、務策、經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國家分科選才制度。這都是他對後世的貢獻。

 

 







盛淮南的洛枳


大隋仁壽四年,這一年隋煬帝登基。後人看來這一年也很平常,天下統一了,風調雨順,你楊廣老老實實的當個富二代,當個守成之主也就算了。

但是當時的人可不這麼想,因為隋文帝楊堅最後幾年和漢武帝一樣,老糊塗了。越來越猜忌,開始屠殺功臣,開徵各種苛捐雜稅。對老百姓越來越嚴酷,楊廣一登基,滿朝文武突然放心了。老傢伙走了,來了一位少年天子,而且文采風流,名聲極好。

楊廣也看到了他老爹晚年乾的那些事,雖然他不吭聲,小心謹慎,裝死,但是心裡還是有想法的。

所以一上來就幹了三件事,第一,把老皇帝臨死時頒佈的那些嚴刑苛法全部廢除,修改《大隋律》,把謀反大罪的連坐給廢除了。你造反殺你,和你家人沒關係,多先進的法律呀,

第二就是普免天下錢糧,因為他老爹實在是太能摳門了,把天下搜刮搜刮,整天就跟一個聚寶盆似的,搜刮民間。據說他臨死的時候,國家的府庫裡的糧食足夠天下人吃五六十年。這數字我有點不敢信,但是歷史上就那麼寫的,但至少那個時候皇家的糧倉裡真的是堆滿了糧食。你看,富二代和富一代想法就不一樣,楊廣說,你搞那麼多糧食幹什麼?最後不是爛了。給老百姓點,普免天下錢糧。這一條要知道,在楊廣執政的時間幹過多次,而且一次一次的降低天下的稅率,所以他不是一個不懂得寬仁之道的皇帝。

第三件事情,楊堅這個人呢,史上記載,叫素無學術。這個人呢,大兵出身,武將出身,看不起知識分子,不太尊重知識分子。楊廣不同,他本來就受過完整的儒家教育,所以禮賢下士,開科取士。你看,科舉制正式開始,就是從楊廣這時候開始的,開啟了一代文治,一改他老爹那種素無學術的治理方法。下圖為揚州隋煬帝墓

隋煬帝幹完這幾件事情之後,在天下儒生心目當中,簡直就是升起一輪紅彤彤的紅太陽啊,聖主臨朝了,於是雪片一般的賀表稱頌飛向朝廷。

但是在楊廣看來,這算什麼嘛,不過先上幾道涼菜,你們先吃著玩玩。要知道我在太子府隱忍那幾年,裝孫子那幾年,你以為我天天真在抄佛經呢?我在構劃我偉大的未來帝王生涯呢,我將來要乾的事情是你們這些儒生想都想不到的。

果然,當年十一月,一道詔旨下來,說給我徵發十萬民夫,到洛陽北邊先修一條一千里長的塹壕,以備北方的突厥騎兵南下。可是為啥要修呢?十七天之後答案揭曉,一道詔旨下來,皇帝決定在洛水之濱修建帝國全新的都城洛陽。開過年之後,三月十七號,百萬民夫集中在洛水之濱,當時世界上可能最大的一個工地,修建洛陽。又幾天之後,一道詔旨下來,再給我徵發百萬民夫,修建大運河的第一期工程通濟渠。又幾天之後,幾個大臣奔赴南方,要為五個月之後皇帝的南巡打造萬艘大船。

你看,你熟悉的那個隋煬帝出現了吧,這是抽風的節奏嘛,找死的節奏嘛。下圖為楊廣的墓誌銘

那楊廣為什麼要興建這兩大工程?如果站在隋朝當時的歷史情境裡,你就看得比較清楚。因為在隋朝統一之前,中國已經分裂了四百年,其中只有西晉的時候短暫統一過,所以當時分裂的勢力和趨勢仍然是非常大的。在當時的老百姓看來,分裂才是常態嘛,統一是個變態,你隋朝剛剛統一,在精神文化上,你敢說你統一了嗎?所以如果要鍛造一個大一統的千秋帝國,對不起,你必須還要下幾招妙棋。

所以你看楊廣下的這兩招棋,你不得不稱之為是妙棋。第一步,把都城移出關中,在洛陽新建一個東都,和原來的長安形成一個扁擔之勢,這才挑得動整個帝國。原來你只在長安當都城,那好,江南、山東發生的事情,你鞭長莫及嘛。就在楊廣登基的那一年,他弟弟造反,消息兩個月才傳到長安,這才派兵去鎮壓。雖然也鎮壓完了,但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如果帝國的中央沒有一箇中樞機構,那你很多事情是照顧不到的。

這是東西矛盾,還有南北矛盾呢,楊廣是帶兵並滅陳朝的主將,他還當了將近十年的江南主管,他太知道這個國家南北方人民沒有統一嘛,在精神文化上,北方人、南方人互相之間瞧不起,因為長達四百年都屬於兩個國家,你說他能夠在精神上完成統一嗎?所以必須修建一個大運河,完成南北雙方溝通貨物,乃至軍事物資的一個大孔道。

所以不管是站在楊廣當時看,還是站在千秋萬代的之後,我們今天來看,當年這兩大工程,都是重組帝國的地緣格局的重要的棋子,也是兩招妙棋。

還不僅如此,要知道,楊廣可是富二代,他老爹搜刮天下,攢夠五十年、六十年夠吃的糧食,他作為富二代他會怎麼想?接著搜刮?接著囤積糧食?那不是沒出息的富二代嗎?花呀,打仗呀!開疆擴土呀!

楊廣親自帶隊進擊西方強國吐谷渾,鑿通了西域和絲綢之路,把青海納入中華帝國的版圖,設置郡縣,武功也是一時稽首。天下的經濟也是好得不得了,而且楊廣真的是走運,他上任這五年的時候風調雨順,財富滾滾而來

這就是楊廣上臺後乾的幾件事,你說牛不牛?


尋找被人遺忘的角落


的確挺厲害的

一、建東都

隋朝都城在長安,叫大興城。楊廣一登基在洛陽又建了一個都城。為何而建呢?

  • 安撫東部地區。弟弟楊諒叛亂後,楊廣感覺就是隋朝東部很不穩定,很容易發生變故。楊諒叛亂,東部就有十九州回應。而大興城離得又遠,於是選擇在洛陽建都。
  • 安撫江南。南北朝剛統一,江南地區不穩定,為了穩定江南,於是選擇建都洛陽。

二、修運河

唐朝詩人皮日休有詩“盡道隋亡賴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隋朝修運河時雖然當時百姓不滿,可這條河確實為千秋偉業。

水路運輸是除了鐵路之外最方便最經濟的運輸方式,楊廣用意很長遠。

三、安突厥,通西域

東部南部解決了,那就要安撫西邊和北邊了。

於是楊廣前去巡視突厥,正好突厥又娶了隋朝宗室公主,楊廣作為“天可汗”,突厥可汗自然是非常歡迎。

楊廣為了彰顯國力,嫌可汗的帳篷小,大筆一揮,建了一個大帳篷,可汗立馬震住了,他哪見過這麼大的帳篷啊。這帳篷裡可不光是他們這三千多人,還有隋煬帝的儀仗隊,也是上千人。可見帳篷之大。突厥人越來越佩服楊廣。

之後楊廣又打通河西走廊,與西域建立了文化交流,他還親自爬焉支山過雪山,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翻過山後,又向西域各國彰顯中原實力,各國拜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