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爬行,妈妈开心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试试

有关专家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调查发现,其中90%以上的孩子在婴儿期不会爬行或爬行时间很短,而爬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预防感觉统合失调的最佳手段,婴儿越爬越聪明。

【小贴士】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是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宝宝爬行,妈妈开心

刚开始宝宝学爬有3个阶段:有的宝宝学爬时向后倒着爬;有的宝宝则原地打转,只爬不前进;还有的是在学爬时匍匐向前,不知道用四肢撑起身体;这都是宝宝爬的一个过程,因此,爸爸妈妈应该根据宝宝的特点耐心教宝宝练习爬行。

通常,在5~6个月时,宝宝就会为爬行做准备了,他会趴在床上,以腹部为中心,向左右挪动身体打转转,渐渐地他会匍匐爬行,但腹部仍贴着床面,四肢不规则地划动,往往不是向前爬而是向后退。

大概在宝宝6~7个月大,能够不用支撑独自坐稳后,可能很快就可以开始爬了。宝宝会把头抬来,向四周看。这时候他的手臂、腿和背部的肌肉也足够强壮有力,在用双手和双膝支撑身体时,不至于摔倒。

宝宝会逐渐(在几个月内)学会充满信心地从坐姿转换为四肢着地的姿势,而且很快就会意识到,如果自己伸开四肢,让身体和地板平行,就可以前后晃动身体了。

到大概9~10个月的时候,宝宝会发现借助膝盖用力推动身体,就能向前移动了。随着动作越来越熟练,宝宝还能学会从爬的姿势转到坐下的姿势。宝宝甚至还能掌握一种高级爬行技巧:交叉爬行,就是向前爬的时候移动一只胳膊和另一侧的腿,而不是同时移动同侧的胳膊和腿。在这之后,只要多加练习,宝宝就可以熟能生巧。到1岁左右时,他爬得就非常好了。

宝宝学会爬之后,距离完全行动自如只有一步之遥,那就是学会走路。为了完成这最后一步,宝宝很快就会开始撑着所有能够得着的东西努力站起来,不管是家里的茶几还是你的腿。一旦小家伙找到了双腿站立、保持平衡的感觉,他就能够独立站起来,并扶着家具走上几步。之后,宝宝学会行走、跑、跳,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宝宝爬行,妈妈开心

下面给宝妈们推荐几个宝宝学爬行的妙招

1.让宝宝被动爬行

先让他趴在床上,用一条毛巾从他的肚子下穿过,爸爸可以抓住毛巾的两头轻轻提起,妈妈和奶奶帮助宝宝挪动他的手脚,协调前进,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宝宝能很快地学会标准爬姿,而缺点是需要的人手比较多,至少需要三个人。

宝宝爬行,妈妈开心

2.引诱宝宝前进

先让宝宝俯卧,在他面前触手可及的地方放置一个他喜爱的玩具,让宝宝只需挪动一点儿身体就能够到,妈妈用语言引导宝宝努力前进,当他够到玩具时,妈妈要大力表扬,让宝宝明白向前移动的意义。接下来,妈妈可以适当地将玩具放远一点儿,并鼓励宝宝继续够玩具。

宝宝爬行,妈妈开心

3.示范爬行

妈妈们可以亲自为宝宝示范爬行的要领,并和他们一起玩耍嬉戏,让宝宝觉得爬行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增加他们学爬的积极性。

宝宝爬行,妈妈开心

爬行本身就是一种探索认知的行为,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宝宝会更容易勇敢地探索事物,这就为宝宝更早、更好地认识世界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宝宝的眼睛开始练习往不同方向不同距离地看,他眼睛调整远近焦距的能力开始快速发展,眼部肌肉也得到锻炼,进而有助于促进宝宝视觉追踪能力的发展。做好宝宝的安全工作。

而且,宝宝爬行时眼睛到地面的距离正是他上学后阅读的距离。所以想要宝宝以后爱上阅读、上课时轻松抄写板书等,充分的爬行可以为宝宝好视力的发展记上一功。

现在,知道爬行对宝宝多么重要了吗?你还在犹豫要不要让宝宝爬起来吗?

宝宝爬行,妈妈开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