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聚焦云南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

  核心速读:

  ◆我省决定从3月6日到6月30日组织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确保按时打赢、全面交账,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

  ◆4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聚焦我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脱贫攻坚,以更大的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4月1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刊登了《云南广南百日总攻决胜脱贫》的报道,生动展示了广南县查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全力决胜脱贫的经验和做法。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我省各地各部门拿出攻坚决战的勇气,拿出攻坚决战的作风,拿出攻坚决战的姿态,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连日来,云南这一系列生动实践受到中央媒体广泛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4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聚焦我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脱贫攻坚,以更大的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怒江州的阿打村,由当地干部组成的15支“背包工作队”,每天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峡谷间穿行,他们要动员村里仍住在山上的群众搬迁。阿打村生存条件恶劣,全村1488人全部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范围。可村民们对安置政策不理解,观望的人居多。当地81岁的恰玛付老人因担心搬出世代生活的大山不适应,不同意搬迁。为此,“背包队员”给老人一遍遍讲政策、算经济账,直到老人打消顾虑。为了使搬迁群众能就业,怒江7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都引进龙头企业,把“扶贫车间”办在群众家门口,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地处滇东南石漠化地区的广南县,地域面积近8000平方公里,贫困发生率一度达20.14%。截至2019年底,广南县尚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641户40542人,是我省7个尚未摘帽的贫困县之一。围绕“拓岗位、促增收、补短板”等关键词,4月1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刊登了《云南广南百日总攻决胜脱贫》的报道,生动展示了广南县查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全力决胜脱贫的经验和做法。

  长期以来,外出务工一直是广南贫困户增收的主渠道。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当地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人民日报》深入报道了广南县近期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通过点对点输送返岗、推荐园区就地就近就业、扶贫车间就业等方式,朝着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努力。瞄准城里人的“菜篮子”“米袋子”,广南发挥特色农业优势,积极拓展网络销售、消费扶贫等渠道,收效显著。有效缓解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于贫困群众增收造成的影响。

  脱贫攻坚推进到现阶段,提高质量是核心要求,短板补得越强,脱贫效果越好、质量越高。《人民日报》关注到,近年来,广南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903户13386人,实现既有危房改造主体工程存量清零。根据云南省挂牌督战要求,广南县对“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再过一遍筛子”,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组织18个工作组,再次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情况展开细致排查,确保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确认“搬迁一户稳定一户,搬迁一户脱贫一户”。

  云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多年来,在全省各界共同努力下,云南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但仍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为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我省决定从3月6日到6月30日组织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确保按时打赢、全面交账,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此次行动的目标任务是:户户达标,剩余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已脱贫人口巩固提升;村村提升,429个未出列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集体经济全部达标;8502个贫困村村级基层组织建强,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管护制度措施落实,有特色产业和稳定的村集体经济,村庄环境干净整洁;县县清零,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市、区),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监督检查等发现问题全部整改清零,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全面落实到位。(记者 胡晓蓉)


原标题:央媒聚焦云南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

审核:祝小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