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每天讓孩子讀英語但自己看電視,不管孩子讀得怎麼樣,該怎麼辦?

邱醫生的小情人



先說結論:孩子學習語言的優勢,是成年人望塵莫及的。生活裡,如果你要孩子幫你記住某件事情,路線,他大概只用不到一分鐘就可以搞定,並且完全不會有記憶壓力。

這種天賦不是特例,而是幾乎每個孩子,在固定的年齡段,都會體現出來。然而,到了英語學習上,家長就感覺孩子的天賦消失了,為什麼呢?

低齡學習者,學好英語,有兩個關鍵因素:

  • 興趣

  • 信心

孩子的興趣體現在未知上,所以他們總是有問不完的問題,時不時還在家裡搞點破壞活動,家長很多時候都感覺頭疼,用各種手段約束他們的行為,但這就是他們學習的方式,並且非常完美的把興趣和信心結合在了一起,這是多麼可遇不可求的能力提升機會啊!如果把握住了這個時機,孩子的英語學習還是困難的事情嗎?

家長的問題在哪裡?

本質來說,就是因為家長覺得自己不懂,不理解,或者沒有學習英語的經驗,所以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只能用沒有辦法的辦法,告訴孩子反覆讀,或者直接扔給孩子一個手機,讓孩子直接和機器玩耍。但實話說,方法不對是小,錯過了真正的成長機會才是大問題。

人學習的黃金時間,就那麼幾年,年齡小的時候學東西快,可以叫做天性,年齡大了再想著重新來過,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家長應該怎麼做?

家長的優勢其實不在於知識層面,而在於身份。是孩子的家長本身就是優勢的存在,因為沒有人比家長更瞭解孩子的喜怒哀樂,興趣愛好,生活習慣,讓老師來教,老師哪有家長了解,多半隻能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但親子關係這一層始終是跨越不了的。

重點在於,家長要“投其所好”,不要總是“講道理”,因為說實話,你講了他也聽不懂,因為“道理”是給成年人聽的,孩子也沒什麼社會經驗,多半你的東西,在他聽起來像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情,所以家長要跳出這個圈子,而以“伴學”的方式進行。多找一些英語故事,視頻之類的東西,與孩子一起學習觀看,並且要以提問的方式進行互動。

因為有了提問,就會有答案,有了答案,孩子就更容易有自己的觀點,理解的也更深刻。但同時家長在平時也要做好功課,自己也要提前看,而不是又把孩子扔在一邊。在英語學習中,家長的陪伴的意義要大於學習本身。比如孩子會問你單詞是什麼意思,你要想著怎麼把這個單詞解釋出來,怎麼樣孩子才會理解。

有的家長說,這太難了,我又不是英語專業的。但是別忘記,最瞭解孩子的不就是家長您嗎?他的生活裡有太多的例子,你只要做個引申就可以了。當看的越來越多,學習的也就越來越多,時間點到了以後,孩子就會發展出自己的學習能力,而不需要家長的參與了。

另外在購物平臺上面,有很多立體書,都是很好的選擇。如果自己能力實在不足,可以找好的老師,幫助孩子縮短學習的流程。老師水平如何,就看會不會旁徵博引,而不是機械的知識講專業名詞,還是那句話,那些東西孩子聽不懂,如果孩子能聽懂,並且能記住,就說明這是一個好老師。所以標準簡單,但實際上考驗的就是老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

好,那就回答道這裡了,覺得有用請點贊,希望大家支持。


高效立體學習霄老師


這樣的媽媽是一個極不負責任的媽媽,只知道讓孩子學習,而自己去看電視玩兒手機,當孩子學習累了的時候,只知道催孩子學習,讓孩子經受學習和做作業的折磨,而自己卻在那享受看電視玩手機的樂趣。這樣家庭的孩子孩子會給他好好學習嗎?

孩子學習是得有一個良好的環境的,如果在一個家庭,大家都在那看書學習,孩子即使想玩兒,但一看大家都在學習,他也不好意思去玩兒了,這是一種氛圍的影響。所以為孩子營造學習的氛圍對孩子的學習十分重要。

孩子學習要讓他知道這是他自己的事,他不是為父母學的,這樣孩子的學習才有主動性。但學習是一件十分辛苦勞累的事情,孩子一般都很討厭他,怎樣才能讓孩子不討厭學習呢?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他能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自願的去學習,也只有這樣的學習,效果才會好。

最不好的行為就是給孩子準備很多的學習用具,比如學習機、電腦等,認為這樣就是對孩子學習支持了,學好學不好那就是孩子的事了。每天孩子放學回家就催促他學習寫作業,而自己卻在一旁享受去了,也不講孩子的一點感受,這樣的孩子時間長了只會感到厭學。與父母的關係也會逐漸疏遠。

許多例子都證明了這一點,有一個高考狀元,有人問及他的家長是如何教育他學習的事時,他就告訴人們,他每天回到家,都是父親向他請教他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就這樣他一邊教父親,一邊自學,才有這樣的成就。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可敬的父親,他真的是在學習嗎?他是在催促孩子學習,只不過他用的方法高超而已。


33教育


我雖然是一個爸爸,但這個問題我是可以用自己的做法來回答一下的。

家庭中的父母教育,和學校教育是一樣重要的,如果父母掉了鏈子,只把教育責任推給老師和學校,最終傷害的是自己的孩子。

高中階段還好,學生們自己知道學習了。但小學和初中前兩年,家長一定要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的,到了做作業的時間,哪怕不是全程陪著,開始和結束的時候也要跟一下,看看學習狀態怎樣、作業寫出來的效果怎樣。

在家庭教育中,最忌諱的就是父母像沒事人一樣看電視,特別是玩手機,潛移默化間影響了孩子,他們會覺得哦我媽媽看電視了,看得什麼呢,我也想看。我在學校學習那麼累了,他們也不關心我一下,只知道自己玩手機。

所以,哪怕我們自身的文化層次不高,但儀式感還是要有的,要參與到其中去,讓孩子知道我關心你,你好好學習會得到我的表揚。而不是像題目中描述的,孩子在學英語,媽媽自己在看電視,這樣的環境下孩子能學好才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