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羞耻”的理解,暴露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知耻而后勇。”

短短五个字,道出了我们老祖宗乐观主义处世哲学的精髓。

知耻,既是对是非的认知,也是一种责任的担当。

老祖宗教导我们,首先,要有是非分辨能力,要知之。是非分辨清楚之后,要担当相应的责任。

有了分辨能力和担当精神,便能化腐朽为神奇,将耻辱转变成勇气。

这就是东方人务实求真、敢为天下先的人生态度。

同样对待“羞耻”二字,西方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

英国首相约翰逊说:英国人不要再为贩卖奴隶和殖民历史感到羞耻了!

对“羞耻”的理解,暴露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换言之:错就错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要有心理包袱。

很显然,面对羞耻这件事,西方的处世智慧里比东方欠缺变通。他们要么厚着脸皮装作没事人一样,要么干脆如约翰逊一样叫嚣“没什么好羞耻的”,他们学不会东方智慧里的物极必反,相生相克,即,羞耻到了极致,便可化作无穷无尽的勇气。

所以,东方比之西方,更输得起。因为面对同样一件事情,东方智慧里蕴藏着更多的反思。

反思,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

没有反思,就没有科技的进步。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源于对无数次失败的反思。

而对于历史的反思,更是文明的必经之路。不承认历史,不反思历史,便如无根浮萍,随波逐流,悲剧会重演,车轮无法向前。

不反思历史,将永远困守在昔日荣光里无法自拔,看不到历史的规律,感受不到世界万物的变化。

对“羞耻”二字不同的理解,反应出东西方处世哲学里神与形的两极分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