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戰國七雄裡的國家,你會採用儒家思想嗎?

於野洋


不請自來,我來回答一下

我不會,儒家思想只適合坐天下,並不適合打天下。戰國是群雄爭霸,幾乎個個都是餓狼一般,企圖吞併他國領土。這時候,你去和他講仁義,我想他會把你當做傻子看。春秋時期的宋襄公就是前車之鑑,宋襄公以向以仁義自稱,即使打仗還要等別人渡過河,列好隊再打,結果自己實力不濟,狼狽而逃。宋襄公就是用儒家思想治國的君主,落得如此下場。

(宋襄公)

即使是當時實力強大的楚國,莊子在他們國家,也只是得到一個文官類似供奉的職位,只是負責教育弟子,楚王並沒有重要莊子,更不用說採用他的治國之策了。


(莊子)

在戰國時期,我認為應該採用法家思想,因為只有法家思想才適合那個亂世。韓國是戰國七雄中,國力較弱的國家,但就是因為韓非的法家思想,才得以延續。但最終韓王被離間,捨棄了韓非,韓國最終被滅。而反觀最終統一六國的秦國,靠的就是法家思想,前期實行商鞅變法,使國家變得強大,後面重用李斯,國家逐步趨於統一。李斯和韓非師出同門,韓非甚至還在李斯之上,但因韓王無能,韓非不死,可能歷史就會改寫。


(李斯)

(韓非子)


九月讀歷史


戰國七雄是指秦齊楚燕趙魏韓七國,春秋戰國,群雄逐鹿,我國當時四分五裂,各國獨霸一方,戰亂頻繁,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當時有代表的思想是道家 墨家,法家,儒家,以孔子為首的儒家思想當時比較流行,孔子周遊列國,到處去傳播儒家思想。

儒教主要宣揚尊卑等級 ,主要表現一個

仁字,當時那樣的歷史情況,恰恰符合了統治階級的心理,要求大眾必須聽從於太他。

戰國七雄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比較推崇儒家思想的,如果換作是我,也是會採用這一思想的,當時歷史條件就是這樣。


歲月靜好春常在


個人認為儒家更適合於指導和平時期的安定與發展,秦國能夠一統天下的成功案例已經告訴了我們,群雄並起的大爭之世,最為實用的首先是以法家立規,沒有規矩就沒有方圓,再以兵家保家衛國,建功立業,因為偏安一隅的仁義善良,只會被群狼環伺的外部壓力吞沒…

而漢朝建立之初,是為了平息剛剛統一的列國,對嚴苛峻法的牴觸情緒,為了不再激起天下民變紛爭,先採用了道家無為而治的,懷柔政策,經過文景之治,天下安定之後,才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因為那個時候已經進入了大一統的和平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