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盲目追星?娛樂圈明星真的值得我們去擁捧嗎?

Adoptionist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但是娛樂明星的存在是為了滿足市場娛樂需求,其實是可以產業化的,但是中國人完全扭曲了,盲目崇拜,再加上現在流行粉絲文化,價值更高,反而粉絲文化成了娛樂行業不可或缺的一員。

最近可以看到,很多平臺在抵制小鮮肉文化,這點我很贊同。你可以問問現在的00後,對於8090年代的明星認識很少,都深受現在的鮮肉文化影響,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未來是什麼樣子,大眾的價值觀正在扭曲,而這些都是無法及時發現的。

而這些娛樂明星的價位都很高,很年輕,有的很容易膨脹,帶來了不好的社會風氣。而且很多明星被迫要求賣腐,後面想繼續轉型也很困難,比如楊洋。

好了,就說這麼多啦,理智就好,國家也在控制,一切都會變的美好



大漢文娛


在這個全民流量化的時代,娛樂圈的明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一波接一波的新星出現在大家面前,這些明星無論是收入還是名氣都來源於粉絲,說白了就是那些追星的人,追星不可怕,每個人都有追星的權利,畢竟喜歡和崇拜一個或者多個人是很正常的表現。

但是有些追星族對自己的偶像的崇拜程度已經達到了一種忘我的狀態,他們不允許任何人否定自己的偶像,甚至會因為這些和他人發生衝突,更有甚者會為了追星傾家蕩產,這是非常不可取的。

當年香港娛樂圈譚張爭霸(張國榮譚詠麟),並不是他們二人真的爭,而是二人的粉絲們互相的爭,對社會造成了很大影響,以至於後來譚詠麟宣佈不在參加競技類歌唱演出。

還有一個女孩她的名字叫楊麗娟,她當年為了追劉德華是真的到了忘我的境界,只要有劉德華的地方,她幾天不吃不喝也要趕去,父母甚至連房子都賣了,她的父親只是一名普通教師,母親還是個殘疾人。

後來她終於見到劉德華還和他合影,然而她的父親卻在第二天自殺了,還留遺書譴責劉德華。而楊麗娟的後半生只會在悔恨和自責中度過。這還不能說明什麼嗎?

追星一定要量力而行,在這個煩躁浮華的年代,有一些精神寄託本無可厚非,但是不要沉溺其中,理性的對待自己的偶像,用正能量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喜歡的明星,把精神世界的想象變成現實中奮發前進的力量,這才是追星的目的,也是明星們存在的真正價值。






何處唸白頭啊


眾所周知,任何行為,只要前面加了“盲目”二字,自然是不值得推崇的。追星當然也是。

但撇開成見,“追星”並不是一件只能和“盲目”掛鉤的事情。甚至,對有些人來說,是信仰一樣的存在。

當你帶著主見和理性去喜歡一個人,又正好有幸遇到一個正能量偶像,追星也許會成為一件對你有積極意義的事。

特別表揚R1SE-張顏齊的追星觀,這段話不只對他的粉絲有正向引導,它適用於我們每一個人。

其實,任何高質量情感都能給人帶來好的體驗,對偶像的喜歡也可以是一件為你的生活景上添花的事情。

你首先是你自己,其次才是某個人的粉絲。沒他,你依然能過得好;有他,你可就太幸福了。

你在喜歡這個人的過程中並沒有迷失自己,你只是遇到更好的自己。主持人小芮(追星劉惜君)就是很好的例子,劉惜君也是很暖心的偶像。

而如果你對某某明星無感,大可不看不聽不在意。不能理解其他人對他的喜歡,也是很正常的。接受每個人作為人的特異性,尊重其他人的喜歡就好。

再次送上張顏齊語錄,我太愛他家粉做的文字壁紙了。

追星也好,吃瓜也罷,希望大家都有好心態,快樂衝浪。別因為“二次元”的事,給三次元的自己添堵 。更不要在網絡上攻擊和自己想法不一致的人。

依然張顏齊

也不必用“擁捧”這樣的詞來描述粉絲對偶像的愛啦,即使他們是萬人矚目的明星,我們是他們粉絲列表的幾千萬分之一。粉絲和偶像不都是有自主意識的平等個體嗎?

至於娛樂圈有沒有值得喜歡的明星,客觀講是有的,主觀上喜不喜歡一個人,還是看你自己。

但不管你喜歡誰,他多優秀,咱也不用太卑微,這不是喜歡一個人該有的樣子。和他一起發光才是。

最後,私心放一個我喜歡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