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月薪一万算是穷人吗

其实,月薪过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根据去年腾讯理财通联合多方机构发布的《2019国人工资报告》中,即使是在上海这样的地方,月薪过万的人群也只有35%。

不过,最近出现一个新的名词,叫“月薪过万的穷人”。为什么月薪过万的人依然觉得自己很穷。其实在这群人当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因为在这些城市当中,你要付出比其他地方高很多的生活成本,最典型的就是房租成本了。在强大的生活压力之下,每天重复着上班,下班,挤公交,挤地铁,然后每个月发到手里的钱依然没有剩余。再加上大都市处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更加映衬出了自己的穷。

其实,我认为,存款上的穷都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完全看不到希望

现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早已不是我们父辈他们那样的时代了。我们没有办法像他们一样,出生在哪里,根就扎在哪里;没有办法像他们一样,每天干完手里的活,每个月都能够资金结余;没有办法像他们一样,想着在存几个月的钱就可以买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单单是为了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

之前有人做过一个采访,针对为什么有人挣得多,有人挣的少的问题,有80%的回答者把话题引向社会不公平的问题。比如说在北京考大学要比在山东河南要容易很多,比如说有些地方的人依靠拆迁就能够获得很高的补偿,等等。但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问题,我们能做的,应该是思考同样努力,而且在同样资源基础上发展的人,为什么收入也会差距很大。

在《庄子》里记载了一则故事。春秋时候,一个商人在吴越之地做生意,从当地土著手中得到一种当地的秘方,那是一种护手霜的制作方法,这种产品可以让人在冬天不生冻疮。商人后来制作了很多这种护手霜,把它卖给了吴王。吴王当时正在和越国和楚国打仗,吴国战士免除了冻疮,提高了战斗力,从而获得战争的胜利。因此那种防冻护手霜价格可以卖得很贵,还成了限制出售的军需品。土著和那个商人同样生产护手霜,而商人赚的钱要比土着多很多。

当然,我引出这个故事不是让大家都去当商人,只是提供一个思维方式。这里面有一个理论,叫“职业杠杆”。职业杠杆高的人收入更高,其实很好解释,公司人竞争的最终目的是在提供同等质量的产品(或者服务)前提下比别人有更多的产出。但每个公司人的生命长度和健康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公司人之间的竞争就变成了一种效率竞争,如果谁能低成本地产出产品,那么他将在竞争中获胜。

简单来说,就是如何让自己的知识,能够在更多的地方被应用到,而不是一味的增加工作量。所以,希望增加自己财富的人,更应该提高自己的职业杠杆,而不是增加自己的工作量——那只会让你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厌倦。

所以钱包的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了希望,失去了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