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速爭奪太空資源引爭議

據外媒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簽署《太空資源開採和使用的國際支持及保障》行政令,旨在強化美企業和個體開採、利用太空資源的權利,並責成美國務院及其他行政部門儘快開啟國際談判進程,通過簽署雙邊或多邊協議方式,贏得國際盟友對美太空政策的認可與支持。美方在國際社會尚未就太空資源開發達成廣泛共識的前提下,單方面加速太空資源“私有化”進程的做法,引發俄羅斯國內各界一致譴責與抗議,認為此舉凸顯美方在應對全球公共問題上的單邊主義行徑與霸權主義本質,恐加劇大國間新一輪太空競賽。

美加快太空競賽步伐

近年來,美政界高層一直將利用月球和其他小行星等太空資源作為政策優先選項,並試圖藉助行政、立法等多種途徑為本國企業和個人利用、開採太空資源創造有利條件。此次頒佈的行政令,被認為是對美政府現行太空政策的延續、深化與拓展,是為最終實現美太空霸主地位搭橋鋪路。

在行政層面,特朗普政府曾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接連簽署4份“太空政策指令”文件,分別就美重返月球計劃、簡化商業太空法規和太空交通管制協議以及籌建太空軍事力量作出安排。此次頒佈的行政令,體現出美政府在月球及其他小行星資源開採與利用方面的態度。該行政令指出,美國人應依據法律賦予的權利開展太空研究、開採並使用太空資源。與此同時,美方認為太空並非所有國家的共有財產,沒有必要為此簽訂廣泛的國際協議,僅需與“志同道合”的盟友簽訂合作協議以換取對自身立場與提議的支持。

在立法層面,美政府於2015年出臺《商業航天發射競爭力法案》,賦予美企業和公民開採利用太空資源的權利。與此同時,美方還對涉及太空領域的相關國際法規採取“選擇性利用”策略。一方面,承認1967年生效的《外層空間條約》中允許在月球、火星和其他天體使用太空資源的相關內容;另一方面,堅決抵制聯合國在1979年締結的《指導各國在月球和其他天體上活動的協定》(簡稱《月球協定》),有意規避其對自身太空行為的法律約束。

在政策實施層面,美方將重返月球作為推動太空政策儘快落地的切入點與突破口。對此,白宮方面宣佈將重啟“阿爾忒彌斯”計劃,目標是在2024年讓宇航員重返月球並於2028年前實現月球的常態化開發。據悉,美國航空航天局已完成對宇航員的招聘與遴選工作。圍繞開採月球資源,美政府更是“未雨綢繆”,在相關技術尚不成熟的情況下,提前制訂旨在獲取月球表面冰和氦同位素的開採計劃。

引發俄各界口誅筆伐

作為全球另一航天大國,俄羅斯對美國刻意繞開聯合國專業機構及國際法規的監督與約束、執意單方面推進太空資源“私有化”進程的做法表示失望與譴責。

在美頒佈行政令後不久,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方無法接受任何企圖將太空資源“私有化”的行為,俄仍需從法律角度對該問題展開研究。俄外交部指出,根據《外層空間條約》規定,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在內的外太空不應通過宣示主權、使用、佔領或其他方式被單一國家據為己有。所有國家應從平等原則出發,捍衛各方以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太空的權利。針對美方的單方面行為,呼籲國際社會採取集體措施,謹防外層空間成為國際摩擦與衝突爆發的導火索。俄聯邦委員會信息政策委員會主席阿列克謝·普什科夫諷刺美方拒絕將月球和其他天體視為人類共同財產的行為與海盜無異。俄聯邦國家航天局表示,將太空空間據為己有的企圖和事實佔領其他行星領土的“侵略”計劃無助於各國開展有效合作。

作為俄航天業界的代表,俄國家航天集團負責人表示,美企圖掠奪太空空間的圖謀,無法使各國在航天領域展開富有成效的合作。俄太空旅遊公司“宇宙航向”總裁帕維爾·普希金在接受俄媒採訪時表示,美政府頒佈的旨在強化美公民開採太空資源權利的行政令可能引發新一輪太空競賽。

此外,俄羅斯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弗拉基米爾·巴秋科認為,與其說簽署行政令是美方採取的一項戰略舉措,不如說是特朗普當局有意轉移國內主要矛盾,為2020年總統選舉造勢的權宜之舉。

美“一石多鳥”策略恐落空

據美政府高層人士透露,美方圍繞此次行政令的前期規劃工作早在去年就已啟動,選擇在此時對外界公佈,其背後的意圖與動機耐人尋味。

首先,以探月計劃為牽引,為美太空資源開發營造良好內部環境。在美官方看來,行政令能為企業家創造一個穩定且可預期的投資環境。就在政策公佈前不久,美航空航天局發佈了旨在闡述其月球探測遠期規劃的報告,可見探月項目在美航天計劃中的獨特地位。

其次,提前佈局,為在國際層面爭取太空合作主動地位造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原定召開的會議被迫推遲,美方選擇在此時發佈行政令,可藉機就探月等太空資源利用問題與夥伴國展開預先協調與磋商,在推銷兜售自身方案的同時,營造於己有利的會前輿論環境。

最後,確保太空優勢地位。與美國相比,俄羅斯也制訂了本國的探月具體計劃,這迫使美方加快太空探索腳步,搶佔技術和資源先機,為最終實現太空霸權奠定基礎。

應當看到,美試圖在太空資源開發與利用領域搞“小圈子”是不爭的事實,充分印證了美“以合作之名、行霸權之實”的行為本質,這無疑將加重國家間的猜忌與對立,國際社會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前景也將面臨更大不確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