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親自寫作,寫出真感受,真體驗

毕淑敏:亲自写作,写出真感受,真体验

01

亲自写作——好像是一句废话。但我的确经常这样对自己说。人是常常对自己说一些废话的。

人其实除了吃饭喝水这些非常生物的本能,是经常不亲自的。我们每天听到多少不亲自的言谈,看到多少不亲自的文字啊!

当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也是不亲自的。我们必须接受许多约定俗成的东西,我们还没有力量亲自。

四十不惑。

为什么就不惑了呢?不惑以后又是什么了呢?是所有的人到了这个年龄都齐刷刷地不惑了起来,像通常的大拨轰一样,还是有些人要至死地惑下去呢?

古人无解。

我以为不惑就是明晰了世间的法则,知道了如何顺应天地之变,这自然是极好的事情。所以没到四十岁的时候,我一反女人家怕老的常态,祈求这个聪慧的年轮早日到来。

但它真的来了,敲敲自己的脑筋,依然充满了疑惑。我伤心地想,真是不可救药了。也许我到了八十岁也惑呢。

但惑就一定不可存在吗?只要是亲自在惑,真真切切地、痛楚地感觉那疑惑,甚至连年轻时以为不惑的事情,也反过来惑起来,也是生命的一种形态吧!

因了这包绕我、壅塞我的疑惑,我便脱下医生的白衣,提起文学的墨笔。然而心里时时想逃遁的——医学对于女人,实在是太温暖太相宜了。

我抗拒着潜意识里的懦弱。中国战法素有破釜沉舟的光荣传统,我是绝不够格的。不但不敢砸了自己的饭碗,反而时时擦拭自己的小锅。

我在名片上至今端端地印着“内科主治医师”的头衔(其实离开了医院,已没了处方权),就是明证。

于是对自己说——亲自写作。写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真感受,对人生的真体验。一旦你写不出来了,就回去当你的医生吧!

02 写作是没有奥秘的,今天就谈谈写作的几点小秘密。

你为什么选择写作?人是一个需要理由的动物,一定要从自己的内心来明白为什么要写作。

一个写作的人,除了自己的声音外,再也没有其他东西了。人活着就是要使自己的幸福最大化。

这个问题,我似乎问了自己许多年。是啊,当你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要写作,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写作?

那么,一个真正从事写作的人,写作是不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人生的选择很多,对待幸福的认知也各有千秋。

我认为,把写作看做自己幸福的最大化,只能对爱好写作的人而言。

当夜静人寂的时候,唯有写作是自己孤独的灵魂自由翱翔的时候,如果真正步入这条路,孤独是必然的,没有人能帮助你。因为孤独而写作,写作是为了不孤独。

第二个问题是你把写作放在你生命中的什么位置上。这个顺序要搞清楚,如果搞不清顺序,会埋怨写作。地位、爱情、金钱都是文学的副产品。

自己定标准的时候,要定的适宜。人应该有梦想,也应该有理想,但无论是梦想还是理想,都不能距离现实太遥远。

我记得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等于痛苦。”

写作是出卖资源,自身必须有足够的丰厚的精神储备,否则,不可写作。

一个人的经历就是自己的资源和财富。写作的时候,要珍惜自己的资源,还要不断储备资源。如果单凭华丽的文字,永远也写不出值得耐读的好文章。

记住,不能重复别人,也不能重复自己。

要想有丰富的资源,必须阅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山川、海洋、历史、人性,阅读人间无字的大书,才能见多识广。

不断地视察你周围的事物,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丰富完美,永远充满激情。让资源持续性发展。

写作要知道自己的强势和劣势,要忘记自己的不完善,下笔的时候要找到自己的强点。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用自己的优势来阐述它。

不要跟风,不趋炎附势。作品是人格的体现,用自己最舒服的语言来表述自己最想说的话。结构是钢筋,语言是砖瓦,一砖一瓦都要摆放的恰到好处。

要献身一个事业。人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最好的作品是作家最光彩的人格体现。

写作也是自己选择的生命燃烧的一种方式,作家唯一拥有的是自己的生命,这个生命来自于大自然,最后回归大自然。

03

每当听到人们说起如果不懂得潜规则,写作就几乎没有可能被刊发或是得奖的时候,我总是会说,不,并不总是那样的。

我可以站出来言之凿凿地作证,一个女作者,不必“潜”和“被潜”,依然能够沉稳地写作并安然地坚守。

我的处女作中篇小说《昆仑殇》在1987年“昆仑”杂志第4期发表之后,“小说选刊”1987年9 月号最先给予转载。

这对一个普通的业余作者来说,是巨大的鼓励和鞭策。那时,我在北京的一家工厂当医生,写作对于我来讲,尊崇而高渺。

我至今深切感谢最初发表和选编我小说的编辑——“昆仑”编辑部的海波先生和“小说选刊”的李国文老师。

不仅仅因为他们编发了我的小说,给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业余作者,那样厚重的重视和鼓励,而且还由于这个过程中毫无瑕疵的洁净和纯粹。

那时,我在整个文艺界举目无亲,不认识任何人,也不熟悉任何一家刊物的任何编辑。

单纯地抱着对西藏阿里那片土地的不舍情怀,在医院值班室的日光灯下,开始落笔素纸,一鼓作气地:

写下我对那块覆盖着白雪和冰川的国土的热爱,写下我对牺牲在那里的年轻战友的祭奠,写下对那个铁血年代的困惑和反思。

《昆仑殇》后来得了当年的文学奖,直到今年各种版本还一再收录和单册出版。并发行到了台湾,我爱人开玩笑说,你这个当年的“共军”,文章已在海岛登陆。

从那时出发,20多年过去了。在一年等于几十年的巨变时代里,这段光阴,足以沧海桑田。

每当我听到人们说起如果不懂得潜规则,写作就几乎没有可能被刊发或是得奖的时候,我总是会说,不,并不总是那样的。

起码以我的亲身经历,可以证明这并不确切。不管怎样抹黑这个行当,至少我可以站出来言之凿凿地作证,

一个女作者,不必趋炎附势,不必迎合潮流,不必卑躬屈膝,不必委曲求全,不必“潜”和“被潜”,依然能够沉稳地写作并安然地坚守。

当我知道若想发表文章或是得奖,需要怎样的曲折时,除了惊愕,还饱含庆幸。庆幸在我初学写作的年代,还有那样诚挚负责的编辑,还有那样温暖公平的选刊。

如果让我当初就猝不及防地见诸重重晦暗,对那时的我来说,文学之路的打击很可能是致命的。

我会错愕之后拂袖而去,绝无勇气坚持下来。这既源于我自恃有医术在身不屑求人的孤傲,也是一种精神洁癖的追索。

最初的鼓励是何等的重要!最初的清爽无比珍贵!它让我奠定了对写作这一行始终如一的敬畏和仰视,它让我在饱经沧桑之后,依然相信正直和慈悲的力量遇挫弥坚。

期待着这样的传统,可以借着选刊这个平台发扬光大。期待着如海波和李国文先生这样的好编辑好老师的好品行,如同珍稀的物种,受到保护和尊重,在新时代的文学土壤中,枝繁叶茂。

今年春节,我在尼泊尔和不丹度过。加德满都的巴格马蒂河,是恒河的主要支流之一,被称为“圣河”,是当地最大的露天火葬场。

印度教教徒,死后在这里焚尸,并将骨灰抛撒入水。到达河边的时候,正是夕阳西下暮色四合时分,烈焰沸腾触目惊心。

在中国,死亡以黑色和白色为翅,驮载天人永隔的惨痛,而在尼泊尔,这一时刻是由橘色的鲜花、镶着褐边的火焰和金黄的柴垛组成。

梵音缭绕中,尸身先在圣水中荡涤,洗去尘世灰埃,然后点燃柴堆,火苗渐升,在某一瞬间爆裂成一丛丛怒放的火舌,腾空起舞,光照四方……

大约四五个小时后,能燃烧的东西都化为无言的灰烬,人们把它撒入乌黑的河水。说河水乌黑,不仅是融入了炭灰,主要是天色墨透,万物失了色彩和形状。

我注视着这个过程,以为自己会受到强烈撞击和震荡,可是,没有,稍微有点遗憾。

突然间想到了写作,顷刻做出了一个决定。我热爱这个工作,在众人的帮助下,庆幸自己曾有如此洁净的开端。希望能有始有终,保持这支笔的纯洁,直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

故此,我绝不为金钱和名利而写作,不再主动参加任何一种文学评奖,死后不开追悼会,不惊扰任何朋友,只需三两亲人陪伴,悄然遁去。

我当过医生,看到过死亡。如今又看到死后的情形,在我面前如此栩栩如生地展示,庆幸啊。

04

文学是没有秘密的。但是有规律,万物皆有规律。规律是什么?规律就是理由,文学要透支写作者的生命,耗费大把大把的时间,倾注自己的全部精力。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作,茫茫人海,大千世界,“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所谓的秘密就是文学创作有规律可循。到底有哪些规律呢?

第一条规律:创作的理由。心理学上讲“人是需要理由的动物”,没有为什么。当你决定写作的时候,应当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写作?

我当初写作是因为在西藏阿里当兵时,在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目睹诸多的生死离别,为了真实记录这个一个个真实的瞬间而拿起了手的笔。

写作如果不能触及到灵魂,触及到生命的本质,如果没有社会责任和担当,如此清苦寂寞之路之路很难长久走下去。

今天的文学,已经走到了老的手艺人的状况,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在文学的道路上走的人,大都是因为喜欢热爱而已,所以依然是那样的坚定和执着。

第二条规律:资源。写作是出卖资源的行当,每个人的资源都是独一无二的的。

我的资源,西藏阿里当兵、学医、上心理学、读鲁迅文学院,环游世界、去北极等等这些都是我的资源。

关于资源的积累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阅读。读书开阔视野,也培养语境。几十年来,我做到了坚持日日读书,从不间断,这就是积累,

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新鲜的部分,读书越多,阅读速度越快,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变化,

为了方便阅读,一直想在国家图书馆周围买套房子,由于房价问题,未能如愿,在先生的支持下,倾全家之财力,最终在首都图书馆旁边安下了家,充分享受了优质的社会资源。

搬家时,80个纸箱子,书10吨,一开始搬运师傅没太在乎我这些纸箱子,搬运过程中他们才体会到了这些纸箱子是那样的沉。

爱写作的女人,后院一定要稳,后院稳了,丈夫支持你写作,才能把心静下来,写出好的作品。

资源要可持续发展,写作者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处处皆学问,发现生活中的美,写出吸引人、打动人的好作品。

第三个规律:强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点,强点就是优点,长处,最有力的一部分。

写作就是把自己的强点,长处发挥到极致。我们常常容易犯的错误是把力量用在修补字自己的弱点上,

而我们的弱点即便补得再好,也只能是持平,所以,一定要找出自己的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走得远,走的更好。

对于弱点部分,当然要去补,破的不像样当然不行。当然差不多就行,或者避开它。人都有碰撞不得的心结,对于解不开的心结怎么办?

一位德高望重的心理学家说:“我知道我的心结在哪里,我绕开它。”绕开不是回避,而是为了实现目标作出取舍。

第四个规律:读人间这部大书。不仅要和喜欢自己的人打交道,也要和不喜欢自己的人打交道。

与不喜欢自己的人打交道比喜欢自己的人打交道收获一点也不小,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喜欢你,才能给你最尖锐、最深刻、最到位的批评。

既要读有字书,更要读无字书,抱着学习的态度,把姿态放下,把心态放平,观察社会,进行理性思考。

第五个规律:选对题材。其一、不要跟风。其二、不要追求过于惊险的东西。其三、不要媚俗。写作者要有自己的思想,即便做不到有傲骨,起码要做到不能骨质疏松。

那么我们应该写什么呢?如果说写作有诀窍的话,就是写你最熟悉的东西,越是朴素的东西,往往能提炼出闪光的亮点来。

第六个规律:确立自己的写作风格。写作之初就确立自己的风格,可事半功倍,你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就写什么。

坚持自己的风格很不易,因为各种风格的文字太多了,比较容易眼花缭乱,对自己提出要求和随波逐流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要用定力确定自己的写作风格。

第七个规律:确定语言风格。落笔时就要有一个基本的方向。然后通过一以贯之的努力,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我非常欣赏著名诗人作家周涛的语言风格,她说,五千个汉字是我的兵马,我驱动着五千个汉字在文学的田野里驰骋。

第八个规律:结构。文章的结构就想人体一样,体态匀称,坚定有力,胸有成竹,这才是一个健康的人,有魅力的人。骨架很重要,小文章要注意,大文章更要注意。

第九条规律:听取意见。写作者要善于听取各种意见,哪怕是恶意的,也要从正面去理解。写作者很虚弱,我的体会是刚写完一部大部头的作品时,有一种大病初愈的感觉。

第十条规律:修改。鲁迅说,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一篇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将可有可无的字删去,文章就会精彩很多。

改的时候,不要“畏上”,不管对方是评论家,还是名家,将他所有的光环去掉,只看意见部分,去辨析自己的文章。

文学作品要给人温暖。负面的东西,可以挖掘出美好的东西。

写作没有什么可神秘的,无非就是多读、多思考,多写而已。佳作不是刻意写出来的,是作者和时代、社会人生碰撞出来的。

05

文坛近几年很时兴把作家分类归派,一会儿把你划为新体验的代表,一会儿又说你是新古典主义,我觉得分派别是评论家的事,对于作家来讲,观察他的作品是纵的,与别人的作品比较是横的。

有人说我是历史现实主义,科幻现实主义,归于哪个主义对我而言没有指导意义,我只想通过作品来表达我对世界的看法。若非得把文学分成版块,我想我是现实主义。

文学有一个永久的价值,每个人对时代的感受都是切肤的,不能用流派来约束它。我可能最近的写作会局限在现实主义流派的范畴中,

也可能会有小的技术改进,因为现实主义也是不断发展的,例如魔幻现实主义。我也不排除可能在某时写些具象意味的小说,写作是流动的过程,作家不可能一成不变。

每个作家写作时,她作品中倾诉的都是对生命的感悟,善于自我剖析的人让她写社会生活恐怕也是强人所难。

读者爱看各种各样的作品,而作者只能有一种风格,没有高下优劣,只是百花齐放,把自己擅长的题材发挥到极致。

我觉得作为个人可以偏爱某一作家或某部作品,但人的年龄在变,喜好在变,每个作家都是把自己最精华的情感以最好的最多样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

我个人写作的风格与我的经历有关,16岁时当兵去西藏,从大城市里一下来到阿里的旷野之中,当时的感受可谓悲壮,这份悲壮猝不及防地给了我一种宇宙观。

独特的西藏生活经历和后来当医生的经历影响了我日后的写作风格。

《预约死亡》里面有大量虚构的成分,但它也大有迫近死亡的真实。创作这个题材在我而言非常必然,因为我当了20多年的医生,我内心强烈地感觉到其实人们对于死亡除了恐惧还有好奇。

中国人只看重生命的尊严而不关注死亡的尊严,事实上在其他很多国家,这种关注已提高到很重要的地位。写这部作品就是想告诉身边的人们,在中国,死亡的尊严是个盲点。

我在写长篇,慢慢地写,慢功出细活。另外又打算写几部迫近现实的中篇,一是现实不断在变,再一是话鬼容易话人难。社会在飞速发展,作为当代作家理当关注自己的时代。

像写昆仑山可以任意发挥,而反映现实生活则较困难,深入生活、住招待所没有经费。特别是商海,白领阶层这一新开辟的领域,读者很希望看到有关这方面的作品,可作者搜集这方面的素材太困难。

以前我写过有关女经纪人的题材,我花整段时间去听课,但我没法体验大输大赢的滋味,因此我只有把它写成散文。新兴的阶层需要反映,老写昆仑会写到尽头,作家应跟进时代。

06

2003年“非典”时期,我受中国作家协会派遣,参加特别采访组,赶赴“非典”第一线。

当时我的母亲身患肝癌晚期,我奉命出征,心想这一去很可能和老母亲生离死别。但母亲支持我去,给了我很大的力量。

我开始昼夜走访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生护士,包括外交部、国家气象局、军事医学科学院还有很多卫生防疫部门,也包括从非典中恢复过来的病人。

这一切所见所闻,结合自己的经历,酝酿沉淀了8年,凝聚成201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花冠病毒》。

此次疫情暴发,现锁定在人类贪吃野生动物,病源和“非典”基本相同。这说明如果此恶习不改,以后还有可能会暴发新的瘟疫。说实话,病毒远远比人类更为古老。

病毒肆虐,它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异?为何从原来的状态奔逸而出,疯狂地侵袭损害人类?我们如何与大自然的各种生物和平共处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

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深思考。不然的话,灾难骤起时,我们不知道它从何而来。灾难离开时,我们也不清楚它因何而去。

我们更不知道的是——下一次它会不会再来?人类生活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中。

这几天也有朋友不断问我为何在8年前就有此情节设置?事实上,我希望它永远不重现。

但如果产生灾难的土壤依然存在,人类和病毒必有一战,且很可能一战再战。我坚信这次瘟疫一定会过去,我们一定能胜利。不过,要痛定思痛,要亡羊补牢。

至于新的创作计划,暂时没有。我现在一直宅在家里,哪里也没去。

人类对于突发的不安全事件,本能地很警觉。过去受条件所限,某部落发现入侵者、山火、灾变等,只是在小范围之内传播。

现在网络化时代,信息量非常大,真假莫辨。对于新冠疫情这类突发事件,任何消息都会引发人们高度关注,人们纷纷在获得的第一时间推送。

我认为,人要学会对信息加以梳理甄别,不可接受来源不明的过多信息。信息如同饭菜,要适度,要有营养的,第一要素是真实。

而不能像填鸭,塞进过少就被动接受多少。当你没有办法完全识别时,杜绝这些信息。

我能理解,当一个人看到自家所在小区被封闭,不断听到救护车响,看到有人被拉走有人被隔离,会感到很紧张。

但理智可以指挥情绪,它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防御措施。理性告诉你,封闭小区是目前采取的正确措施,它并非小题大做,居住在这里的人应该镇定接受这个变化,情绪就会渐渐安定下来。

保持镇定,不要风声鹤唳、不要惊恐万分。这样,你就会比较坦然,渡过难关。

大疫时期,面对突发情况,不要怨天尤人,不沉湎于焦虑。大家理智上都很清楚,发生了传染病就要隔离。

请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面无惧色地接受这一切。把居家隔离当成对国家所做的贡献、对抗疫所做的支持,也对自己避免交叉感染有好处。

一个人生不生病,和环境有关,但并不是绝对相关。同样环境下,有人生病有人就不生病。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你天天在人群里泡着,就不生病吗?以前,不是有人大喊都市工作生活节奏太快了让自己生病吗?目前情形,我觉得应该坦然接受变化,适应不同的节奏和外界的影响。

如果街上刮风,你心里就下雨;外面寒冷,你的情绪就掉到零度……这是不成熟的表现。

现在网络发达,你可以和朋友在网上沟通和交流。你可以读书,电子书、纸书都可以。思考人生的规划、学习充电相关业务,都可行,并且有意义。

有些人,习惯了天天在外面喝酒吃饭、跟人聊天,觉得自己处于重重人海之中,才有一定的存在感。

当他孤独一人时,就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和自己相处。这正是他自身心理健康的欠缺之处。

在我看来,人要具备在各种境况下,保持内心沉稳的能力。当然这并不是说,若你天天在外面跑,就不能思考;若你天天在家待着,你就能思考了。

做一个会思考的人吧,无论外界环境怎样千变万化,你都能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没有,就请开发锻炼。

对于宅在家里办公的职场人士来说,你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是否热爱你的工作?你和同事是否有良好的关系?你珍惜你的工作机会吗?你赋予你所肩负的工作何种意义?你的工作是否你人生存在的价值体现?

如果这些概念搞清楚了,那么无论在哪里办公,都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和一个集体在一起,只不过集合的方式有变化,目标仍在那里呼唤。

不用把外界的变化看得举足轻重,好像外界改变了,你的举手投足都不知如何是好了。总之,无论外界怎样变化,我们要有内心的信仰和追求。

新冠病毒疫情之下,读读历史、人物传记、旅游地理这三方面的书籍比较好。读历史,让你生出时间上的纵深感。

看一些你所敬佩的历史杰出人物的传记,会从别人的人生里,看到即使是伟人,也绝非一帆风顺,也遭到过很多挫败与苦难。

学习一下他们在那种时刻,怎样坚持过来。或许也可能让你增强应对疫情的信心。

另外,宅在家里,毕竟所接触的多是单调重复的家务琐事,挺磨人的。

读读旅游地理方面的画册和书籍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可以帮助你开阔视野,拓展空间纵深感。对于涵养心性、调适枯燥单调的生活,或许有辅助作用。

07

旅行的基本策略,如同读书,只要开卷,必定有益。

你喜欢自然景观,就去看壮丽的江河湖海,山岳丛林;你喜欢人文景观,就去看震撼的宫阙城堡,废墟遗址。

你若是都喜欢,就可以在有条件的时候,不急不缓地都去看看。多看,才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生活本身是很美好的,尽管当中有忧伤、低谷和让我们悲痛的时刻,但是,生命本身是有那种蓬勃向上的力量的。

人的一生,心灵会蒙灰,这并不可怕,但你要找到灵魂的清泉,大海的涛花迸溅,风雨的吹拂鞭打,鸟儿的欢鸣和鲜花的怒放,都是藏在清泉中的老师,大自然有自成体系的优美,等待你的身心与之共振。

我也是从这个观点出发,看看天,看看地,看看花花草草,就会有不一样的欣喜,当你慢慢发现大自然那些美好的东西,人生就会渐渐变得有趣丰富起来。

排解负能量最好的办法是运动、读书,与知心朋友聊天,但运动还要找场地、看时间、弄不好还会受伤,因此我常用打扫卫生、清理房间来替代做运动,集中“断舍离”一次。

所以,如果你什么时候来我家作客,看到四处清爽整齐,那通常表示我正处于情绪低落、一蹶不振的时期。

我每天都会读书,有时会旅行,更多的是写作,写不出来的时候,就做家务、买菜,做寻常女人要做的事。

我觉得一个女子把自己的衣食住行照料好,而且将自己的能力贡献给家人,还尽可能为社会做一些事情,会让我的生活挺充实。

作为女性来说,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是挺难的,但工作和家庭不可能总是在一个频率上保持着那种紧绷的劲儿,所以我可以来回地调换呀。

要是这阵子家里的事要紧的多,就把工作放一放,先处理家里的事。

等缓过来,我就跟家里的各位说,你们最近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请都好自为之吧,我得努力干工作了。我就是用这种方法把这么多年的各种事情都大体平衡下来的。

坦白说,说走就走的旅行只存在很少数的情况下,特别是出国旅行,你不可能说走就走,起码得办护照签证、订机票等。

像之前去非洲,我就提前注射了预防黄热病的疫苗、口服了预防霍乱的丸剂,随身还备着治疗恶性疟疾的青蒿素等诸多药品,以及各种驱蚊剂……

总而言之,旅行,我不希望打无准备之仗,只有准备得比较充分时,才可以在旅途中学习更多的东西,从而拥有更多感受这世界的能力。

旅行有层次的不同,有点儿像我们到海边,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那种所谓“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基本上都是对旅行的敷衍了事和不求甚解。

年轻人想成为作家或是有写作梦想,我觉得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对“90后”和“00后”的写作者充满期待,希望他们能够

多思索、多沉淀,敬畏写作这个职业,不要为了金钱、为了出名、为了炫耀而写作,应该真诚地有感而发,愿意和更多人碰撞思想的火花,用心写,写出好的作品来。

还有,不要问结果,立志耕耘吧。

有所思,有所想,就记录下来,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与人分享的写作途径,我觉得形势大好,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互联网也为我的写作带来很多变化,一个人埋头写作,不知道读者在哪里,也看不到他们,但是互联网让我和千千万万读者有了血肉相连的联系,更加激励一个孤独写作人的勇气和坚定。

张中行先生有一句话,大意是,每日无论多么忙,都要找古今大著读之,至少数页,毋间断。我重读次数最多的是《鲁迅全集》。

当时我在西藏当兵,可以读的书非常少,《鲁迅全集》是配发部队的,可以反复阅读。他学过医,你可以看到他的作品冷峻深刻的风格,如同人性的解剖刀,我很喜欢。

我已经去过80个国家和地区了,算来已经走遍了全球的七大洲四大洋,不过,走过的地方越多,就发现自己所知更少。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事情,它们就像人的左右两只脚,轮番迈进,我们才可以慢慢向前。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对写作者来说,也是一种职业的要求。

我的确心心念我的小说,我的小说创作并没有停止。人们看到一个作家正在写小说或者发表小说,以为这就是小说创作的开始或者结束,

但实际上,作家真正的一部源自心底的小说,其实无时无刻不在酝酿当中,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部小说也是在不断积累当中,当然总是要诉诸文字,只不过按照我的生命历程做了一些调整。

我六十多岁了,像南极、北极这样比较遥远的地方,如果到七十多岁再去,就太艰难了,也容易给别人带来麻烦,所以趁现在手脚灵便就先去旅游。

当然,好风景是看不完的,哪一天因为某种原因跑不动了,我就安然停下脚步,做其他力所能及之事。我会继续创作小说,这是我最美好的梦想。

旅行与写作对我而言,都是很有意思的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