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以疫情防控为鲜活教材 打好思政教育“组合拳”

“疫情面前,一罩难求,那么,我们迫切需求的口罩是如何焊接的?”“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火速建成,离不开焊接工人风雨无阻的默默付出,但是在雨天环境下施焊会出现什么焊接问题?”“不锈钢是如何焊接成口罩的?”

这是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张体明在《材料焊接科学基础(2)》学习平台上建立的“焊接+抗疫”学习模块,把当前热点问题和专业知识紧密结合,不仅激发和提升了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兴趣,更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去夺取“战疫”的胜利。

将时事热点与思政元素融入线上教学,只是南昌航空大学“疫情思政大课堂”深度思考和探索的一个小小侧面。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学校用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战疫情的伟大实践,将思政小课堂融入最生动、最现实、最深刻的社会大课堂,引领学生增强使命担当,与新时代同频共振,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全员参与,因时因势优化育人手段

“模范标准千万条,永久奋斗第一条。”“什么是天使,天使就是插上了无形的责任翅膀的凡人,什么是英雄,真正的英雄也是平凡的人,在危难时刻尽到了不平凡责任的普通人。”近日,在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联合人民网共同推出的“同上一堂战疫课江西专场”的课堂上,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郭杰忠金句不断,在学校两万余师生中引起热议。

这不是郭杰忠第一次就疫情与同学们进行的沟通交流,早在3月10日,一场“在战‘疫’中成长——书记面对面”活动,悄然走上云端,郭杰忠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化身“青春引路人”,上线聆听160余名知行实践班同学们的心理困惑。同日,校长罗胜联登陆了腾讯线上会议室,与学校140余名各级研究生干部以及各学院辅导员,围绕“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直播课的学习内容,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在磨难中奋进,在战‘疫’中成长”的线上讨论会。作为环境领域的专家学者,罗胜联还结合自己的专业,为同学们上了一堂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线上思政课。

“抗疫工作,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场大课。”郭杰忠在多个场合都这样强调。为了让防疫工作成为最深刻、最有效的思政教育素材,校院两级领导带头,积极走上云端,走近一线,与全校655个班级、两万余名师生共同进行“在战疫中成长”主题班会,展开团队交流,录制思政课程,全方位地挖掘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蕴含的家国情怀、理想信念、责任担当、生命教育、英雄模范等育人元素,将此次疫情防控这场特殊的战斗升华转化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和一堂特殊的“思政课”。

全面发力,同心同向突显育人合力

“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我们想办法录制了‘封城与人权’‘在疫情中坚定价值观自信’ ‘重大疫情应对中如何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权’‘全球战疫离不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民群众汇聚抗疫力量’等战疫思政课微视频,供学生在线学习。”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卢艳兰说。疫情期间,学校课程全部转至线上。其中的思政课程,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采用“慕课学习+录播+主题讨论”多渠道并行的模式,并结合当下的“战疫”主题,打造了一个立体鲜活的线上思政课堂。

其实早在线上教学开展之初,学校党委会就讨论通过了《南昌航空大学关于开展“战疫思政课”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在全校范围内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充分运用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鲜活的思政育人素材,打造“战疫思政立体课堂”,达到坚定全校师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的目标。

此外,各学院专业课教师充分挖掘课程中可与“战疫”思政元素相结合的点,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打造课程思政线上优质课程,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思政元素融入线上教学的系列做法切实提升了学生在缺乏教师监督管理情况下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转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显著提高了在线教学效果;同时还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坚定了利用专业知识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和“战疫”必胜的信心。

课堂外,学工部(处)、研工部等部门将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与战疫防控教育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增强 “四个自信”。 “多管齐下,有效促进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从课堂效果来说,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莉说。

全员行动,群防群控彰显育人实效

今年的除夕夜,南昌航空大学2017级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周煜同往年一样,和爸妈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当他看到唯一没有彩排过的节目《爱是桥梁》时,他坐不住了。“面对疫情,我能做什么?”“怎样才能帮到一线的医护人员?”“现在最紧缺的是什么?”一个又一个念头在脑海里闪过,周煜立即打开电脑,搭建“昌航武汉物资支援募集群”QQ群。通过网络传播发酵,在48小时内,跨越十几个城市,290人加入,共募集到资金1万多元,购买了当时医护人员最为紧缺的N95口罩,并于大年初一当日,火速运往了疫情前线。第二天,周煜又以“昌航学子及社会青年志愿者”的名义,将余下的2123.31元善款捐往了武汉市慈善总会。

在疫情防控的吃紧阶段,在学校的引导下,全体师生积极抗“疫”,在做到教学“不断线”、学习“不掉线”之外,许多同学主动投身抗“疫”一线,成为了各项防控举措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执行者。

周煜同学的善举并非个例,学校材料、环化、文法等17个学院的学子通过朋友圈、微信群、QQ群等多种线上渠道共募集善款12.61万余元,并定点向一线医院捐赠了口罩等防控物资。由于没有买到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经管学院沈婷薇、杨昙月两位同学向武汉协和医院捐赠了3台医用空气消毒机;文法学院维吾尔族同学迪拉热了解到社区正在招募志愿者后主动报名,变身为一名帮助大家购买生活物资的“采购员”。

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同学们更是纷纷自发、志愿到所居住的社区(村)报到,科学有序地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据统计,学校已有15482名学子纷纷响应党的号召,表达了志愿到社区(村)防疫战线献出一己之力的意愿,并有470名学子奋战在全民防控的第一线,他们的身影遍布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89个地市,积极投身到人员排查、应急值守、疫情宣传、防疫物资登记采购发放等防控工作中去,彰显了昌航青年学子担当有为的好风貌,赢得了广泛赞誉。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