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進攻縣域腫瘤市場,又有新武器

阿斯利康進攻縣域腫瘤市場,又有新武器

來源:藥脈通


近日,阿斯利康通過媒體正式宣佈進軍縣級腫瘤市場,成立了縣腫瘤團隊,來推廣其所有的腫瘤產品,既包括已經被帶量採購的治療肺癌的吉非替尼(易瑞沙),也包括其他腫瘤藥物,甚至包括新上市的PD—1(英飛凡)。

趣學術獲悉,阿斯利康縣域腫瘤市場的隊伍擴充非常迅速,某醫藥大省設立了5個大區經理,一個大區經理配40多個人,起碼200多個人隊伍開始啟動市場。


但在阿斯利康的縣域行動中,人或許並非最關鍵因素。

藥脈通副總王鵬表示,分級診療等醫改推進下,基層市場尤其是縣域市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但用傳統的學術推廣方法,成本和收益平衡一直是一個挑戰。在外企,傳統的崗位計算方法是,基本上一個季度要有五六十萬左右才能養一個人,而由於市場分散、患者不信任等原因,縣域市場開發很難達標。傳統推廣套路難以支付縣域的高昂的人力成本,市場需要新路徑。


憑藉全國各地開建的霧化室,阿斯利康的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氣霧劑)迅速攻克全國各級包括基層市場,2019年,該產品年銷售超過11.9億美金,摺合人民幣83.83億元。這次,阿斯利康將玩什麼新招數?


據藥脈通了解,阿斯利康此次對縣域腫瘤市場發起總攻,玩的並不是傳統的僅提供學術支持的套路,而是基於縣域醫共體需求,推出了智惠醫共體項目方案,助力縣域醫共體建設。2020就打算在200個縣開展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篩查,同時開展精準的診斷服務,並打造縣域患者全程化管理的模式。

此外,藥脈通一直傳遞的一個觀點是,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中國民族醫藥工業要追趕跨國醫藥巨頭,要積極並善於藉助互聯網工具作為信息傳遞工具(具體可閱讀:國家醫保局都有新招了,你還在只用輝瑞的會、默沙東的嘴?!)


但,作為傳統工業巨頭,阿斯利康中國在擁抱新技術和新工具方面展現了超出尋常的熱情。公開資料顯示,智能醫療、5G、大數據、物聯網等等新技術將成為阿斯利康進攻縣域的新武器。


藉助新武器的阿斯利康,會在縣域腫瘤市場創造新的銷售奇蹟嗎?

縣域共同體,患者流的第一大入口

為推進分級診療,縣域醫共體已經成為國家力推的重點。

2017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32號),明確要在縣域組建醫療共同體。兩年後,國家衛健委通報全國已組建300餘個縣域醫療共同體。

2019年5月,國家衛健委下發《關於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出,在試點基礎上,2020年年底前要在500個縣建立緊密型的醫聯體,並且力爭到2020年底,縣域就診率達到90%,縣域內基層就診率達到65%左右。

2019年9月,最終名單公佈時,山西、浙江兩省成為試點省份,567個縣(區、市)成為試點縣,不僅僅是縣試點,還包括區、市,像北京市的西城區、石景山區、通州區和懷柔區成為試點。

2019年11月,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關於進一步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通知》下發,緊密型縣域醫療共同體也成三明市的推廣經驗之一。文件指出:三明市在每個縣(市)組建緊密型縣域醫療共同體,醫保基金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按人頭對醫共體總額付費,實行總額包乾、結餘留用。採取有效措施激勵基層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強化慢性病管理,引導上級醫院主動幫扶家庭醫生和鄉村醫生等提高服務水平。

王鵬表示,在縣域就診率達到90%目標下,縣域醫療機構將成為患者第一大流量入口。這讓縣域對大醫院、藥企的吸引力倍增。

縣域,解決現在大醫院最渴求的流量和患者流


2020年3月,國家醫保局下發通知,明確將符合要求的互聯網醫療機構為參保人提供的常見病、慢性病線上複診服務,各地可依規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放開了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端口。

另一方面,在疫情之下,大醫院尤其是很多大三甲醫院,如湘雅醫院、四川華西等都開始主動積極擁抱互聯網,建立互聯網醫院。

政策放開、大醫院主動,互聯網+醫療獲得空前關注。

藥脈通CEO張瑞表示,目前,各三甲醫院孤島似地搭建了互聯網診療平臺,但怎麼引流,怎麼吸引患者,目前缺乏成功的樣板。但如果跟國家既往醫療體系結合起來,跟分級診療打通,是可以解決流量和患者來源問題的。因為專家雖然下不去,但是通過在線化和互聯網化,信息可以下得去。分級診療前端社區衛生院、衛生室、診所醫生等,可以成為患者接觸、管理、引流的一個窗口。所以,公立醫療機構會積極推動數字化的醫聯體、醫共體,加強等級醫院和基層醫療體系的聯動。

顯然,即使目前縣域醫療診療水平難以短時間提高,但是,如果三甲醫院的互聯網醫院能跟基層醫院結合起來,後者成為大三甲患者接觸、管理、引流的窗口,也可以承接患者的後續複診和康復管理。由此,縣域共同體意義開始凸顯。

而國家衛健委在推進縣域共同體建設的通知也指出:充分發揮城市三級公立醫院的作用,與醫共體牽頭機構組建多種形式的醫聯體。

“藥企如果能在此過程中找到成功切入方式,搭建成功上下聯動平臺,無疑將獲得巨大成功。”王鵬表示。

趣學術獲悉,阿斯利康搭建了智惠醫共體項目,從賦能、鏈接、分享、助力縣域醫共體建設,此外,其糖尿病業務負責人也於近期被任命為互聯網醫院戰略項目的負責人,顯然阿斯利康已經在這兩方面動起來了。但,遺憾的是,關於這兩個項目,目前公開資料並無太多信息流出,尚無從窺見其操作細節。

進攻縣域,阿斯利康還有新武器

既往條件下,縣域診療檢查診斷和診療水平極大限制了診療規模,進而影響了縣域醫療市場的發展和擴大,但互聯網條件下,智能醫療、5G、VR等新技術的發展正有望突破這一瓶頸。

2019年9月,阿斯利康連續第四年亮相“2019年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以下簡稱“物博會”),藉助VR、情景模擬等方式,用沉浸式、互動性體驗,向公眾展示其依託物聯網、大數據、5G、AI等技術賦能智慧醫療的成果,聚集“早癌篩查”、“從醫院到家庭”、“醫共體”等領域的探索。

據媒體報道,在博覽會上,阿斯利康還展示了一臺移動肺癌篩查車。全車覆蓋5G網絡,並配備了低劑量螺旋CT、智能AI讀片機、遠程醫療系統、影像雲系統等設備,可完成胸部病變檢查,實現專家遠程讀片,並根據檢查報告得出治療意見,為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分別提供針對性幫助。未來,移動篩查車將主要面向醫療資源匱乏地區,為他們提高肺癌篩查普及率,打造可移動肺癌篩查服務站,形成基層肺癌防治便捷模式。

此外,2018年亮相物博會的消化道腫瘤防治中心也藉助最新的5G技術,面向醫療機構構建消化疾病信息化智能診療平臺,實現胃功能三項血檢智能設備實時傳輸,並通過開展內鏡培訓學院等方式,助力消化內鏡手術直播、基層醫院查房、消化內鏡質控等遠程醫療的普及。

憑藉霧化室項目,阿斯利康普米克令舒年銷售超過80億人民幣,並順利開發基層市場,現在,憑藉物聯網、智能醫療和一系列創新,阿斯利康縣域腫瘤市場能創造新的市場奇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