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语鹤唳华亭的由来,浅谈西晋文学家陆机

最近,由罗晋、李一桐等主演的古装剧《鹤唳华亭》正在热播中,被誉为一部尽显国风之美的佳作,但剧情却虐人至深。与这部电视剧同名的成语“鹤唳华亭”作为我国汉语上的一个经典词语,你知道它背后的历史典故吗?

它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梅》:“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馋,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从成语鹤唳华亭的由来,浅谈西晋文学家陆机

“鹤唳华亭”表意为思念、怀旧之意,实则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意。华亭是陆机生前最喜欢的一处景致,陆机这句话饱含了对步入仕途的后悔之意。

显赫身世

陆机出生于名门士族,祖父为夷陵之战火攻刘备的陆逊,父亲是孙吴大司马陆抗。孙吴时期,吴郡陆氏是南方顶级门阀士族之家,门阀是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陆机自幼熟读儒学经典、才华横溢,与弟弟陆云合称“二陆”。

公元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将军王浑率10万大军攻打东吴,晋军占领了东吴4州,43郡,俘获了吴军23万,东吴政权彻底宣告灭亡,三国鼎立的局面至此结束

东吴灭亡后,作为没落贵族,陆机带着弟弟陆云隐居家乡-华亭谷十多年,华亭位于今上海松江区。隐居的十年里,陆机闭门苦读,创作了千古文学名作《辩亡论》上、下两篇,让他在文学界声名鹊起。

北入洛阳

华亭隐居的日子虽好,可陆机始终怀揣仕途功名、光耀家族之志,于是他思量再三和弟弟陆云一起踏上了北入洛阳之途。路途遥远艰辛,陆机把对家乡依依不舍的心情写进了诗词里,“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道出了陆机思念亲人,以及对故乡的留恋之情。

从成语鹤唳华亭的由来,浅谈西晋文学家陆机

陆机画像

陆机和弟弟初到洛阳后,受到文坛大佬张华的赏识,很快陆氏兄弟的文采轰动了洛阳文人界。

《晋书.陆机传》中记载了张华对二陆的欣赏之情,“伐吴之役,利在二俊。”


陆机到洛阳之时,西晋晋惠帝虽然在位,但实权却已落在皇后贾南风手中,这个晋惠帝就是历史上分外出名的傻皇帝。

晋武帝司马炎生前对这个傻儿子一直不是很满意,甚至动了换立太子之心,但杨皇后反对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古人在嫡长子继承这个问题上,有时候甚至有偏执倾向,晋武帝只好遵从古训,不再提换太子一事。

三国时代,南北分立多年,南北士族之间隔阂颇深。西晋统一初期,南人有丧亲亡国之痛,而北人嘲南人为“亡国之余”恰是戳到了南人的痛处。晋武帝为了笼络南人,便下诏令“吴之旧望,随才擢叙

。”但这只是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而做的表面文章,南人在仕途上依然举步维艰。

陆机到洛阳后为了寻求立身之所,投靠到了杨骏门下,先是担任祭酒一职,后任太子洗马、中书著作隶秘书。但没多久,皇后贾南风发动政变,杀死了杨骏。此时的西晋皇族内部矛盾颇深,战争随时都会一触即发。


从成语鹤唳华亭的由来,浅谈西晋文学家陆机

八王之乱的牺牲品

陆机为了能早日完成重振门楣的重任,也只能随波逐流,辗转于各个政治集团之间。但他的仕途并不算得意,不知不觉中也卷进了王权争夺的斗争之中。当时,西晋文坛“金谷二十四友”都想巴结外戚贾谧,陆机作为文坛的佼佼者自然也在其中。后来贾谧等人被赵王司马伦诛杀,陆机参与诛杀贾谧有功,赐爵关中侯。

赵王司马伦篡位后,任陆机为中书郎。随后,司马颖与司马冏起兵攻打司马伦,司马伦兵败,陆机也因此被捕,差点被杀。结果,成都王司马颖出于惜才之意把陆机救了下来,劫后余生,陆机对司马颖感激涕零、忠心耿耿,决定效忠司马颖。

司马颖读书不多,能一步步成长起来,全靠手下得力心腹卢志。卢志和陆机早就结下了恩怨,陆机作为东吴贵族后裔,自小便带有一种贵族气,卢志很是看不惯他的自恃清高。

太安初,司马颖与司马颙起兵讨伐司马乂,司马颖命陆机为大统帅领兵二十万攻打司马乂,陆机兵败。司马颖听信孟玖、卢志的谗言决定杀陆机,蔡克等人拼命的为陆机求情,可求情的人越多,司马颖就愈发记恨陆机。

一代文豪陆机就这样被无辜处死了,临刑前长叹一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陆机这句话,明显对步入仕途有后悔之意,但是这条仕途之路一旦踏上了,哪有那么容易回头,等他再想起故乡华亭之时,却是人生终点之时,令人为之惋惜不止。


从成语鹤唳华亭的由来,浅谈西晋文学家陆机

战争图片

文学成就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替最为频繁的时期,政治动荡不安,很多文人也经历了国破家亡,于是开始注重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这些文人便把自己对黑暗社会的不满,通过作品宣泄出来。这一时期的文人开始追求词藻的华美与对偶的工整,陆机的作品最具代表性。

陆机尝试了乐府、古诗的各种题材和形式,他的诗歌比较注重艺术形式的追求,因此陆机的诗歌比前人的诗歌显得更为繁杂。《晋书.陆机传》:“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指出了陆机辞采繁杂的特点。陆机的诗歌虽遭到了后世的批判,但他的赋却备受世人所推崇,如《辩亡论》、《吊魏武帝文》等。

陆机不光文采了得,书法功底也是相当深厚,他的《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平复帖》是草书演变过程中的典型书作,刚劲质朴,令人赏心悦目。宋陈绎曾云:“士衡《平复帖》,章草奇古。”

陆机无论是文学方面还是书法上都颇具造诣,被誉为“太康之英”。葛洪称赞陆机的文章“犹如玄圃的积玉,没有什么不是夜晚发光的,五条河喷吐流波,源泉却一样。他的文辞弘达美丽典雅周全,英锐飘逸而出,也是一代的绝笔啊!”

从成语鹤唳华亭的由来,浅谈西晋文学家陆机

平复帖

结语

陆机出生于显赫的吴郡陆氏,正是由于对家世及父祖功臣的自豪,才使他有着比常人更强烈的功名欲望。他为了功名,依附权贵,本想建功立业,怎奈生不逢时,恰逢国家政治动荡最为频繁时期,不得不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纵观陆机的一生,虽有一生才华,但没有遇到合适的平台,最终成了政治牺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