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危機②高血糖與低血糖

我們已經知道,成人的人體大約有60兆細胞構成,無時無刻需要能量的供應,來滿足機體基本的生存需求。這些能量的供應雖然可以是來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任何一種,但最終在細胞中叫線粒體的場所轉換成熱量的物質,是葡萄糖。

健康危機②高血糖與低血糖
/
/
/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糖是人體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源,相比起以蛋白質和脂肪作為能量源,糖的轉化熱量釋放會更為直接、快速和清潔。

從人類的進化史上看,在非常長的時間裡,我們從食物中直接獲取糖的機會及數量是極其有限的,至少有地域、季節和來源種類的限制。以至於大腦根本沒來得及進化出對糖的攝入限制。甚至,由於大腦對糖的“獎勵機制”——例如在攝入糖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多巴胺和內啡肽,使人放鬆併產生愉悅感——糖成了名符其實的情緒安慰劑,糖果、含糖飲料、糕點、冰淇淋等甜食的受歡迎程度是最直接的證據。這就造成了當前很多不僅限於中國的地區,超重和肥胖產生的主要因素——大腦對糖的無上限接受,使得糖的攝入極容易過量。過量的糖類使得其它食物種類和攝入量受到限制,導致其它必需營養的嚴重不足,整體的營養平衡被打破。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生產力的改變,人類的體力活動強度不斷降低,熱量的需求大幅度減少,而同時大量攝入又不能即時利用的糖,就會被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形成超重或肥胖。

肥胖人群,是所有代謝類疾病的龐大後備軍。

糖類,無疑是大腦的第一誘惑。

因而,我們可以體驗到,攝入含糖的食物是一件非常輕鬆,甚至是非常享受的事情。但天然糖和人工糖的差距之大,常人難以想象。更甚是天然的食物中,糖的存在狀態、含量以及被攝入體內後,引起血糖上升的差別等知識,仍是大多數人難以想象的。正是這種難以想象的差別,促成了人類近代史上最大的健康傷害——代謝綜合徵。

健康危機②高血糖與低血糖
/
/
/

代謝綜合徵不是一個疾病,是一類疾病的總稱。因為由於錯誤的生活方式所引起,又叫生活方式病;因為在中國早期發病的人群主要集中在貴族階層,又叫富貴病;因為不具備傳染性質,在醫學上又叫非傳染性疾病;因為發病週期緩慢,又被稱作慢性病。如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痛風、各類炎症、類風溼、癌症等大名鼎鼎的病症,都可歸屬為代謝綜合徵。

糖與代謝綜合徵,有何關聯?

我們先了解一下自然界中糖的存在形式。在天然食物之中,通常有澱粉、單糖、果糖、葡萄糖等形式存在。可以形象化的理解,葡萄糖當成一顆糖,果糖是幾顆不同的糖,澱粉則是一大堆糖的聚合體。

回想一下,在還沒有發明燙斗的時代,當人們想讓衣服變得筆挺,常用的方式就用澱粉類漿浸泡,衣服的面料就可以筆挺平整。喜歡吃火鍋的人也可以發現,即便火鍋煮到沸騰,火鍋中的油在高溫下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但只要加入一些糖,油糖混合物很快就會變得粘鍋。這些現象原理是,澱粉可以使蛋白質硬化、使脂肪改變性質,這個現象在醫學上稱為“糖激化”。

脂肪是細胞膜構成的主要材料,細胞膜被破壞使得細胞更容易受到傷害而發生炎症;蛋白質是細胞質構成的主體材料,缺乏了保護的細胞會方便細菌和病毒的潛藏與繁衍,甚至危及細胞核,而細胞核裡面住著我們的DNA,也就是基因。基因不僅決定著細胞的結構和功能,也決定著細胞的修復、分裂、自毀或變異。

變異的細胞就是癌細胞。

不過,人體內的血糖值在處於正常水平時,這些令人擔心的破壞性行為在理論上會被人體的強大自愈能力即時修復,並不具備明顯的傷害。但問題是,現代血糖水平失衡的人群已經呈現出年輕化、爆炸式的增長勢態。

健康危機②高血糖與低血糖
/
/
/

英國科學家克里威在長期的研究和觀察中發現,只要精製的碳水化合物進入一個國家10至20年,心腦血管等疾病便如期而至。這個發現被稱為“克里威法則”,首先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被證實,目前的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也逐步顯現出來,發展的形勢相當嚴峻。

什麼是精製的碳水化合物呢?就是糖的常見存在形式。我們奉為主食的精白米、精白麵以及白米、白麵為原料的蛋糕、米粉、麵條、饅頭、包子等都是精製碳水化合物類的食物。

十年前,當我們在呼籲減少甚至是禁食精製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時,相信很多人都抱著懷疑和不能理解的眼光不置可否。雖然多年來我們用實際的行動來證明了這種認知對健康的重要性。但經過了十年的漫長經歷後,我們才發現,主食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比想象的還要嚴重的多。

十年來,面對著許多懷疑、非議,甚至是詆譭,我們堅持帶著信念去實踐以影響更多的人,但依然無法阻止主流飲食觀念給人們帶來的傷害——患上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糖尿病勿論被消滅,甚至連控制其在人群中的發展都困難。

1980年,全國糖尿病患病人數約有1000萬。2014年,以9800萬糖尿病的龐大人群,中國打敗了印度,成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國。2015年,中國糖尿病患者約1.1億人,130萬人死於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其中40.8%的人年齡低於60歲,逐漸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根據IDF預測,到2040年,中國糖尿病患者將達到1.51億。

健康危機②高血糖與低血糖
/
/
/

糖尿病冠軍,真要成為中國長久保持的“世界第一”嗎?

只是,這個不太光彩的“世界第一”,依然沒有使大眾清醒,主流的聲音依然無比自信的自說自話。大眾聽從老生常談的毫無營養的防治宣傳;醫生執行著程序化的治療方式;病人一旦確診,便被告知無法治癒且要終生服藥。

健康危機②高血糖與低血糖
/
/
/

面對眾的周知的慢病爆發問題,我們應該進行真切而深入的思考。

◆首先,存不存在主食的問題。

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發現,自然界的動物,很少會出現同人一樣的主食觀念——它們需要什麼就會選擇吃什麼,貓咪在需要時也會去找青草吃;或者可以吃到什麼就吃什麼,牛羊在冬天也吃乾草。唯一例外的動物是大熊貓,從生物機體結構分析,大熊貓是肉食動物,但在現實中,熊貓以竹子為主食。雖然,科學家發現,這是熊貓為適應冰河期氣候所做出的調整,但改變食物結構的結果卻是,以竹子為主食的大熊貓正面臨著滅絕。

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除去生存本能之外的功能表達非常的豐富,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也日漸繁重。因此,在飲食的種類和營養的需求上,比其它動物更加的複雜。我們所提倡的飲食營養結構,是站在人體機能需求的角度,因不同體質、不同消耗、不同需求等實際情況,儘量較為充分地考慮飲食營養的完整性、豐富性、特異性和去信仰選擇性。用最簡單的話來理解,就是你的身體需要什麼,你就吃什麼——你的需要就是你的主食。

◆其次,怎麼選擇主食的問題。

以米麵為主食的情況,並非如很多人認為的那樣——當成中國幾千年來的主食傳統。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在新中國建立之前,老百姓以大米白麵吃飽飯的情況,非常之少見。甚至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人能一日三餐吃大米白麵的人也是不多的。老一輩的人都知道,因為地域交通和經濟的限制,那時的飲食主要是雜糧、水果、蔬菜以及少量的野味。歷史上正真能長期食用大米白麵的人群,非富即貴,非官即兵。小麥和稻穀作為容易保存和烹飪的食物,它們一般都被徵作“官糧”,或是儲備作為“軍糧”。加之種植技術和種植地的限制,在全國範圍內大面積種植和豐收水稻、小麥的情況只是近代的事,說我們一直以米麵為主食又從何說起。

代謝綜合症在中國叫“富貴病”,因此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是源於暴飲暴食、大魚大肉的不良飲食習慣,這種膚淺的想象真是害苦了國人。環顧周邊,很多患代謝綜合徵的人聽從醫生和專家的建議,保持清淡飲食、控制雞鴨魚肉、定餐定量少吃。可是,病好了嗎?

◆最後,是關於能量和升糖指數(ID)的問題。

在中國,熟悉“熱量”的人比了解“能量”的人多,知道“含糖量”的人比了解“升糖指數”的人多。也因為多數人不能夠完整的認知食物性質,使得代謝綜合症的爆發“雪上加霜”。

對於人體來說,能量就是熱量源。熱量高可以認為能量不低,但能量高不代表熱量也同樣高。怎麼理解?酒精就是能量,本身並無熱量,但酒精爐點燃後就可以釋放熱量;木頭就是能量,本身並無熱量,但點燃的木頭就會釋放熱量。不難發現,能量與熱量的差別,在於一個點燃的環節。在人體,能量就是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轉換成熱量的場所是線粒體,點火索是酶,氧氣就是能量釋放的重要條件。

升糖指數(ID)是指食物攝入後兩小時內所引起血糖變化的峰值。這個數值比是通過以攝入葡萄糖數值為100,相比對而得出的參考數值。在研究中我們發現,食物的升糖指數與食物含糖量沒有直接關係,比如同等重量的蘋果和西瓜比對,蘋果含糖量更高,但引起血糖變化的數值卻比西瓜更低。另外,食物的升糖指數與食物甜度也沒有直接關係,還以蘋果為例,相比起香芋,從感官上蘋果顯然更甜,但香芋的升糖指數更高。

由此可知,以升糖指數(ID)作為代謝綜合徵,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選擇食物的參照標準,比單純考慮食物熱量數值要更加的實際,在控制血糖和整體康復中的效果也更為明顯。

健康危機②高血糖與低血糖
/
/
/

其實,高血糖甚至是糖尿病都可看作機體對各種原因導致能量代謝失衡出現的自救措施,本身並沒什麼可怕的。可怕的是長期錯誤習慣持續累積的傷害——糖尿病合併症,以及最容易不被重視的低血糖。

過去,我們聽到的都是糖尿病,高血糖可怕。但我們要知道,糖尿病要發展到死亡,往往要20-30年,而且是因為治療方法不當才有可能。而且還不是死於糖尿病,是死於糖尿病的併發症。所以高血糖並不可怕,醫生也會告訴你,高血糖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併發症。所以,高血糖不可怕。但是低血糖呢?如果你正走在樓梯上,你突然間低血糖,你就可以從那個樓梯上摔下來。如果你正在過馬路,走到一半,如果你低血糖,你可能就在馬路上倒在地上,車子可能就會撞到你。如果你正在開車,突然間低血糖,你可能開著開著就睡著了……

所以,你根本就不知道,其實你的身體從來沒害怕高血糖,它害怕的是低血糖。

健康危機②高血糖與低血糖
/
/
/

如果你經常飢餓,經常不吃早餐,經常餓過頭,經常過度疲勞,你就會經常低血糖。當你經常低血糖的時候,你的身體就會啟動高血糖的基因,就是糖尿病基因,來應對你經常低血糖的現象。這個糖尿病基因的作用就是幫助你把血糖升高,使你不至於因為低血糖而導致身體各個器官的枯竭、衰竭。

所以,糖尿病也不是病,真正有病的是你經常出現低血糖,使身體不得不啟動下一個折衷方案,這個折衷的平衡就是幫助你得個糖尿病。去檢查所有糖尿病人的歷史,一定都有低血糖的歷史。餓過頭,不吃早餐,疲勞過度,經常很緊張,緊張到把血糖消耗完,導致血糖不足,又沒有及時補充新的血糖。

所以為什麼這麼多年來,你會發現,很多的電視臺主持人,很多的演員,很多20-30歲的年輕人,像高以翔,突然間猝死。很多人都以為,他們是因為工作太過疲勞,他們是很年輕,付出了太多的代價。而從生理的角度上來講,很簡單,他們經常會低血糖,而且他們大多數是低血壓,如果低血壓加低血糖,他死亡的概率就會大幅度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