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 | 陕西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地方动态 | 陕西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4月10日,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五个扎实谱新篇 追赶超越再出发”系列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工信厅负责同志介绍了全省工信系统5年来在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记者从会上获悉:陕西省力争2025年制造业总产值达到2.5万亿元,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

5年来,陕西省工业总量不断做大。近年来,陕西省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建设制造强省实施意见,组建了由陕西省政府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和7个重点产业推进组,组织实施了8大工程和6大支柱产业培育计划。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6645.82亿元,制造业完成总产值18907.23亿元,分别较2014年增长33.1%和38.1%。完成工业增加值9609.7亿元,较2014年增长20.2%,工业经济总量从全国第18位跃升至第12位。

质量效益不断提升。5年来,陕西省工信厅共安排省级工业发展资金59亿元,支持重点项目7000多个;培育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38户、省级60户;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26户、绿色园区2个;入围世界500强企业2户、中国500强企业6户、中国制造500强企业5户。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利润972.4亿元,较2014年增长25.8%。

支柱产业蓬勃发展。2019年,汽车产业完成产值1834.43亿元,较2014年增长57.5%。全省电子产品制造业完成产值1341.09亿元,是2014年的3.4倍。全省化工产业完成产值1402.73亿元,较2014年增长66.2%。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新舟700飞机全面成型,长征系列火箭发动机和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取得联试和试车成功。全省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4658.41亿元,较2014年翻了一番。

全省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2019年,由陕西省筹建的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正式揭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挂牌8家、筹建18家。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户,“小巨人”企业9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87户。被认定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业示范企业3户、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2个。

全省民营经济焕发出崭新活力。2019年,全省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4070亿元,较2014年增长50.9%。

下一步,陕西省将持续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加大专精特新、单项冠军、领航企业等培育力度。

力争到2025年,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00户、制造业单项冠军100户,争创国家级单项冠军及“小巨人”企业50户。

陕西省将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省上每年支持1000个技术改造升级项目,抓好1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和1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跟踪服务;每年认定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20户;到2025年,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50家、绿色园区10家。

陕西省将切实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持续扩大汽车产能、大幅度提高本地配套率,着力将陕西省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重点围绕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智能终端三大方向,壮大信息技术产业;引进一批合成塑料、合成橡胶等企业项目,推动“煤头化尾”产业链全面发展;推动“新舟”系列支线飞机规模化发展,做大做强电力装备、轨道交通等大型成套装备;发展一批符合国防、高端装备行业需求的前沿新材料;着力打造千亿元医药产业。同时加大“小升规”培育力度,孵化培育一大批具有蓬勃活力和创新能力的中小微企业。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4月11日报道,记者:沈谦,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