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游记》故事的佛教观:孙悟空为何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西游记》有个故事很有意思:孙悟空大闹天空,把天庭闹得天翻地覆,人仰马翻;但天庭的玉皇大帝竟然没有办法,最后只好求救于西天如来佛祖。


一个《西游记》故事的佛教观:孙悟空为何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如来佛到了天庭后,见到孙悟空,笑说:我们俩打个赌怎么样?孙悟空反问道:打什么赌?

如来佛说:如果你一个筋斗能飞出我的手掌心,我就让玉帝把天庭的位置让给你;如果你飞不出我的手掌心,你就要下界去,不要再惹是生非。

孙悟空很爽快,他问如来:你能做玉帝的主吗?如来笑答:做的,做的。

双方一言为定,打赌开始。孙猴子翻起筋斗云,转眼之间来到天边。他看到天边竖着五根大柱子,晃晃悠悠,像是撑天的大柱子。

孙悟空自言自语:看来我是到天边了,我得赶紧回去,要不然这五个柱子倒下来,那可不得了!

孙悟空又想:我要在这里留个记号,免得那老头不认账。于是他在柱子上写下一行字:孙悟空到此一游,同时又朝柱子撒了泡尿。

孙悟空见到如来,以为胜券在握。不料如来笑着对悟空说:你这个爱撒尿的猴子!

孙悟空大吃一惊,心想:他怎么知道我的秘密,难道他有未卜先知的法术?

孙悟空刚转身,被如来佛大手一挥压在五行山下。这一压就是整整500年,直到唐僧救出孙悟空。


一个《西游记》故事的佛教观:孙悟空为何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很多看过《西游记》的人大都会想:孙悟空本领高强,玉皇大帝都拿他没办法,却为何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难道如来佛的手掌心真的和宇宙一样大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有人说如来佛法力高强,佛法无边嘛。但要想真正弄清楚这个问题,还必须从佛教教义入手才行。

从佛教教义说,如来佛的手掌真的和宇宙一样大,这是佛教信仰认可的宗教事实!所以无论孙悟空如何翻腾,也飞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下面就把这个问题简要解释一下:

大家注意,《西游记》中的佛教是大乘佛教,不是像东南亚地区的小乘佛教,正如唐僧到西天取经也是想取得大乘真经。

从历史上看,大乘佛教不同于小乘佛教,小乘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即佛陀生活的时代;大乘佛教则产生于公元1世纪左右,是在扬弃小乘佛教的基础上产生的。


一个《西游记》故事的佛教观:孙悟空为何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大致而言,小乘佛教的教义带有唯物论色彩,境界较小,主要追求个人生命的解脱或涅槃。

小乘佛教认为,人的涅槃就是“断灭”——包括灵魂在内的所有一切都烟消云散,什么都不会留不。这是小乘佛教的“断灭”论,甚至连灵魂的死寂状态也没有。

比如一个电灯泡,如果灯泡钨丝坏了,虽然灯泡不亮了,但最后还是会剩下一点东西——一个坏的灯泡。但在小乘佛教看来,人的灵魂一旦断灭——进入涅槃,最后什么都不会剩下,这种状态就是死寂。这是小乘佛教的“涅槃”观。

因此,小乘佛教坚持二元论——生命和涅槃完全分开:涅槃之前是在世,在世之后是涅槃,两者分属不同阶段。《西游记》中的大乘佛教则抛弃了小乘佛教二元论,坚持一元论和宇宙“空”观。

所谓“空”观是一种新的认识方法,属于大乘佛教。这叫换一种眼光看世界:如果从原因和条件角度看,世界(包括人的存在)是现象,但这是短暂、转瞬即逝的世界,即人们所说的“无常”。


一个《西游记》故事的佛教观:孙悟空为何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如果从整体看,宇宙是不可分的,它是绝对的“一”。这是大乘佛教的“空”观,这种最高智慧被人们称为“般若波罗蜜多”。比如人们常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大乘佛教的“空”观,不是小乘佛教的世界观。

大乘佛教一元论坚持“法身”同一——在世和涅槃不可区分,涅槃即在世,在世即涅槃,两者合一。

比如《西游记》中的如来佛,既是在世又是涅槃,他的名字又叫大日如来,如是,如是在,等等。如来只是是佛教世尊的一个法号,又是对人格神的称呼。

根据大乘佛教教义,《西游记》中的如来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如来佛的法身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如来法身,两者属于一个存在。

这么说来,和孙悟空打赌的如来佛便是绝对的存在——普遍性,又叫“法性”,是不可超越的存在。宇宙当中的万事万物都在如来范围内,也包括孙悟空!所以尽管孙悟空本领高强,但始终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一个《西游记》故事的佛教观:孙悟空为何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总起来说就是,根据大乘佛教教义:宇宙及其天地万物,包括孙悟空在内,都必须在作为整体的宇宙——如来法身——中显现自己。这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西游记》中的故事看起来很好玩,很热闹,但里面包含着许多佛教哲理,许多故事的意义只有根据佛教教义才能真正理解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