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生理落果严重,这3个是主要因素

从4月开始,柑橘将会迎来生理落果高峰期,由于落果的时间前后,又分为了第一次生理落果和第二次生理落果。

一、柑橘生理落果形成

器官脱落是植物界普遍发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植物的花、器官、叶片和果实均会发生脱落,在脱落过程中植物细胞结构、新陈代谢及基因表达等都会发生变化。

柑橘生理落果严重,这3个是主要因素

柑橘虽然开花多,但自然座果率却极低。柑橘开花之后要经过一次生理落花、两到三次生理落果(第一次生理落果、二次生理落果、采前落果)。

加上环境、营养等条件限制,柑橘的自然座果率一般只有0.5%~2%,加之后期需要疏除畸形果、弱小果以及病虫果等,使之产量过低,因此需要采取保花保果措施。

第一次生理落果

柑橘生理落果严重,这3个是主要因素

第一次生理落果是在花柄和枝条结合部形成离层,即带果柄的幼果脱落

第一次生理落果期是在花谢后1-2周,落果的数量多,占总落果量的65%以上,占总花数的50%以上,时间短而集中,所以应最为重视。

第一次生理落果中,激素参与调控较为明显,可能是因为幼果还小,所需营养不多。

第二次生理落果

柑橘生理落果严重,这3个是主要因素

等到果柄坐稳了之后,第二次生理落果就来了,第二次生理落果是在子房基部和果蒂间形成离层,即不带果柄的生理落果

第二次生理落果数量较第一次生理落果明显减少,占总落果数量的30%左右,占总花数的25%左右。

第二次生理落果期,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是引起果实营养不良而脱落的主要因素,当碳水化合物缺乏时还可能诱导果实脱落酸含量增高和乙烯释放,进而导致幼果脱落。

二、影响柑橘座果的因素

影响柑橘座果的因素很多,如果不采取保花保果措施,很难保证产量。柑橘落花落果的原因:

1.花朵质量差,花器发育不全,受精不良;

2.激素失调,脱落酸,赤霉素使用不恰当;

3.管理粗放,施肥不足,树体营养不科学;

4.气候问题:干旱,积水,高温,受冻…

5.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平衡,幼果和嫩梢争抢营养;

6.环割伤口愈合太早,根系大量萌发与幼果抢营养。

7.管护不当,肥害,药害,修剪失误,环割过重等。


三、柑橘保果具体措施

(一)肥水管理

1、谢花肥

在柑橘谢花期,可使用磷钾肥,以促进果实座果和春梢老熟,具体用量根据树势而定,旺树则不施肥。

干旱时,合理灌溉,覆盖保湿。连续阴雨,注意疏通沟渠,及时排水。

2、叶面肥、调节剂保果

预防第一次生理落果:谢花2/3时,喷施赤霉素(920)+细胞分裂素或赤霉素(920)+芸苔素+叶面肥(硼、锌等),补充叶面营养(有机质、磷、硼、镁、锌),调节激素水平,减少生理落果。

预防第二次生理落果:谢花15~20天,喷施海藻酸或氨基酸 + 高钾叶面肥+ 天然芸苔素。


(二)病虫防治

花前(5~7天):重点防治木虱,蓟马,蚜虫、叶甲,灰霉病,炭疽病,疮痂病等。药剂可用代森锰锌+毒死蜱+吡虫啉+乙螨唑

谢花后喷药:阿维·高氯+吡唑醚菌酯或复配制剂溃疡病可用春雷霉素+氯臭异氰尿酸或者叶枯唑,二次生理落果喷药,使用上述药剂重复喷一次。

柑橘生理落果严重,这3个是主要因素

针对于红蜘蛛等害螨,可以选择杀卵药剂:联苯肼酯、乙螨唑、螺螨酯等与杀螨药剂:

克螨特、阿维菌素等混配交替使用,降低抗药性

花期、生理落果期不建议使用矿物油,并尽量不使用乳油农药,以免引起药害

病虫害防治时,可结合叶面肥一起喷施,降低人工成本。


(三)环割保果

环割仅针对多年不结果树树势旺花量少的植株进行,其余情况,不环割;并且环割宽度、深度也十分讲究,稍有不慎易导致伤口不愈合等现象,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盲目环割。对于壮旺树,可再环割一刀,把营养截留在树上供幼果发育。

柑橘生理落果严重,这3个是主要因素


1、春梢修剪

过多花的树:a.疏除部分无叶花枝,b.短截多花枝,c.把顶部旺盛的无花春梢剪除,不留基桩(留基桩易发芽)。

2、抹除早夏梢

进入4月下旬,有些果园开始萌发夏梢,夏梢萌发生长,会争夺大量养分,导致柑橘落果。对于砂糖橘来说,夏梢是果实脱落的最大杀手!当然,其它柑橘也必须控梢的,直至6月底才可以放少量晚夏梢。措施:

a.先发只是零星夏梢,数量少,建议人工抹除或剪除一两次。

b.抹梢后可喷控梢剂,可以喷多效唑+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或者其它控梢剂,延缓发新梢。现在氟节胺相对其他控梢剂比较安全。

c.抹梢时也可以留少量最弱的梢,每株留10-20条,达到平衡生长,以梢控梢的目的。

柑橘生理落果严重,这3个是主要因素

最后及时关注气候变化,采取对应措施,避免恶劣天气导致的落果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