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帥成耀東犀利點評“國青踢中乙”:大方向是利大於弊,對此你怎麼看?

智道足球


國青踢中乙,看似想法不錯,但是有這個必要嘛?“名帥”帶隊,越帶越往溝裡去吧?中國足協死性不改,勢必會惹來諸多麻煩。

其實,讓國字號球隊參與職業聯賽的想法,早就層出不窮,去年還有中超俱樂部被瘋傳為國家集訓一隊、二隊。

或許是疫情的影響,中國足協又似乎是閒的沒事幹。對於聯賽還有大把事情未處理清楚,這又開始舊事重提,想讓U19國青隊踢中乙聯賽。主帥成耀東甚至認為此舉“利大於弊”,確實如此嗎?

▶國青球員技術基本定型,集中踢聯賽,意義何在?成耀東能化腐朽為神奇?

這批國青球員都十八九歲了,如果有能力的話,早就可以在職業賽場馳聘。看下多特蒙德隊哈蘭德,以及其他球隊年輕新秀,早就在歐洲賽場發光發熱,成為世界足壇冉冉升起的新星。

當然了,中國球員怎能和他們相比呢。在中國足球,U23還是小將,需要靠政策紅利去謀取出場機會。

那讓這些球員組隊踢中乙聯賽,對於他們的技術提高還有多大作用?基本是毫無作用!頂多也就等於是長期集訓,兼顧踢踢比賽而已。只不過是比賽的含金量稍高點。

再者說,繼續由成耀東帶隊,有意義?成耀東有這個能耐給這支球隊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事實早就證明,本土教練即使再有能力,也有極大的限制。在國內,甚至亞洲賽場,或許可以興風作浪;再往上走的話,基本就是偃旗息鼓了。

如果足協執意要讓國青隊踢中乙聯賽的話,成耀東是最佳人選嗎?估計這經驗和智慧在中乙賽場都不夠用。

▶國青隊踢職業聯賽,會面臨哪些問題,足協預估清楚沒?有能耐解決麼?

球隊以什麼名義參賽?球員的工資由誰負責?保險由誰買單?……

一大堆的問題需要足協理清,並逐個解決。總不能讓俱樂部來承擔這些成本吧?

比賽成績如何計算?既然要參戰職業聯賽,就必須和各支球隊一視同仁,真正以職業球隊的姿態來進入中乙賽場。否則如何給其他球隊一個合理的交代?

為什麼這個想法一直未實現?根源就在於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壓根就無法合理解決。

或許採取借殼的方式,也是個辦法。但球員也是歸屬於俱樂部的無形資產,轉會費如何解決?總不能採取“借雞生蛋”的辦法吧?

關鍵問題還在於國青隊在中乙有競爭力嗎?難以想象,估計會被大多數球隊給打花,給國青球員造成更大的心理負擔,信心頗受打擊,從此一蹶不振。

國青隊踢中乙聯賽,似乎想法很好,難度卻很大。真有本事的球員,在中超賽場都可以呼風喚雨;沒能耐者,再怎麼打磨,也有限制。

與其如此大動干戈,還不如嘗試讓中超二隊去踢中乙。這樣的做法在歐洲賽場並不稀奇,翻抄下作業,未嘗不可。

總而言之,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絕不可取,急功近利豈是長久之計?


長樂體壇


成耀東名帥?笑掉大牙!

這廝毀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球員,說他是蠢帥更為合適!

中國足球青訓體系不改革,不聘請國外高水平外教擔任青訓技術總監,中國足球的青年球員只會越踢越差。從徐根寶先生的足校就能看出,成才的沒有幾個,廢材倒是一批又一批!

究其原因,就是我們的青訓總是讓三、四流技術的國內退役球員擔崗主教練,這樣培養出來的青年球員技術基本功只能是四、五流水平。這一頑疾不除,我們的青年球隊永遠成不了大器!


笑臉包公1


還是不整隊參加中乙比賽吧,球員進步沒有捷徑,還是按規律培養球員的好,不要拔苗助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