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大脑”在哪里?

“我”和“我的大脑”在哪里?

希拉里·普特南在1981年《理性,真理与历史》一书中阐述了“缸中之脑 Brain in a vat”这一假想。场景描述如下:

“一个人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将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某个超级计算机上,进而计算机将模拟现实(包括对大脑自身输出的适当反应),而大脑将继续具有完全正常的有意识体验,但所有这些与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有关。”

一颗缸中的大脑会意识到在哪里吗?而大脑所认为的世界是否是真实的?

“我”和“我的大脑”在哪里?

此刻在缸中的大脑,接收着与在头颅中相同的信号和体验,所以该大脑无法分清楚它是在缸中还是在颅中。因为从大脑的角度来思考的话,无论是“头颅之脑”还是“缸中之脑”并不会意识到在哪里,无法分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虚拟的。

我们认识世界也是靠着我们头颅中的这颗“大脑”,那么我们大脑认识的世界是真实的吗?或许这个问题根本没有什么意义,既然无法判断我们的大脑是 “颅中之脑”还是“缸中之脑”,就算我们是“缸中之脑”只要虚幻一直持续,它和真实就没有什么区别!

“我”和“我的大脑”在哪里?

从本质而言,我们会认为大脑就是我们自己。因为心肝肺都可以进行移植,胳膊腿也可以被锯掉。但是如果说能够延续我们经历或许也只能是大脑。但是大脑作为独立的物质存在,一颗大脑在哪里以及所产生的经历都失去了意义,因为这本身就是悖论。

经历还是需要肉体来支持,就算将控制人的思维的大脑连接上某些特定的神经信号,然而所操控大脑思维并不是人本身,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随意肢解成不同的部分,假设大脑在缸中,依然可以保持这个人的自我,但这并不代表缸中之脑会拥有人的经历,哪怕这颗大脑拥有使人产生完全相同的内部变化,哪怕这些变化像人的经历一样完整的表现出来。

“我”和“我的大脑”在哪里?

当你手指敲击着键盘,你可以听到“咔哒咔哒”的声音,当你打开窗户,你可以感受到风吹拂你的脸庞;你可以闻到花香;你会有饥饿感,你会意识到自己该吃东西了。你能够感受到痛苦和烦恼,而从理论上来说,一个人的痛苦是无法从经历痛苦的人身上剥离看待,从逻辑上来说,缸中之脑是说不通的。

这个思想实验提出其目的本是为了反驳怀疑论、不可知论的。因为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才会有普特南的“缸中之脑”。

“我”和“我的大脑”在哪里?

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庄子,经常会用短小精悍又文字优美的寓言故事来表达深刻的哲理。诸如《庄子·齐物论》表述庄周梦蝶“有一天庄子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快乐无比的蝴蝶,梦醍之后他发现自己仍然是僵卧在床的庄子。于是庄子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疑问:我到底是蝴蝶还是庄周呢?也许我本为蝴蝶,在梦中变成了庄周。但也可能我本为庄周,在梦中变成了蝴蝶。这两种情形哪个是真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