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穿越到远古时代了解和田玉的事迹

石头,随处可见,处处可捡。然而,值钱的石头,最为常见的便是玉石,稍微懂些门道的,当然还会知道玉石分为软玉硬玉,里面再细分就多了,此处暂且不论。这里我们只说和田玉。和田玉这个石头,究竟为什么一直很神秘,一出现就是几万几百万几千万甚至过亿,而且许多大佬都要去收藏买断和田玉的饰品呢,首先,要了解任何事情,我们首先要知晓他的来源。

带你穿越到远古时代了解和田玉的事迹

据说,在远古时期,昆仑山北坡的母系部落(也就是如今玩玉人经常提到的玉龙喀什河附近),人们发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石头,这种石头,上手温润,手感舒适,而且感觉很细腻,部落的人就觉得这个石头,不简单!果不其然,在后期考古发现中,证明了昆仑部落的人的判断是正确的,这种石头在当时,被万里之外的黄河下游父系部落的大巫师尊奉为"通天之物"。当时的种种细节,我们是无从知晓了,不过,现如今有文物可以证明当时的历史。出土目前中国最早的雕琢玉器是"玉玦",人们称之为"兴隆洼文化",其地处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距今有大概有7000-8000年的历史。

带你穿越到远古时代了解和田玉的事迹

说到历史记录, 其实从商周时期开始,和田玉就进入了中原。这里又有一个传说,说是周穆王曾乘八骏大辇,出玉门登昆仑,要知道昆仑可是西王母的住所,在《史记·大宛列传论》记载有:"昆仑其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这个瑶池就是西王母的老宅所在地。西王母也不是个小气的人儿,她可是女仙的首领,是生育万物的创世女神,全真教的祖师!西王母见人间的大王来了,就招来众仙,设下宴席,列队欢迎周穆王。最后吃喝玩乐结束了,周穆王屁颠屁颠地带走了西王母赏赐的千万只宝玉,于是和田玉就在周朝成为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不论祭祀、礼仪,还是朝见皇帝,都有一套完整的规定,国家生活重礼崇乐的玉文化传统基本定型。当然这个记述虽然不可尽信,但从中可以窥见纪元前的人们已经知道昆仑山是盛产玉石的地方了。之后各代历史对和田玉的记述慢慢的变多了,也更加真实。

带你穿越到远古时代了解和田玉的事迹

言归正传,这个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和田玉的正史记录,应该是在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空西域,开通以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后,和田玉大量进入中原,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主要用料,成为一种价值象征。不过,张骞本人由于公务繁忙,一天天东奔西跑的,还要兼顾到朝廷上的钩心斗角,并没有亲身踏上于阗的土地,那么真正带回和田玉的讯息的是谁呢,是张骞手下的一个副使。这个副使访问了包括于阗在内的西域诸国。

带你穿越到远古时代了解和田玉的事迹

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于阗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这些,是正史中对采玉活动最早的记载,但那个时候的采玉方式是怎样的、采玉制度是怎样的,却没有过多的记录了。关于采玉制度的记述,直到唐代以后才出现。《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载:于阗"东曰白玉河,西曰绿玉河,又西曰乌玉河,三河皆有玉而色异。每岁秋水涸,国王捞玉于河,然后国人得捞玉。"后来的《宋史》照"抄"了这个记载。通过这些,我们大概就了解了,古代于阗开采玉石,主要是洪水退后从河中拣捞,靠农具等凿具挖掘,像现如今这样挖掘机大规模的挖掘是没有的,进山开采玉矿更是没有可能的。在古代,国王或官吏有优先权,平民只有等官方拣捞后才可以下河捞玉,所以现在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当然对比古代。

带你穿越到远古时代了解和田玉的事迹

中国人喜爱玉器的历史已有七八千年之久,玉器的收藏鉴赏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对古玉眼下的市场行情还很低,因为认识的人还不多,以后增值的空间也是非常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