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高管涉性侵案报道,伪平衡只会在互相抵消中搅浑水

摘要:有人认为,媒体的责任就是平衡呈现双方声音,然后让读者去作判断,这是不对的,你把两个相反的、互相抵消的“事实”放在那里,读者怎么判断呢?后真相时代,每个“事实”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哪一个才是事实?所有你认为的魔鬼,在心里都不认为自己是错的,都能为自己找到堂皇的理由,所以需要媒体,在深度调查中去提供真正的事实,挤出“一方说”“另一方说”中的谎言、情绪、利益和泡沫,让真正的事实在那些穿着各种外衣、试图搅乱公众视线的“事实修辞”中浮现出来。


看高管涉性侵案报道,伪平衡只会在互相抵消中搅浑水


 曹林|文


高管鲍某明涉嫌性侵案曝光后,舆论震怒,媒体呈现的细节令人发指:那种处心积虑的恶,那种没有底线的坏,那种精通法律者钻法律漏洞的精致无耻,女孩的无助,有关方面的敷衍,让人愤怒。不过鲍某接受媒体采访时否认了这些指控,不承认养女关系而描述为恋爱关系,讲述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相关媒体“反转式报道”引发舆论批评,公众认为那篇站在男方叙事角度的颠覆式报道是替施害者“洗地”,未采访女方,缺乏基本平衡,明显偏向的先行结论,违反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


公众批评下,相关媒体已撤稿并道歉。媒体新曝出鲍某提供的几段录音,进一步引发讨论。舆论争议的关键点主要在报道的“平衡”,怎么做叫平衡?这篇文章我想谈谈对平衡的理解,并非针对某家媒体,而是谈谈普遍的误解。一般认为,平衡就是给双方平等的说话机会,不迎合,不站队,不带节奏,尽可能将相关方声音都得到呈现,以便于读者作出明智的判断。——如此抽象简单地表述,似乎没啥争议,但落实到报道实践中,就可能出现认知偏差。似是而非的伪平衡,只会在互相抵消中搅浑水。


一 平衡不是“平均的说话机会”


比如,什么叫给双方平等说话机会,何谓平等?是同样大的版面和同等的长度吗?给了这方10分钟的说话机会,也要给另一方10分钟?这种观点的采访了10个代表,相反观点的也要采访10个专家,才叫平等?比尔•科瓦奇在《新闻业的十大基本原则》中反对这种平衡观,他是这么说的:平衡可能导致歪曲。如果压倒性的科学家相信全球变暖是一个科学事实,或者相信某些治疗方式明显是安全的,但是记者制造的印象却是科学家们分成势均力敌的两派,这对市民和真相来说,就是一种武断。不幸的是,通常新闻平衡都被错误地理解为类似数学上的平等,就好像一则好的报道中,双方的引语数量一定要相等。


我也认为平衡不是这样“僵化的平均”,而要有更多层面的权衡。就拿鲍某案来说,讨论平衡时首先要考虑到,这个鲍某与女孩本就是不平等的。一个心智成熟并精通法律,一个在被侵害时是未成年人;一个人高马大身体壮实,一个弱小;一个是掌握着各种社会资源所谓社会精英,一个自小家庭离异且母亲不在身边。年龄、性别、出身、地位、生理、心理和关系考量下,从常识角度看,女孩天然处于容易被侵犯和伤害的绝对弱势位置。一个缺少家庭关爱的女孩,对鲍某形成心理和生存信赖,跟社会差不多是脱离的,缺乏保护自己的身体和社会资本。而鲍某所处的位置则使他在两者关系中处于绝对的主宰位置,拥有调动各种资源的能力,更善于借助媒体进行表达,熟悉舆论规律,擅长玩法律概念。还有,在关于性侵和强奸这种羞辱议题的公开叙述上,女方天然处于劣势,每一次叙述,尤其是面向公众的叙述,都可能是又一次的羞辱和伤害。


两方天然就不平等,强弱是失衡的,如果在报道时使用一种“僵化的平均”,平均地呈现两方声音,对弱势的一方就是极大的不公,对女孩非常不公平。报道的平衡,不是在“无知之幕”空白处去平等呈现,而要考虑到介入时的初始状况。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鲍某并不缺表达的平台和机会,他想说什么都有渠道可以说,这个不需要“平衡”。媒体要做的不仅是给“另一方发声的机会”,而是就既有种种疑问进行追问;不仅是让两方声音都呈现,更要通过记者的提问让被指控者去举证。如果没有这种问题意识,没有对弱者处境的关怀,那种所谓的“平等呈现双方声音”式平衡就是一种扭曲。本来就是“鸡蛋”与“石头”,还在报道中制造出某种势均力敌的“平等发声”假象,这是不公平的。


何况有些媒体甚至连最基本的“平等呈现双方声音”都没有做到,开头就作出先入为主的判断,对疑点重重的单方叙述未进行质疑,很让人遗憾。


二 平衡不只是“简单记录两方声音”


第二种对平衡常见的理解是:让两方都有表达机会,记者忠实地记录,是非让读者去判断。常见的操作是,发生一场冲突,记者打电话采访,让这方说几句,再让那方说几句,记录下来,就算平衡了。这也是对平衡的误解。如果这样叫平衡的话,那么更善于在媒体上说话,更会讲故事,更精通心理操纵术的人,就能占据优势,轻松操纵媒体。简单堆砌两方声音的所谓平衡,很容易沦为“没有了真相”的事实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受众各取所需,强化着固有的偏见。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有自媒体表达渠道,如果这叫平衡,那每个人在自己的自媒体去说几句,各说各话,舆论不就自动平衡了,为什么还要记者采访报道去平衡?


报道的平衡,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地记录,而要体现记者的思考和劳动。

每一篇经典的深度报道,都包含着记者的这种劳动。这种思考,不是预设立场和作媒体判官,而是通过调查和逼问去让事实自动呈现,就是常说的“让事实说话”。事实和真相,不是被访者“说了什么”就能呈现的,需要媒体以“说了什么”作为线索去调查。


具体来说,在像鲍某案这种有着巨大冲突的案件中,必须对“鲍某说了什么”进行核实和调查,他说的某句话有没有提供证据,他作某个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他对对方的指控有没有事实支撑,某段录音或对话真假和具体语境,另一方是怎么反驳的,反驳的证据又是什么。这个过程,才叫平衡。这种平衡报道,要引领公众跳过“谁说了什么”而去看“谁提供的证据更可信”。这样的报道,才为事实的掘进和推进事件进程作出了媒体的贡献。否则,各说各话,只会引发撕裂,将舆论之水搅得更浑。本来还有真相,那种“他说、他又说”式的报道多了,就没有真相了。


平衡不是消极记录,而是积极在交叉调查中去向事实掘进,通过追问逼出真相,让撒谎者自相矛盾,让证据打脸谎言,把关键证据逼出来,让证据自己去说话,一篇好的报道是自身的最佳社论。

浮躁的新闻语境中,某些记者往往热衷于把拿到了“另一方说法”当成反转式的大新闻,而忽略了专业主义的要求。挖掘到能证明某个事实存在的关键证据,那才是大新闻。诸多反转,都是那种仅仅只是“另类单方说法”的伪反转。


媒体的核心产品是“事实”,事实有很多层面,“某方说了什么”虽然也属于事实,但只属于线索性的浅表事实。比如某个案件,张三指控李四性侵,李四受访时说,胡扯,根本没这事儿,这完全是张三在炒作,张三是个带货的网红。——这种“李四说”能构成事实和反转吗?当然不能,媒体如果以此为线索,在调查时拿到了“李四没有性侵,因为他根本没有作案时间”的证据,这才算发掘到一个事实。没有调查,就跟着李四说“张三在炒作,张三是带货网红”,这不是什么平衡,只是作了李四的传声筒。如今很多报道,只是记者打个电话让对方说几句,记录下来写成新闻,新闻的“事实”含量是极低的。登在媒体上的“媒体化事实”,需要深刻体现记者的劳动。


报道“说了什么”这样的事实远远不够,更要报道“事实中的事实”,避免被信源所喂养和控制。后真相时代,那些被信源操纵、搅浑水的伪反转太多了。鲍某的声音如果发在自媒体上,人们会认为他是在狡辩,而呈现在公共媒体的报道中就不一样了,等于媒体用自身公信力为一个人背了书,媒体就要承担调查和核实的专业责任,也有义务要求鲍某对关键判断进行举证。比尔•科瓦奇说得好,新闻工作的实质是用核实进行约束,核实中提供准确的事实,体现了新闻这一工种最深层次的劳动。没有出处的引语是糟糕的,而全是引语的报道,同样糟糕,记者不应该躲在“鲍某某说”的后面,而推卸追求接近真相的责任。


三 避免平衡成为让事实虚无的“互相抵消”


也就是说,在新闻报道中,“平衡”不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价值,它必须依附于客观、公正、调查、核实等等,去逼出事实和真相。我并不认为一篇报道必须呈现每一方的声音,客观的报道和平衡的舆论,不是某家媒体某篇媒体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拼图,当舆论一边倒地形成某种判断的时候,媒体通过深度调查挖掘出“另一面的事实”,这种报道就是对舆论的平衡。

虽然它并没有呈现相反的声音,但一个事实或一个证据能成为被接受的证据,它本身已经承受了反作用力的考验。事实被确证的过程,就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有人认为,媒体的责任就是平衡呈现双方声音,然后让读者去作判断,这是不对的,你把两个相反的、互相抵消的“事实”放在那里,读者怎么判断呢?后真相时代,每个“事实”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哪一个才是事实?所有你认为的魔鬼,在心里都不认为自己是错的,都能为自己找到堂皇的理由,所以需要媒体,在深度调查中去提供真正的事实,挤出“一方说”“另一方说”中的谎言、情绪、利益和泡沫,让真正的事实在那些穿着各种外衣、试图搅乱公众视线的“事实修辞”中浮现出来。


很多普通读者并没有识别和挖掘事实的专业能力,专业记者有责任提供这样的事实。比如对于全球变暖这样的事,支持的科学家说几句,反对的科学家说几句,这样的平衡,结果只是抵消。记者未必懂全球变暖,但可以告诉公众的是,科学家的身份是否独立超然,科学家提供的数据来源是否可靠,科学共同体在这个问题上的起码共识,等等,让这些深层次的信息去“说话”,才会让读者作出明智的判断。同样,鲍某案也是如此,受众只能凭常识常情常理去判断,这时更需要专业的媒体报道去挖掘常识后的事实,超越“单方叙述”而逼近被叙述遮蔽的事实,才能达致正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