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令|山 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春 (唐•杜牧)

山雨欲来风满楼

晴山远画眉

水村山郭酒旗风

收取关山五十州

坑灰未冷山东乱

白头苏武天山雪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①酒旗风。

南朝②四百八十寺③,

多少楼台④烟雨中。

【注释】

① 郭:外城。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志。山郭:靠山的城墙。

② 南朝:东晋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

③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因此当时佛寺大兴。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都下佛寺五百余所”。此处为虚指。

④ 楼台:指寺庙

【赏析】

这首诗用短短28字描绘了一幅风光无限、绚烂多姿的江南的春天。虽然用语简洁,意象精致,但塑造了一个大江南。

首句中用“千里”这一概括性数字,道出了江南地域的广大开阔,把整个江南都囊括其中。“莺啼”二字有先声夺人的效果,诗中春景未现,读者就听见了春天的声音。诗人正是用莺啼,把“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春天唤了出来:在广袤的江南大地上,春天来临,四处是抽了嫩芽的绿树和刚刚舒展开的花朵,有鸣叫的鸟儿穿梭于绿柳红花之中,好一派姹紫嫣红的热闹景象。

第二句当中有“水”,有“山”,有“酒旗”,有“风”,还有“人家”。句中的“酒”字让整首诗瞬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这里没有写酒馆、酒栈,而是选择了一个更小的意象——“酒旗”,以小见大,让人想见依水的村庄临山的城郭不时有酒帘闯入眼帘。这里的“风”也只是单独地罗列来,并没有写风吹动或者拂动酒旗,留与读者想象酒旗如何迎风招展。

飞花令|山 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春 (唐•杜牧)


杜牧在前两句中只是简单地把几个意象组合起来,作文学典型化概括,但这几个意象组合以后蕴含的意义却远远超过了它们原来意思的总和,与元曲“枯藤老树昏鸦”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此一来江南农家欣欣向荣、春意盎然的生活气息犹在目前。

三四句中,诗人的视角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既有空间的延伸,也有在时间的历史的追溯,忽而从明丽的景物转向了朦胧迷离的春的世界里,丰富了江南春天的色彩感和层次感,向读者传达着江南的春是多姿多彩的。

“南朝”为此诗增添了历史的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代人强调数量之多的概括说法。诗人眼中,南朝修建的寺庙在烟雨缥缈之中显得格外迷离深邃,为江南的春增添了一份朦胧的古典美。

在这份美中,杜牧也抒发了历史感慨。杜牧的年代,亦是唐代大兴佛教的时期,而且与南朝一样,当时的佛教进入了恶性发展状态中。杜牧在诗中,通过“南朝”二字引出了南朝统治者因大兴佛教,劳民伤财而最终加速其灭亡的历史旧事。诗人透过“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烟雨”,吊古同时亦在伤今。最后两句为诗篇加入了历史兴亡之思,让诗境从单纯的写景中超脱,全诗的主旨由此得到了升华。

飞花令|山 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春 (唐•杜牧)


【链接】

对于这首诗,杨慎曾经在《升庵诗话》里提出了质疑,“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他认为“千里”用得不切实际,应该改为“十里”。

针对杨慎的批判,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作出了回答“‘千里莺啼绿映红’云云,比杜牧《江南春》诗也。升庵谓‘千’应做‘十’。盖‘千里’已听不着,看不见矣,何所云‘莺啼绿映红’耶?余谓作‘十里’,亦未必听得着、看得见。”他认为诗人在诗歌中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过分客观的实际描写会折损诗歌的意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