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专家:走好进门“三部曲”筑起疫情“防护墙”

近几天,哈尔滨市出现了一起聚集性疫情,致多人感染,且因聚集性疫情当事人不配合流行病学调查,导致疫情扩散。

15日,记者就此情况采访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赵亚双,她呼吁,要走好“戴口罩、测温、扫码”进门三部曲,坚持做到“少出门、勤洗手、不聚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龙江人民的健康素养筑起疫情“防火墙”。

赵亚双分析说,日前哈尔滨发生的聚集性疫情案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因家庭或朋友聚集而导致病例增加,形成人际传播链的三代、四代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力很强,就餐时你摘下口罩的瞬间会为病毒传播创造更多机会,病毒不讲感情,接触越密切,越易感。“少聚一次餐,亲情不会淡”,我们再一次提醒市民,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图一时之欢,给家人和无辜的群众造成伤害。

“这起案例由于确诊者及无症状感染者不配合流调工作,给防控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配合流调工作,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履行法律责任。” 赵亚双说,要向流调人员提供真实、详细的信息,让密切接触者尽快得到排查,让患者尽快得到救治,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也是防止更多人感染的一个关键措施。

赵亚双说,当前,我省气温回暖,企业复工复产,人们生活逐渐恢复,一些人觉得“疫情已去、万事大吉”,却忽视了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这个客观事实。我们应该看到,全球疫情还在不断蔓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是我省疫情防控最突出的两个重点。如果此时对疫情防控工作麻痹大意、放松警惕,极有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前功尽弃。

赵亚双建议,时时刻刻绷紧疫情防控的“弦”,牢牢守住社区出入口的“防线”。做到少出门、勤洗手、不聚集,走好“戴口罩、扫码、测温”进门“三部曲”,做好居民的健康监测和人员管理,尽最大可能切断传染源,慎终如始加强疫情防控。此外,要养成公共场合不随地吐痰、不吸烟,使用公筷公勺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改变卫生健康陋习,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水平。

针对疫情期间出现发热或呼吸道感染症状要不要去医院就医问题,赵亚双说,由于新冠肺炎潜伏期长,无症状感染者不易排查,给疫情增加了复杂性。为此,若有呼吸道症状或者出现发热情况,建议到正规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尤其是年长患者或有基础病人群,建议尽快就医。她强调,不要因害怕交叉感染或成为密切接触者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为保证患者和他人的安全,医院有规范的消杀、到位的防护和缜密的流程,不必恐慌。同时,到医院就医,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去发热门诊,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尽量乘坐私家车或出租车、网约车。在医院特别是电梯等公共区域时,可以带上纸巾,按电梯时用纸巾包住手指,按完电梯马上将纸巾扔掉,回家后一定要好好洗手。

“拧紧每一个螺丝,扎牢每一个口子,毫不放松防范疫情二次反弹。” 赵亚双说,疫情之战是人民之战,人民的战争靠人民,新冠肺炎人人易感,需要每一位市民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流行病学专家:走好进门“三部曲”筑起疫情“防护墙”
流行病学专家:走好进门“三部曲”筑起疫情“防护墙”
流行病学专家:走好进门“三部曲”筑起疫情“防护墙”

群力战“疫”:向“重症”发起总攻

流行病学专家:走好进门“三部曲”筑起疫情“防护墙”

速看!“龙江健康码”申请全流程

流行病学专家:走好进门“三部曲”筑起疫情“防护墙”

我们的城,终将和春天一起明媚

记者:赵一诺

编辑:马雨彤

责编:杨晔

统筹:王巍 李国玉

监制:刘荣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