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更應該學《三字經》?孩子,還是家長?

國學熱了好幾年了,最近兩年略微有些降溫了。雖比不得前兩年了,但依舊紅火。早教、幼兒園、託管……,凡是和小孩子沾上點邊的,無不想蹭點國學的熱度。原因無它,既好教,又吸引客戶,找個認識字的人,換身行頭,領著小孩子搖頭晃腦的讀就完事了。家長看著新奇,孩子覺得好玩,於是一拍即合。

誰更應該學《三字經》?孩子,還是家長?

那麼,國學教的是些什麼?其實應該是《周易》、《詩經》、《大學》、論語……,說到這裡大家可能也明白了,不就是四書五經嘛。嗯,是的,主要是這些。

但是學齡前兒童,你能教些什麼呢?《周易》、《詩經》?那肯定是不行的,估計生背下來都難。還要找對四書五經有些研究的老師來教,成本太高,不划算。那怎麼辦?掛羊頭賣狗肉咯。無外乎將那幾樣老懞學拿來充數咯。《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聲律啟蒙》……反正那些時候學四書五經的也是要用這些開蒙的,應該也算得上是國學吧?嗯,肯定是的,必須得是呀,不然可怎麼玩下去呀?

誰更應該學《三字經》?孩子,還是家長?

《弟子規》就不說了,雖然是講一些禮儀為人的,但是封建禮教重了些,現在平等社會、思想自由,有點不合適,一些老教師已經對《弟子規》有些看法了。

《千字文》晦澀些,大人都不懂,你就別指望孩子懂了,就是個教認字、寫字的。

《百家姓》稍實用些,但也是個教認字、寫字的。

《聲律啟蒙》其實是最有用的,可以用一輩子的,哪怕孩子不懂,只要背下來,日後吟詩作對、詞賦文章,會一點點地自己慢慢發掘其中的寶藏。

誰更應該學《三字經》?孩子,還是家長?

《三字經》是教的最多的。說它是蒙學之首也不為過。不但可以啟蒙識字、讀寫,更是有著教化勸學的作用,甚至還很直白的說了教育的要點,也說了做人的道理。

我認為,《三字經》是蒙學裡必修的經典,提綱挈領,妙用無窮,可以受用一生。但是,我們現在教授《三字經》的“姿勢”是錯誤的。錯誤的開始不會帶來正確的結果,正如錯誤的方向並不能帶給你正確的目的地一樣。

誰更應該學《三字經》?孩子,還是家長?

《三字經》開篇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一個有深度的問題,講的是“本無善惡”。試想,一個4、5歲的孩子,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還沒弄明白,會理解“本無善惡”?他們還處在非黑即白、非善即惡的初級階段,怎麼可能理解人性非善非惡,因習性薰染而有善有惡的道理。

那麼,這一句是說給誰聽的?自然是說給孩子的家長聽咯,讓家長知道孩子生活在怎樣的環境裡,決定了孩子將來的習性。說給外人,外人不會和你的孩子朝夕相處,外人也不會關心你的孩子將來的好壞,外人想讓你的孩子生活在積極、向善、美好的環境裡,也得看你答應不答應呀。

誰更應該學《三字經》?孩子,還是家長?

接下來“教之道,貴以專”講的是“教學”的問題。解決教與學的問題,靠的是“專”。這個“專”指得不是專業,這裡的“專”意味深遠,是專注、專心、專一,持之以恆的意思。學習只有長期的、不間斷的、一以貫之的專注下去,才能有收穫。

怎麼樣專注、專心、持之以恆?一個小孩子,坐都坐不住,有什麼辦法專注呢?自然是需要簡單的環境,有規律的生活,排除不必要的干擾。長此以往,讓專注成為孩子的習慣,自然就專心學習了。那麼這個“專”就不是小孩子自己憑著自覺可以辦到的,需要家長的安排,教導,監督,需要家長給孩子專注的環境和簡單的生活,使孩子明白學習才是最重要的事,好專注於學。

你要今天帶孩子摸魚,明天帶孩子釣蝦,後天去KTV嗨歌,大後天去遊樂場坐過山車,週五帶孩子去動物園,週六日走親訪友。你可以試試,你看看你家孩子是把玩放在第一位,還是把學習看作是自己應該做的事?

你說這是講給孩子聽的?還是說給家長聽的道理?

誰更應該學《三字經》?孩子,還是家長?

至於“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這一大段,更不可能是說給孩子聽的了。小孩子一聽“哦,我學不好是因為我爹沒教我,是他當爹的錯,關我屁事。我還是去村頭和二狗子和尿泥玩去吧。”

顯然不可能是這個意思,也不想要這個結果吧。那這話只有對當爹的說才有用,你孩子不學好,就是你這個當爹的沒幹好本職工作,沒教於好你家熊孩子。看,換個對象,一切都說得通了。

誰更應該學《三字經》?孩子,還是家長?

話說狗剩和二狗子在村頭玩完尿泥,看見日頭偏西,連忙往家裡趕。

狗剩爹蹲在門口的大石上看著蹦蹦跳跳跑回來的狗剩,一瞪眼罵道:“你個殺才,入得學堂恁些時日,還是一副猢猻樣兒。先生的穩重一分也沒學到,哪裡像個讀書的!說說先生今日裡都教你些啥?”

狗剩也不示弱,衝他爹道:“先生講了,‘養不教,父之過’”。

狗剩爹一愣,問道:“你個殺才,可是學懂了?說說是個啥球意思?”

狗剩得意的說道:“當然懂了,你仔細聽著。意思就是我學不好,就是你這個老殺才的錯……”

狗剩爹脫下腳上沾著牛糞的草鞋,揮手仍在狗剩臉上罵道:“你個狗X的,你不學好,竟還是老子的錯了!”

然後默默地轉身向院裡走去……

所以說,《三字經》是孩子背誦的,但教化不只是孩子,首先教化的大人。做家長的,才是真正需要學習、理解《三字經》的人。它真的是在告訴你怎樣教你的孩子學習、做事、做人……簡單明瞭、琅琅上口、易學易記,是能讓你子孫後代受益無窮的經典。實是居家旅行,相夫教子,明辨事理,誨人不倦,必備之物呀。

呵呵,說得過了。將近一千年的東西,裡面有些過時的,另一種社會制度的糟粕還是要拋棄的,沒什麼用,還害人。但是其中關於教育孩子的部分,還是十分精闢的,值得各位家長細細品味。《三字經》作為孩子的啟蒙經典,能被推崇千年,冠以一個“經”字,不是徒有虛名的!

誰更應該學《三字經》?孩子,還是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