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悠悠乡情浓

千年古县,长泰有着许多值得挖掘的空间。这里的民俗风情也罢,地方饮食也好,都可圈可点。当然,要让它们的芳香飘得更远,离不开关注长泰的所有人的一起努力。让我们一起品尝,一起发现,为长泰喝彩。

“八音”民乐在长泰流传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是由泉州一戏班带来的。之所以称之为“八音”,是由其使用的乐器而得名的。即八种乐器:哒仔(高音唢呐);大广弦;三弦;笛子;壳仔弦;铜锣;叫锣;铜钟。其曲调优美流畅,行云流水,婉啭悦耳;节奏舒缓有致,规整清晰,若演奏得好,喜怒哀乐抒发自如,传情达意,扣人心弦,极具场面营造的浓厚效果。在当时,凡婚丧、祭神、庙会、庆典、新屋落成等活动,都可以出场演奏。“八音”演奏的场面极具舞台色彩,单说那各个艺人的演奏形态,就够你大饱眼福了:敲鼓的腰扎腰带,高卷袖管,夏日时有的甚至光着膀子,两把握槌敲大鼓的手,绷得青筋暴露,仿佛钢铁浇铸似的,上下富有节奏地交替敲准鼓点,打得鼓声震天动地,让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鼓点时而如暴风骤雨一阵紧似一阵,时而粗犷、豪放,让人舒筋活络,气贯丹田;吹哒手的更是摇头摆脑,神情诙谐幽默,随着曲子的变化,时而仰天劲吹,时面绕圈抒情,时而左右频送,真是神情兼备,音态和谐,像是一种通俗易懂的音乐舞蹈……你若有机会亲临现场欣赏,说不定也会被感染得手舞足蹈起来呢!

在长泰流传的“八音”主要以南管基本曲为主,其主要代表曲有“陈三五娘”、“秋天风雅”、“园内花开”、“基本管”、“打花鼓基本曲”、“观音母”、“将军令”、“上酒楼”、“百家春”、“过江龙”等。其次有“芗剧八音”、“中古音”都属“八音”民间曲调范围。由于“八音”流传于民间、属自发性的兴趣组织,且适应面广,曲调又有相对稳定的格式,填词较自由,因此,民间的“八音”乐队遍及全县各乡、镇,村、队,有的甚至一个生产队就有一、二个“八音”馆。当时尤以京元村、岩溪镇、坂里乡、陈巷镇、武安镇为盛。单就京元村就有好几个“八音”馆,一到晚上,约定俗成,以馆主家为演奏场所,自编自唱,引来了周遭的乡亲,大大丰富了民间的群众文艺生活。久而久之成了各村文化熏陶的重要阵地,成为各村夜生活的一大亮点。再加上热心艺人的自编自演,很多党的方针、政策都成为“八音”贯彻落实的好材料。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京元村民间就用中古音编成歌谣,用八音配乐广泛宣传:“天乌乌,要下雨,日本坐电船探水路,想要对我通,爬上咱的陆路,假插中国旗,给咱们嫌疑;咱的军队好目色,等到电船驶近岸,枪声呼呼号,打死日本狗,日本中伤吱吱哭,电船转头紧快走,打死日本狗”。新形势下,宣传党的计划生育,也编唱得深入民心:“‘十大’精神记心内,建设小康社会要人才,现在是男女不分新时代,不比多子比贵子,不比男子比才女,不比钱财比人才,家家若生贵子,户户就都致富,小康社会人人都富裕”,由此可见,“八音”确实是一种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宣传工具。


“八音”悠悠乡情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