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但在貴州省天柱縣,我們卻在泥巴堆裡見到一個不施粉黛,美麗卻十分勤勞的女人,我們為此驚豔不已,她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瓦窯西施”——葉鳳。


我們見到葉鳳時,她正在門前洗菜。

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她不在乎外面世界的精彩和繁華,有時候也逗逗狗,生活過得簡樸而充盈。

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隨說女子不如男,我們趕到她的瓦窯工地時,葉鳳正在瓦桶上做傳統的手工瓦,只見她把和好的泥巴切裁成長約60釐米,高30釐米、厚2釐米的粗坯泥片,迅速的糊在瓦桶上,然後轉動瓦桶進行粘接,並按規格進行製作,動作嫻熟,在瓦桶的快速轉動中,泥巴濺在葉鳳靚麗的身上、臉上,彷彿盛開的花朵上站滿了一隻只迷路的蝴蝶。

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時代發展了,這種傳統的瓦漸漸失去市場,也嫌不到什麼錢了。”葉鳳給我們算了一筆賬,燒製一窯的瓦大約需要20天左右,遇上不好的天氣,時間會更長。除去人工、柴錢,場地租金,一窯下來最多也只能賺四、五千塊錢。

所以有時候,葉鳳也會對未來感到迷茫。

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做瓦也很不容易的,踩泥、上桶、晾瓦、裝坯、上窯、燒窯、開窯……程序極其繁瑣,雖然我是一個女子,但每天看著他一個人一天忙到晚,實在太累了,於是我也跟著他學著幹,雖然開始很累,但現在已經習慣了”,十多年來,葉鳳用自己的汗水、青春,與丈夫為伴,同泥土作友,不辭辛勞,以過硬的技術、頑強的毅力掌握了全套做瓦的程序。

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我老婆不怕泥巴的……”李小軍對他這個不怕髒、不怕累的老婆很滿意,說起這話時,臉上洋溢著幸福。

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泥土無聲,瓦窯無聲。

隨著全球對於環保的重視,而琉璃瓦、玻璃、塑料、金屬等替代品的出現,燒窯業將逐漸衰落並關閉。

這座瓦窯,像是一個結尾,臥伏在那裡,是那樣的安祥,那樣的平靜……而我們的瓦窯西施,也就這樣默默的守護著這即將消失的技藝。

天柱有個“瓦窯西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