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很多人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不提上一句?确实不适合普通人说

在平时教学生读古诗时,笔者总是告诉他们,只背千古名句是没有意义的,一定要把原诗找出来读一读,至少要理解清楚上下句的意思。不然结果无非就是两个:曲解或理解不深刻。

为何很多人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不提上一句?确实不适合普通人说

清代诗人黄景仁的名句“百无一用是书生”,若是不看它的上一句“十有九人堪白眼”,就无法体会当年作为一介书生的诗人是在何等伤感的情况下写出这个名句的。苏轼的千古名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很多人经常念,都认为苏轼这诗写得是阳春白雪,但却不知道上一句其实是“粗缯大布裹生涯”。哪怕是身着粗布大衣,也要读书,这才是苏轼的意思。

为何很多人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不提上一句?确实不适合普通人说

本期笔者要和大家再分享一个千古名句,叫做“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话被广泛用于劝诫他人:做人不要太嚣张了,要学会宽恕和体谅别人。这个名句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句子,它出自一首28字的古诗,它是有4句的,这句话是最后一句。但是为何很多人说这句话时,都不提它的上一句呢?一方面自然是因为上一句名气不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上一句确实不适合一般人说。让我们来读一读全诗:

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

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为何很多人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不提上一句?确实不适合普通人说

这首诗7言诗的作者是一位道人,名字不详,生活在蔡州褒信县附近。据宋代史学家姚宽在《西溪丛语》中记载,这位道人很喜欢与人下棋,而且棋艺高超。他和人下棋时有个习惯,总是喜欢让别人先走一步。这首28字的小诗,就是他下棋的心得体会,也完美地解释了为何要让别人一步。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自己对棋局的体会,从这两句来看这位老道确实对棋很有见地。下棋时,讲究布局,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有章法,所以在思量间人就像过了几度春秋。道人之所以能克敌,原因就在于他懂得了下棋的妙诀,领会了其中的真谛。

为何很多人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不提上一句?确实不适合普通人说

诗的后两句是最经典的部分。说实话,若是不看上一句,有多少人以为道人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时很低调?“自出洞来无敌手”,这样的嚣张也就只有能常胜的道人敢说。我们普通人要是说到“得饶人处且饶人”时,带上这前7个字,确实不太合适。没这个实力说这句话,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甚至被群嘲。

“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上一句,虽然一般人不敢说,但这句诗后来流传为俗语后,民间又给它加上了的后半句。这后半句也是7个字,个人觉得也很有哲理,它就:得放手时须放手。

为何很多人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不提上一句?确实不适合普通人说

这样一来,前一句就“得饶人处且饶人”指的就是与人相处时我们该有的谦逊,这是我们对外的态度。而后一句“得放手时须放手”则更多的是不为难自己,很多事都是强求不得的,不肯放手伤人的同时也伤己。这个俗语就是要告诉我们,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己,都不要过于苛求。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能做到的这一点的,才能真正的豁达,不是吗?欢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