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着力提升贫困人口金融服务获得感和幸福感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杨江涛)4月21日,记者从山西银保监局了解到,近年来我省采取增加信贷供给、下沉金融服务、研发专属产品、提高保险保障等多种措施,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金融服务获得感和幸福感。截至2019年末,全省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920.5亿元,其中,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打造的扶贫小额信贷结余115.62亿元、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24.54万户,当年累放已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列。

满足多元化精准扶贫需求

农发行山西省分行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吕梁模式”,支持贫困地区农业特色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截至2020年3月末,“吕梁模式”已先后投放99户、11.30亿元贷款,支持了涵盖红枣、小米、油脂、核桃、野生沙棘、杂粮种植、奶牛和生猪养殖等吕梁以及忻州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吸纳近7600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带动近2.7万贫困人口增收,成为全国农发行服务脱贫攻坚的重要品牌。人保财险山西省分公司开发保险扶贫产品64个,在临汾永和开办“扶贫红枣”保险、忻州偏关开办“谷子一揽子扶贫保险”,同时在12个县区开办玉米、苹果“保险+期货”等创新险种,满足多元化精准扶贫需求。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据了解,下一步山西银保监局将推进全省银行保险机构找准金融支持与贫困地区发展结合点,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地方优势特色产业、贫困村提升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等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扶贫小额信贷作用,落实受疫情影响延期还款等工作安排。同时加强与贫困地区政府、扶贫部门、农业农村部门联络对接,把准产业扶贫政策,强化风险源头管控,认真做好贷款“三查”,及时掌握贷款实际用途和产业经营情况,将风险防控理念贯穿工作全流程。此外,扩大返贫险覆盖范围,开展省级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加快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和开发天气指数保险、价格保险等创新险种,推进保险风险保障金额进一步提高,扶贫金融产品进一步丰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