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殺死了中國電影院?

2020年4月20號,影院關門第88天。


最近一週,中國電影依舊壞消息不斷——


14號,一季度業績預告,幸福藍海、萬達電影、金逸影城三家知名院線虧損超過8億元;


15號,中國疾控中心建議,影劇院、遊戲廳等娛樂性休閒型場所暫不開業;


同天的消息,數據顯示,2020年初至今,有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或吊銷,是2019年全年註銷或吊銷數量的1.78倍;


17號,去年票房1717萬,擁有12個影廳的天津橙天嘉禾銀河影城,開業7年半後宣佈閉店;


近日,陸續傳出有影院出租內場和影廳,作為新婚夫妻拍婚紗寫真的場地;


同時,有消息稱,著名外資影投、在國內有141家影城的CGV已經開始裁員,裁員比例大概在30%。


……


中國電影,尤其是中國電影院,陰雲籠罩,前景未知。


作為曾經電影行業的從業者,和當下電影行業的觀察者,我希望為這個行業、尤其是影院做點什麼。


哪怕人微言輕,哪怕手裡只有這杆筆——


總要有人發聲,讓更多人看到,然後更多人發聲,最終尋求改變。


因為改變,從來都不是自發進行的。


誰殺死了中國電影院?

▲ 圖為日本演藝人士發起的「拯救電影院」標誌

回應六個質疑

先對「影院復工」大眾的幾個主要質疑或疑問,做下回應。

質疑1,電影院是密閉空間,傳播風險大

不知道專家風險評估的具體標準是怎樣的,但疾控中心發佈會上的原話是,控制人員流量,減少人員聚集。

重點是控制和減少,而不是禁止。

別怪我玩文字遊戲,因為以我的瞭解,影院完全可以做到這兩點——

首先,多數影廳空間夠大,有良好的排風系統,且隔座、隔排賣票,前後的距離至少超過兩米,左右的距離也有一米;

其次,觀影90—120分鐘,與下館子、泡吧時長基本一致,全程配戴口罩,無言語交流,飛沫傳播風險甚至比摘下口罩吃東西的飯店要低;

最後,暫停線下購票,執行100%線上售票,全程自助無接觸取票、入場,實名制保證一旦有風險可以迅速控制;

並不是要強調影院就比飯店、酒吧、超市的風險小,但起碼不會更高。

且如果是控制流量,減少聚集,營業狀態的影院,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誰殺死了中國電影院?

質疑2,目前仍是疫情防控關鍵期,影院應顧全大局

沒錯,各行各業都受衝擊,但「顧全大局」四個字,行業外的人說得輕鬆,對行業內變局下的切身體會,一定是無法感同身受的。

簡單算筆賬——

國內目前約有1.1萬家影院,每家影城平均約有30名員工,那麼單是影城的從業者就有約33萬人

這幾十萬人,就是生活在你我身邊的普通人,TA們也有貸款要還,有孩子要養,有日子要過。

但這不是重點,真正導致人心惶惶的是——

影院不復工的同時,也沒有看到出臺任何針對繼續保持關門狀態的相關措施。

用一句不恰當的調侃,咱不能「管殺不管埋」啊。

保守估計何時可以復工、關門期間有哪些扶持辦法、高中低風險地區又有怎樣不同對待。

細則越規範,就越能給行業吃下定心丸。


而當後續措施無法有效跟進,謠言滋長,甚至自己嚇自己,各種「年內無法復工」的傳言開始散播,即便影城開展自救,也會因為前景不明而陷入被動泥潭。


總之,顧全大局誰都懂,也不反對,但這樣缺乏有效溝通的「顧全大局」,不免過於壯烈。


誰殺死了中國電影院?

質疑3,拍電影開影院不賺錢?明星動輒身家過億,怎麼現在從上到下都在哭慘?

這裡存在兩個刻板印象——

一是藝人明星賺多少錢,和電影公司、院線有沒有錢,那完全是兩回事。這種沒常識的偏見,真的不應該出現在2020年了。

二是拍電影和開影院,真的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麼賺錢。

甚至,賠錢都已是常態。

電影公司,拍十部賠七八部很常見。即便有《流浪地球》這樣大爆款的北京文化,去年還是虧損了近24億。

院線則要更難,尤其在這個線上娛樂前所未有豐盛的時代,具體放下一條說。

最讓人生氣的,還是下面這種不明就裡、落井下石的態度。

帶著絕對的偏見,胡言亂語(電影每天進賬幾十億??),橫加指責,煽動情緒。

退一萬步說,每個行業都難,大家都在發聲求助,但別的行業可以哭慘,就電影行業身份特殊?有苦就必須咬碎牙齒往肚裡咽?

這些車軲轆話,其實翻來覆去講真的很沒意思,但偏見擺在這,不說清楚實在窩火。


誰殺死了中國電影院?

▲ 圖片來自微博截圖

質疑4,這幾年影院野蠻發展,增速過快,如今是時候優勝劣汰了

這裡說兩點——

一是當下影院真的很難做,單以投資回報率看,根本就不是什麼適合入坑的行業。

以開頭提到的天津那家閉店的影院,它有12個廳,2000多個座位,還有IMAX,算是高配的大影院。

地段位置的確不錯,但去年光租金和物業費就有1100萬,以它去年1717萬的票房,分到手不過800萬多一點,還不夠交租金的。

中小影院或許沒這麼大租金壓力,但也是能做到收支平衡就燒高香了。下面截圖的案例,我不確定真假,但代表性一定是有的。

二是關於影院數量過多,也是有原因的。


18年12月11日,電影局印發《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稱,到2020年,全國加入城市電影院線的電影院銀幕總數計劃達到8萬塊以上。


文化產業大發展,是這幾年的一個趨勢,人口紅利依舊可以開發。但現在回頭看,其實也早已埋下自上而下、過分樂觀的潛在隱患。


無論是上座率、人均觀影次數,還是票房增速,數據都是逐年下滑的。


一味追求速度,忽視電影質量和數量無法跟上的現實,想想一年多前目標直指8萬塊銀幕,現在2020到了,近7萬塊銀幕數已顯臃腫。


這的確是行業的問題,但放在當下,又不是任憑它社會達爾文主義那麼簡單。


開一家影院要耗費多少時間、金錢,若非實在撐不下去,豈是說淘汰就淘汰的。


誰殺死了中國電影院?

▲ 圖片來自網絡 投資1000萬的影城,票房穩定的前提下 回本就需要12年

質疑5,國產電影觀眾緣差,加上疫情的心理影響,觀眾對進影院沒有多少熱情


這來自一部分理智的觀眾。


怎麼說呢,還是有兩點回應吧——


一是這兩年的國產電影,真的肉眼可見地,在進步了。


這個進步,是我們無論怎樣也不能否認的,這也是為何更為中國電影沒能在2020年更上臺階,感到遺憾的原因。


二是即便復工收益不好,但開門就是回暖的開始,就有復甦並重回巔峰的希望。


還是那句話,不是要現在就復工,但相關措施,有效溝通,總要跟上。


質疑6,既然開門無望,大可換個工作轉行算了


對很多人,工作的確只是工作,一個不行,換一個就是。這麼說可能有點矯情——


但電影這個行業,太多人真的就是在憑熱愛和理想在做事。


只要還能活下去,就有人會繼續堅持。


這不多說,懂的自然懂。


糾正兩個誤解


其實上面這些質疑,拋開惡意的不談,背後更多是源於不瞭解。


只要願意溝通,不解總會消失。


但下面這兩個誤解,是我很想嚴肅糾正的。因為它們根深蒂固,非三言兩語就可解除。但多一個人解除誤解,說這些話就有價值。


誤解1,相比衣食住行,電影只是娛樂,不是剛需


真的,但凡上週末看過「同一個世界團結在家」線上慈善音樂會的人,也不會認為,這只是娛樂吧。


2020年了,不要再說什麼電影、音樂、文學只是娛樂,不是剛需了。

它們都是藝術,而藝術,就是人類的剛需。


誰殺死了中國電影院?

電影自1895年誕生至今的125年,一直都被定義為藝術。


在中國,電影也始終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


或許是近十年經濟科技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國電影的飛速躍進,也難免被貼上濃重的銅臭味。


「唯票房論」大行其道,讓太多人忽視了電影在傳遞社會價值、銘記過去、展望未來上的文化價值。


電影不是小打小鬧,背後是一個成熟的工業,每一部誠心製作的電影,都是工業產業鏈上,無數工作人員知識、體力的勞動結晶。


好萊塢在上世紀初就被政府認定為國家的基礎產業,繼而成為美國夢、美式價值觀的主要載體。


一個國家在世界媒介上的話語權,不僅僅是看經濟硬實力,還有文化軟實力。這真的不應該只停留在一句口號,捫心自問——


我們真的打心底裡重視電影行業嗎?真的在把電影視為文化產業和文化輸出的重要一環嗎?


這真的不是多建影院、多賺票房就可以了。


重視電影,從承認「電影是剛需」開始。


誰殺死了中國電影院?

誤解2,時代不同了,看電影的方式有很多,未來主流也是線上,疫情只是加速了影院的消亡

這個誤解,的確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


這個話題呢,其實這兩年也已經被討論過多次,我就簡單說看法——


影院或許在未來真的會消失,但肯定不是現在,更不會是短時間的近未來。


這裡不談什麼「電影只有在大銀幕才能帶來最強觀感」,不談理想,只談利益。


最現實的問題就是——


當電影離開了影院,絕大多數將無法收回成本,甚至賠得血本無歸。


如果《戰狼2》《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都走的線上網播,收益絕不會有現在的10%。


最近好萊塢也有很多新片轉了流媒體,但即便是創了紀錄的《魔發精靈2》,單片收費近20美元,是電影票的一倍,也因投資巨大,依然沒能做到收回成本。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換成版權意識模糊的國內,一部新片線上播出,下一秒盜版資源就會全網滿天飛。


總不能指望所有電影,都被字節跳動大手筆買斷、次次免費請全國人民看電影吧。


這就是現狀。


誰殺死了中國電影院?


於是,回到標題。


誰「殺死」了中國電影院?


真的,只是這次疫情嗎?


三個方向建議


最後,還是給點力所能及的建議。


其實,說是建議,視為呼籲,或許更為恰當。


對電影管理機構——


很多業內人都提到了,專項資金的返還。


如果還有朋友不瞭解這個專項資金,就簡單解釋一下——


國內的政策,每部電影公映後的票房,國家會抽走5%,作為推動電影事業發展的專項資金。


這些錢當然每年都在花,但總有結餘。這個檔口,就是這筆錢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除此之外,也附議@張小北 和@電影票房 在微博上給出的建議。


誰殺死了中國電影院?

▲ 圖片來自微博截圖

對電影公司——


疫情之後要恢復大眾觀影熱情,很大程度上,要看公映的新片質量。


沒有叫好叫座的頭部大片「帶節奏」,電影市場將很難迅速回暖。


目前,這也是北美市場的策略,如果按計劃7月能夠重開影院,諾蘭的《信條》能否引爆市場,作用非同小可。


另一點,往遠了說,參考影評人magasa撰寫的《好萊塢是這麼度過經濟大蕭條的》一文中提到的——


「媒體將好萊塢的快速復甦,歸功於優質影片成功捕獲了觀眾的趣味。所謂優質影片的製片策略,指好萊塢製片廠明白了,依靠改編自成功小說或舞臺劇的高成本影片,是電影業的一條明路。


放在當下的中國,我想這個經驗同樣適用。


最後,對廣大觀眾——


除了懇請大家能在影院開門後,都能買票支持,還能說什麼呢。


質疑也好,誤解也罷,我想沒有幾個人,是希望中國電影不好的。


路還長,請多多支持。


結語


關注我的,多是業內人,所以雖然寫了這麼多,業內人一點都不陌生,更多,是寫給更廣泛的行業之外看的。


但還是想呼籲業內——


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吃。


我們不僅要發聲,更要有人帶頭髮聲、集體發聲。


最近思來想去,腦中總會浮現這四個字——


人微言輕


現實很殘酷,發聲或許也只是杯水車薪,但還是那句話——


改變,從來都不是自發進行的。


而沒有改變,又何來改變?


誰殺死了中國電影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