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力醫療:小生意裡的大格局

近期隨著海外疫情的快速蔓延,醫療器械板塊成為了資金追捧的熱點,尤其是其中的呼吸機概念,更是備受關注。正好有朋友希望我看看這個板塊,就挑其中的

維力醫療(603309)為例,來簡單分析分析。友情提醒: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去年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5G題材的文章《5G題材的故事收場了嗎?》,在文章中我曾說:

2007年3G題材開始預熱,光纖光纜漲幅兇猛,匯源通信一年翻了4倍,2009年3G牌照發放,又是光纖光纜大漲,一直延續到2010年行情結束。


後來到2012年開始炒作4G概念,又是炒作光纖光纜,這次連主設備商都沒撈到什麼實地,大唐還被ST了。

2019年的5G題材炒作,我們現在回過頭去看,股價最受益的居然不是中興通訊、烽火通信這樣的硬5G設備公司,而是做PCB線路板的滬電股份、深南電路這些提供輔料的送水工,跟之前3G、4G時代炒作光纖光纜有異曲同工之處。


從這個A股公案可以總結出一個邏輯,某個熱門板塊最終結算下來,最為受益的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送水工。


其實很多行業都是這個邏輯:


  • 惠普、施樂這些打印機廠商最賺錢的不是賣打印機,而是靠賣墨盒、硒鼓這類耗材賺錢;
  • 小米賣手機和電視利潤不到5%,賺錢靠的是裡面的內置廣告;
  • 汽車廠商賣車賺的錢很苦逼,可是三桶油基本上是躺著賺錢,4S店賣車也不賺錢,靠的是維修保養和賣保險;
  • 半導體領域,最牛逼的是做代工製造的臺積電;


那麼在最近火爆的呼吸機領域中,有哪些公司可以關注呢?


呼吸機整機三大龍頭:


1、魚躍醫療:無創類呼吸機,出貨量世界前列,公司呼吸機有CE認證,近期也通過了美國FDA認證,目前接到了來自全球各地區的呼吸機訂單,其中歐洲地區較多,西班牙採購了2000臺。


2、邁瑞醫療:有創呼吸機,同時具備無創通氣、氧療的模式,院用有創呼吸機每日產量數十臺,向火神山提供呼吸機,陸續接到亞太、歐洲、中東等地區的採購訂單,意大利向公司採購了近萬臺抗議設備,包括監護儀、呼吸機。


3、航天長峰:ACM812A急救轉運型呼吸機,2019年銷售數量為201臺,高流量溼化呼吸治療儀,治療性呼吸機。


上游零部件類:


1、深科技:公司醫療設備業務涉及的呼吸機主要根據客戶需求,以OEM、ODM、JDM等方式生產家用呼吸機,呼吸機主板。


2、中鼎股份:公司是美國通用呼吸機項目精密橡膠密封產品的批量供應商。


3、天晟新材 :公司生產的呼吸機配件產品為功能組合配件,主要起到保溫、降噪、過濾、殺毒、除臭等作用。


4、通達股份:子公司成都航飛航空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為國內某呼吸機生產企業提供呼吸機配件,暫不生產呼吸機整機。


5、麥格米特:公司的醫療電源產品配套飛利浦、GE、邁瑞等設備廠商。


6、漢威科技:子公司煒盛科技F1031微流量傳感器等可以應用於呼吸機上,用來監測控制氣流、壓力等指標。


耗材類:


1、維力醫療:相對稀缺的醫用導管標的,包含呼吸機醫用導管(和麻醉呼吸機相配套使用),括氧氣面罩、藥物吸入霧化器。


維力醫療:小生意裡的大格局


耗材類基本沒有第二家了。


維力醫療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對象,它生產的這些東西看上去是個小生意,很多上市公司看不上,其實不然。


維力醫療:小生意裡的大格局

基於常識,呼吸機不是消耗品,和口罩導管不同,就算疫情持續,呼吸機也會有飽和的那一天,而只要呼吸機在滿負荷使用,那麼耗材也需要源源不斷地供應,這才是細水長流的生意。


由於新冠肺炎的大面積爆發,全球對呼吸機的訂單需求量急劇上升。截至北京時間4月10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將近160萬, 存在上百萬臺規模的市場需求空間。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大多會伴有呼吸困難等症狀,伴隨重症患者人數的不斷攀升,醫用導管需求激增,中國的醫療器械產能是世界抗疫的壓艙石,短時期內沒有什麼國家可以取代。


維力醫療的產品中,包含呼吸機醫用導管(和麻醉呼吸機相配套使用),括氧氣面罩、藥物吸入霧化器等產品。其中,公司霧化面罩用於呼吸道疾病及危重症患者的治療,吸氧產品適用於因呼吸系統疾患而影響肺活量患者。


維力醫療:小生意裡的大格局


不管是用什麼公司的呼吸機,氣管插管總是需要的;上了呼吸機,吸痰總是需要的;撤了呼吸機,吸氧和霧化也是需要的。維力醫療提供的是呼吸機一條龍服務,其醫用導管國外營收佔比高達58%,屬於漲價加需求暴增收益股


月初國家為了制止偽劣醫療器械產品出口,聯合發文強調了醫療用品出口的質量管理,這項規定對於已經獲得國內外資質的龍頭上市公司是很有利的。


維力醫療:小生意裡的大格局

2019年全球醫用導管行業的銷售總額高達321億美元,五年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高達9.17%。受疫情影響,2020年醫用導管行業蛋糕的擴容速度將急劇擴大。


維力醫療是最早打入國際市場的國內醫用導管企業之一,已取得15項美國FDA(510K)註冊、74項歐盟CE產品認證、84項國內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其中4個III類產品註冊證,73個II類產品註冊證,7個I類產品備案憑證)以及21項加拿大產品註冊證。產品已經進入監管嚴格的北美、歐洲、日本等主流市場,銷往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


維力醫療:小生意裡的大格局


其實醫用導管的用途非常廣泛,不只是用於呼吸機。維力醫療的氣管插管和留置導尿管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公司產品目前涵蓋麻醉、呼吸、泌尿和血液透析等四大領域,共5大類、60多個品種、2600多個規格。


業績方面,2019年三季報顯示,維力醫療營業收入7.1096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428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加146.8503%,基本每股收益0.52元。根據資訊報道,維力醫療將在4月14日(下週二)和4月29日分別發佈2019年年報和2010年一季報,之前已經披露2019年度淨利潤預增69%-100%,相信其一季度的報告受到疫情的刺激可能將更加大幅增長。


維力醫療:小生意裡的大格局


醫療器械裡的導管雖然看上去是個小生意,可是就像PCB一樣,夠專業就可以做成隱形冠軍,上市公司的規模優勢,可以讓其在上下游充分佈局,看了看維力醫療去年的投資佈局,基本上都是在上下游收購夯實產業鏈。


上游原材料方面,維力醫療投入巨資搞了PVC、海南乳膠、新興醫用材料(飛領苯PVC)和硅膠生產基地;下游產品線方面,收購狼和醫療形成“醫用泌尿導管+包皮環切手術器械”的產品線,還有投資蘇州麥德迅的麻醉產品線方面,這些都可以抬高行業的進入門檻。


維力醫療的子公司狼和醫療生產的醫用口罩,也開始大量出口了。


維力醫療:小生意裡的大格局


維力醫療在國外對標的主要競爭對手是Teleflex(泰利福),是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NY:TFX),成立於1948年,是全球性的重症監護和外科手術領域醫療器械供應商。Teleflex在全球28個國家有生產基地,擁有員工11,600名,2019年收入達到26億美元。跟國外巨頭相比,維力醫療的國貨進擊之路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從下圖看,即使跟國外巨頭貼身肉搏,維力醫療的毛利率也還相當可觀,這充分體現了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


維力醫療:小生意裡的大格局


隨著技術的升級、醫療需求的提高、環保要求的趨嚴、行業監管的加強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醫用低值耗材市場將面臨優勝劣汰,市場將逐漸集中在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手中。特別是隨著國內成本的不斷攀升,行業製造成本上升壓力加大,疫情加速市場被動出清的大背景下,維力醫療等頭部企業外延優勢愈發明顯,有望成為行業集中的受益方。


目前從疫情的新增人數上來看,歐美國家的疫情拐點還沒有到來,且還沒考慮到印度、孟加拉、南美洲、非洲的後續爆發,中國的醫療器械還有足夠的時間紅利風口,很多生產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的耗材公司第一季度業績比往年增長了三倍,漲價加上需求暴增,醫用耗材的行情至少在今年是可以預期的確定性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