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梵高的耳朵》(四)‖ 折翼的天使,向死而活

古往今來,一些藝術家和詩人不約而同選擇自殺這種極端的方式來結束一生。

我們熟知的海子,《羅生門》的作者芥川龍之介,舉世聞名的畫家梵•高、英國女作家伍爾芙……

這些人,他們常常活的比較敏感,對人性洞察的比較徹底,然而對愛的需求又比較純粹;他們時常思考自己的使命,不停地拷問自己,直至傷痕累累。當陷入無法解脫的境地時,便以身殉道,用生命去追尋真理。

讀書《梵高的耳朵》(四)‖ 折翼的天使,向死而活

現代人眼中的梵高

讀書《梵高的耳朵》(四)‖ 折翼的天使,向死而活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梵高回到他的黃房子裡繼續作畫,這對他而言是件天大的好事,但他的精神狀態卻大不如從前。他飽受失眠的痛苦,經常被噩夢侵襲。長此以往,他感到身心俱疲。

他精神恍惚,時常覺著被人下了毒,到處都是要毒他或中了毒的人。他奇怪的眼神和呆滯的行為,嚇到了身邊的人,雖然他沒有做出傷害他人的事,但他奇怪的眼神和舉止嚇到了身邊的人。

好事不出門,壞事行千里,他行為怪異的消息,成了左鄰右舍茶餘飯後的談資,流言蜚語很快給梵高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他再次入院,被送入了隔離病房。

報喜不報憂,當梵高精神狀態稍微好轉,他趕緊給弟弟提奧寫信,告知自己很好,又可以回家作畫了。

梵高離世前的兩年,幾乎是在和病魔抗爭中度過的。他精神時好時壞,活動範圍很有限,當狀態稍有好轉,即刻拿起手中的畫筆,去畫目之所及的景物:座椅、盆景、花園、果樹,病房、醫院,有什麼畫什麼。繪畫燃起他的激情,他想快點好起來,他對未來仍充滿希望。

讀書《梵高的耳朵》(四)‖ 折翼的天使,向死而活

梵高在精神病院的畫作:鳶尾花

讀書《梵高的耳朵》(四)‖ 折翼的天使,向死而活

1889年6月,梵高的精神第二次崩潰,再次被送進了當地的聖雷米療養院。住院期間,他的精神世界猶如翻騰的大海,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濤洶湧。

在面對不可遏制的疾病的焦灼中,他也開始質疑:繪畫到底有沒有用處,這實在令人懷疑。但怎麼辦呢?有些人即使精神失常了,卻仍然熱愛著自然與生活,因為他是畫家!

放棄?那不屬於梵高。

這年6月中旬,阿爾勒上空又颳起了曾讓梵高亢奮的密史脫拉風,失眠導致無法入睡的梵高起身,用手中的畫筆,將從窗外看到的星星在月空中穿梭的圖景繪出了《星月夜》。

對藝術不斷追求的梵高,並不滿意自己的這個作品,後來又重畫了好幾遍《星月夜》,很久後才定稿。

畫面中飽蘸激情的條狀筆觸,攪動起旋轉的漩渦。事實上,畫面中的教堂並不存在,只是梵高的幻象,也許象徵了人掙扎與奮鬥的精神。

讀書《梵高的耳朵》(四)‖ 折翼的天使,向死而活

梵高在精神病院的畫作:星月夜

讀書《梵高的耳朵》(四)‖ 折翼的天使,向死而活

梵高是個熱愛自然並能從普通事物中看到純粹之美的畫家,他的創作手法更多傾向於通過眼中物折射心中的情感訴求。

梵高在給弟弟提奧的最後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我的作品是冒著生命危險畫的,我的理智已經垮掉了一大半。但我始終相信,一個盡其所能勤勤懇懇努力乾的人,總會成功的。衷心地握住你的雙手。”

梵高熱愛生活、真誠善良,當他感覺到周圍世界裡的真誠與友愛都將不再,他的希望也隨之破滅。1890年7月27日,梵高對著自己的胸口開了一槍,離開了這個世界。以自殺的方式離開,是梵高清醒時經深思熟慮後做出的選擇。

文章讀到最後,塵埃落定,迷霧昭然若揭。那些被誤讀和隱藏起來的關鍵點,也隨著作者墨菲的視線一目瞭然。

首先,梵高走極端與他的家族精神病史是有關聯的,梵高6個兄弟姐妹,兩個自殺,兩個死於精神病院。

少年時梵高偏執的性格及精神狀態讓父母不待見,而缺失母愛的孩子性格更容易走極端。成年的職場生涯屢屢失敗以及備受打擊的愛情,都曾令梵高的精神遭受創傷。

第二,在藝術道路上他想與同仁高更結伴同行,但是短暫的交往與磨合後的極度不適令兩人分道揚鑣。高更並非大家眼中的懦夫,只是感覺到兩人在一起只會使事情變得更糟,而不得不離開梵高奔赴他鄉。

第三,阿爾勒的黃房子是梵高精心打造的世外桃源,是容他創作的安身之所。而那封逼迫他離開的請願書,卻欲將他拒之門外。請願書的假象不僅迷惑了世人的眼睛,也傷透了梵高的心。

事實真相是:房東為獲取更大利益,勾結朋友去鼓動30人簽名撰寫的請願書,它代表不了阿爾勒全城民眾的心聲。

第四,梵高的經濟來源主要靠弟弟提奧,他的精神支柱是弟弟,當提奧成家並有了孩子,梵高去看望小侄子時,從弟弟與弟媳的談話中,感覺到自己已成為弟弟一家的負擔,他選擇了成全和逃避。

讀書《梵高的耳朵》(四)‖ 折翼的天使,向死而活

梵高在精神病院的畫作:麥田與收割者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折翼的天使,向死而活

寧靜而瘋狂的文森特,炙熱而憂傷的梵高,在經歷人生的折磨後,以另類的方式告別了那個世界,他的心靈終於得到了安息。

梵高死了,卻留下一隻著名的耳朵。梵高死了,耳朵還活著,還擁有記憶。

梵高放棄了人世間的信仰,因為天國有更神聖的信仰等著他。梵高的作品值得欣賞,他的人格更值得欣賞,他教會我們如何去執著,如何去追求。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願每個熱愛生命的人,都能努力活好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