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中国》在针头线脑中,丈量出布衣中国的社会变迁


《布衣中国》在针头线脑中,丈量出布衣中国的社会变迁

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风靡全国。衣食住用行,排在“食”之前的是“衣”,一部以“衣”为题的纪录片《布衣中国》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

这部讲述中国服饰文化的纪录片是一部地道的“深圳制造”,是深圳知名文化人邓康延继纪录片《先生》之后的又一力作。一场别开生面的开播新闻发布会在深圳蛇口举行,众人围坐在一起收看央视纪录片频道实时播出的《布衣中国》纪录片,在结束观看后,邓康延发表了感言并接受媒体访问。


《布衣中国》在针头线脑中,丈量出布衣中国的社会变迁


“我们最早想做《布衣深圳》,以深圳三十年的服装变化反映城市和个人的发展。”邓康延告诉记者,后来有人建议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服饰,于是就变成《布衣中国》。邓康延认为“布衣”有两层意思,字面上指布织的衣服,代表平民百姓穿的衣服,另一个意思是暗示一种“百姓的精神”。


《布衣中国》在针头线脑中,丈量出布衣中国的社会变迁

这是一部讲述春绸冬棉和岁月冷暖的故事。一共5集,其中第4集《百变一身》还在2014“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上荣获了“金熊猫”人文类亚洲制作奖。它的获奖评语称:“衣服是社会的皮肤,能感知时代的冷暖。


《布衣中国》在针头线脑中,丈量出布衣中国的社会变迁

著名文化学者黄永松先生担任该片顾问。本片上下穿越,南北牵挂,剥茧中国服装的生成以及服装背后的人物命运和时代变迁。每一集都是一幅描绘精耕细作和霓裳斑斓的画卷,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服装文化魅力。每集各领一个主题,分别从服装材质的选取、款式的流变、色彩的印染、设计的创意和制作的工艺五个方面,以叙述的形式来展示中国服装文化“现在进行时”的长卷。本片奇思妙想,画面干净优雅,将服装设计之美与视听语言之美融合,让人在针头线脑中,丈量出布衣中国的社会变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