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宇:三旬尚远浓烟散,一如年少迟夏归

在华语乐坛中,民谣可谓是小众音乐,但也总有一部分爱好者在听。今日分享一个独立的诗意男孩陈鸿宇,关于成长,他在音乐中的诠释。

陈鸿宇:三旬尚远浓烟散,一如年少迟夏归

提起陈鸿宇,最先想到的是他的《理想三旬》,关于歌名为何为“理想三旬”,说来也是一段随意的相识。2015年3月,选定初稿的陈鸿宇给歌词撰写人唐映枫通了电话。

陈:喂,你好,我是陈鸿宇。

唐:谁?

陈:您的歌词初稿通过了。

唐:哦,好吧。

陈:请问有什么创作背景和故事吗?

唐:呃…没有,见你们征稿就随手那么一写。

两个人第一次通了电话,然后加了微信,并确定了最后的词稿。

陈:取个名字吧。

唐:《暮远》如何?

陈:不行,太各色。《无名》如何?

唐:不行,太随意了。呃…《理想三旬》 于是就有了我们的《理想三旬》。网易云热评上有人评价这三旬:一旬败给了青涩无知的爱情,二旬败给了年少轻狂的理想,三旬败给了沧桑寂寥的现实。《理想三旬》或许就是一种成长,即使有再多无谓的感慨,也始终相信,梦倒塌的地方会长满青苔。

陈鸿宇:三旬尚远浓烟散,一如年少迟夏归

陈鸿宇的另一首成长力作《一如年少模样》一度是我高三最主要的精神支撑,比起《理想三旬》,《一如年少模样》少了几分诗意却多了几分成熟。尤其是描绘的少年从初出茅庐的一腔热血到经历世故圆滑后的成长,令人心酸。寻着星光的无忧无虑的昨日转瞬即逝,在动荡的凉薄世态中,即使有孤独和遗憾,也挡不住时间的流逝。后来成长的少年漂泊异乡,奔忙,失望,困顿…年少的诗情早已屈服于现世,锋芒终被圆滑取代,想避世却更要在世上。一切都变化之后,唯有时间依旧不可挡。热评中一位小姐姐说:求而不得没什么不好的,至少这个过程中成长了。成年人其实就是少了年少时的横冲直撞和头破血流,想要的就去争取,得不到的就努力释怀,这才是人生吧。

陈鸿宇:三旬尚远浓烟散,一如年少迟夏归

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陈鸿宇的优秀作品有很多,关于成长的也不少。这两首颇具代表性,也希望这两首歌,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成长和体会。

点关注,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