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鰲山滑雪場部分學生“滯留事件”看當代大學生


2019年11月30日,太白縣鰲山滑雪場舉辦“2019第四屆大學生公益滑雪節”。因當天突遇大雪,下午返程時縣城五里坡段道路結冰、路況極差存在不安全因素,經與太白縣縣委縣政府、旅行社、交通部門等多方考量。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17輛大巴車740餘名大學生最終返回滑雪場留宿。


從鰲山滑雪場部分學生“滯留事件”看當代大學生


事件發生後,太白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指示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全力做好滯留學生安置工作,派出3名縣級領導,及時帶領縣教體局、縣民政局、縣文旅局、縣公安局、應急管理局、衛健局等部門負責人趕赴現場。學生返回滑雪場後,雪場立即啟動緊急預案,各方為滯留學生,提供方便麵、雞蛋、麵包、饅頭和開水等生活用品,調動200餘床暖被、800餘套滑雪服御寒。縣級相關領導、雪場負責人、公安、醫療和雪場180多名工作人員徹夜執守,為留宿學生提供服務。第二天早上又為學生供應了早餐,現場秩序井然。


從鰲山滑雪場部分學生“滯留事件”看當代大學生


12月1日上午9時許,經交警及路政部門全力疏導,姜眉公路五里坡段已恢復雙向通行,車輛陸續開始返程,15時許,大學生們陸續安全返校。


從鰲山滑雪場部分學生“滯留事件”看當代大學生


在這次“滯留事件”當中,各方媒體紛紛報道,有個別媒體為了博取點擊量,誇大事實真相,更有一些學生在網絡上發佈不實信息,說他們被安置在滑雪大廳後,被子都不能保證人人有,對滯留後住宿條件以及主辦方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表示不滿。那麼,當時學生們住宿條件到底怎麼樣?作為滑雪節主辦方之一的鰲山滑雪場,又是如何應對的呢?針對這一情況,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頭條等媒體直擊現場,還原了事情的真相。


從鰲山滑雪場部分學生“滯留事件”看當代大學生


通過這次事件,我們對部分大學生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克勤克儉的生活作風、百強不息的精神狀態、不為艱難的心裡素質感到欣慰和讚揚;同時為某些學生怕苦怕累、缺乏承受困難挫折、實踐勇氣的狀態感到擔憂。鰲山滑雪場雪具大廳是一個集休閒、餐飲為一體的現代化服務大廳。內設地暖、小超市、地方美食、熱開水、衛生間一應具全。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的大學生度過了一個晚上。不管是睡地鋪還是怎麼樣,應該說是一個不錯的體驗!我們設想,假如事件發生在荒郊野外,我們該如何應對?我們是否應該具備一種心理調節能力、自立生活能力、艱苦實踐能力……?


從鰲山滑雪場部分學生“滯留事件”看當代大學生


我們可以看到,積極向上,朝氣蓬勃,敢想敢幹是當代大學生的總體現狀。但另一面:現在大學生大多是八十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他們大多是從小在蜜罐裡泡大的。家長對孩子即使不全是有求必應,也是盡力去完成。然而,由於社會、家庭的過度關注以及其自身的原因,當代大學生中一部分人表現出:在生活上自理能力差,貪圖享樂,揮霍浪費,穿名牌、講排場,消費水平超越家庭經濟承受能力和就業後的收人水平;學習上怕苦怕累,投機取巧,缺乏刻苦鑽研和頑強拼搏精神,碰到困難或挫折就垂頭喪氣、悲觀失望;思想上缺乏理想、信念,缺乏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缺乏奉獻精神,團隊精神;工作上勞動觀念淡薄,缺乏艱苦創收的意識,只講個人得失,缺乏實踐勇氣與團隊精神,眼高手低、不切實際的幻想高收益,缺乏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精神。


從鰲山滑雪場部分學生“滯留事件”看當代大學生


首先,大學生絕大多數是從校門到校門,較少接觸社會、接觸生產實踐,他們不大懂得勞動的艱辛,不太瞭解物質財富的創造過程,不知道用資源換取的價值來之不易。其次,長期輕行為訓練和實踐鍛鍊,致使許多大學生知行脫節,實踐能力不足,社會經驗缺乏。最終是在真正面對社會時,即使能夠漸漸明白創造的艱辛,卻沒有勇氣和思想準備投身到艱苦奮鬥中。


從鰲山滑雪場部分學生“滯留事件”看當代大學生


當代大學生沒有經歷戰爭和貧困,他們身上缺乏上世紀初葉時華夏青年所具有的憂患意識和勵精圖治的決心。這是其缺乏艱苦奮鬥精神的關鍵,憂患意識首先是一種理性思維。安與危、喜與憂、禍與福都是辯證共存的。古人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居安思危”等就是在宣傳這種辯證法。憂患意識是一種責任意識。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無數仁人志士的座右銘。說到底,只有以天下為己任的人才會深懷憂患意識,把憂國憂民作為愛國愛民的一種體現,把為國為民作為自己肩負的神聖責任。

一個清醒的民族要居安思危,一個成熟的國家必須未雨綢繆。“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對大學生的危機感和使命感的教育,讓大學生切實看到我們所面臨的困難。通過與發達國家進行經濟、科技發展的對比,找到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通過進行黨史教育、典型人物創收史教育和反面人物的警示教育,增強對艱苦奮鬥現實性、必要性、重要性的認識。通過教育樹立一種社會責任感,真正理解現在能不能堅持艱苦奮鬥是關係到黨和國家的榮辱興衰,關係到個人是否健康成長的大問題。


從鰲山滑雪場部分學生“滯留事件”看當代大學生


當代大學生缺乏艱苦奮鬥精神,很大程度上是其沒有勇氣去面對困難或受到挫折後產生畏懼心理。最終,其中一些人·就開始幻想或者說奢望不經過艱苦奮鬥卻能夠獲得成功,並沉溺在這種虛無之中,拒絕和否定艱苦奮鬥。大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首先就要學會怎樣去面對挫折。一個大學生如果經不起各種大大小小的挫折的考驗,即使他有滿腦袋的知識,也不可能在事業上有作為。因此,大學生的成功必須有堅強的挫折容忍力作後盾才行,應該做到遇挫折而不氣餒,處逆境則更奮發。在挫折面前充滿自信,堅信自己的理想是正確的,堅信自己一定會成功的,百折不撓,直到最後實現目標。可以說,挫折是強者與弱者之間的一條重要的分水嶺。當代大學生肩負著祖國強盛、民族復興的重任,必須做社會的強者,在經受了第一百次挫折的時候,便開始準備第一百零一次的衝擊。


從鰲山滑雪場部分學生“滯留事件”看當代大學生


總之,在當代大學生中培養和弘揚艱苦奮鬥精神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她不僅關係到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祖國和民族的復興;更切身關係到每一位大學生個人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高校作為培養高等人才的基地必須加強艱苦奮鬥教育,大學生也必須自覺培養自己的艱苦奮鬥精神,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