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類企業債,兩條跑道

兩類企業債,兩條跑道

第1類企業債,是企業在金融系統內發行的金融債,其邏輯是借錢還錢。

錢不是由企業生產,因此無論社會生產力達到多高水平,都會出現債務危機。

第2類企業債,是企業在零售系統內發行的產品服務債,其邏輯是借錢還貨。

貨是由企業生產的,生產力足夠高,企業欠的越多,生產越多,人民幸福指數越高。

典型的第2類企業債有:家樂福購物卡內的儲值;中石油加油卡里的儲值,公交卡里的儲值,騰訊的Q幣,YY的Y幣等等

中國人的機遇在第2類企業債,因為中國是世界工廠,產能佔世界的50%左右,按照產品債的邏輯,中國會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

2、新跑道:公共網絡+產品服務債=超級印鈔機

一個APP有多少成本?

從A面看,邊際成本為零。

從B面看,邊際成本是每年幾千億投入。

原因:消費者每年投入幾千億購買與更新智能手機——超級硬件持續投入。

這個投入規模已經遠超所有銀行在硬件(自動提款機、POS機、電腦、卡等)領域的投入之和。

如果消費者看到自己的實際投入,消費者會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應該持股公共網絡50%的股權。

如果中國製造看到消費者的實際投入,中國製造會看到每個公共網絡內都有無限多的服務價值。

會很自然的承認:公共網絡的服務債=中國製造和消費者的提貨權。

會很自然的願意以產品和服務來賺取提貨權。

在這個基礎上,中國製造自然可以放心的在公共網絡內發行產品債,用產品債和公共網絡兌換提貨權。

因為中國製造欠公共網絡產品債,所以中國製造接受公共網絡提貨權的支付。

因為中國製造接受提貨權的支付,所以,人民很自然的收走美聯儲對傳統金融市場的調控權。

3、合作始於理解,理解始於發現

消費者你每年為信息高速公路投資的不僅有休閒時間,還有每年數千億的智能手機硬件。

消費者發現這一價值,中國製造自然發現這一價值。

因為所有人都是消費者。

雲錢包股東的使命:讓消費者發現自己的隱形投入,讓智能化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