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爆發?惠州這八大“引爆點”受全省關注

1月14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官方門戶網站首頁轉載刊發南方日報報道《惠州將建設世界級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 打響具有國際影響力“惠州灣”品牌》。加上惠州“豐”字交通等報道,這是半個月以來惠州第3次“刷臉”省政府官網首頁顯要位置。


這是惠州這座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越來越受關注的縮影。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背景下,隨著陸海空大交通建設、加快與廣深港對接,惠州的城市格局大大打開,並樹立了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雄心壯志,吸引越來越多投資者、旅遊者、居住者、從業者。


全面爆發?惠州這八大“引爆點”受全省關注


從遊走在邊緣的配角,到逐漸向C位靠近,惠州越來越吸引全省乃至全國關注的目光。不少媒體甚至預言“2020年惠州將全面爆發”。惠州真的將進入發展的爆發期?南方+客戶端為你盤點未來可能“引爆”惠州的八大熱點話題,從中透視城市發展新風向。


你是否看好惠州未來的發展?非常看好,發展潛力巨大一般看好,後勁足但比不上廣深佛莞不太看好,各項指標人均水平低不能確定,說不準未來的情況提交。


全面爆發?惠州這八大“引爆點”受全省關注


熱點1:粵港澳大灣區

面積佔大灣區1/5 惠州發展空間潛力大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惠州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惠州地理區位優越,緊鄰廣州、深圳、香港3個國際化大都市,土地面積約1.1萬平方公里,佔了整個大灣區面積的1/5,相當於廣州、深圳、東莞3市面積之和,但土地開發強度還不到10%,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來服務大戰略、承載大項目、打造大產業。


惠州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澗、島於一體,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在廣東乃至全國都不多見。惠州還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正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如今,積極探索與廣深莞在跨界地區開展產業合作、創新協同和同城化試點,加快形成“半小時經濟生活圈”。同時,惠州不斷加強與香港等城市的合作。惠州成為香港、深圳向東輻射的重要門戶。


全面爆發?惠州這八大“引爆點”受全省關注


熱點2:先行示範區

惠州有望5條軌道交通連接深圳


近日,惠州市兩會上,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13次提到深圳。這背後是在“雙區驅動”背景下,惠州正在不斷加強與深圳的對接合作。


作為大灣區連接粵東、粵北以及閩贛地區的樞紐門戶,惠州正緊鑼密鼓地建設連接深圳等地的高鐵——贛深高鐵,預計2021年通車後深惠將形成半小時生活圈。


除了在建的贛深高鐵,深惠還在謀劃研究3條軌道接通連接——深惠城際、深圳至大亞灣城際、深汕高鐵。加上已經通車運營的廈深高鐵,未來深惠之間預計至少有5條軌道交通互聯。


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加強惠州港口資源統籌,完善“惠鹽組合港”機制,強化深惠港口企業合作,提升港口建設運營水平,支持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全面爆發?惠州這八大“引爆點”受全省關注


熱點3:深莞惠都市圈

深惠“CP城市”加速同城化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邁向都市圈時代,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組成“CP”的同城化大潮席捲全國。2019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標誌著我國現代化都市圈時代正式開啟。深莞惠都市圈恰恰站上了發展新風口。


去年8月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這為深莞惠都市圈的同城化發展打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而恆大研究院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全國24個千萬級人口的大都市圈中,深莞惠都市圈的發展潛力指數排名第三,僅次於上海大都市圈、北京都市圈。在“雙區驅動”背景下,作為深圳的“CP城市”,瞄準國內一流城市目標的惠州或迎來爆發期。


全面爆發?惠州這八大“引爆點”受全省關注


熱點4:“豐”字交通

內聯全市7縣區 外通廣深港莞河汕6城市


向海而生,向“灣”而興,惠州這座地處大灣區的千年歷史名城,在邁向一流城市的現代化之路上再跨出新步伐。2019年12月28日,惠州市“豐”字交通主框架暨1號公路(南北軸線)動工建設。


“豐”字交通主框架,是“雙區驅動”背景下,惠州市委、市政府佈局城市發展未來的重大戰略部署。這個內聯全市7個縣區、外通廣深莞等6個城市的超級交通工程,將使惠州這座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由沿江向濱海發展,其作為大灣區連接粵東、粵北以及閩贛地區的樞紐門戶地位將更突出。“推動惠州從沿江時代向沿海時代邁進,奠定惠州未來百年城市發展大格局。”惠州市政府如是評價這一超級工程的重要性。


全面爆發?惠州這八大“引爆點”受全省關注


熱點5:惠州灣

向海發展再佈局 大平臺揚帆起航


作為廣東“海洋大市”,惠州281.4公里的大陸海岸線,不僅遠超廣深莞,還超過新加坡、三亞、廈門;4519.4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更是數倍於深圳。地處大灣區,南臨大亞灣、東接紅海灣,惠州可謂向“灣”而生,如何向“灣”而興,因“灣”而富?


作為向海發展的最新佈局,“惠州灣”是惠州未來一段時間著力打造的重大戰略平臺。


惠州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報告提出,搶抓“雙區驅動”利好疊加機遇,高標準謀劃建設惠州灣。“不僅是石化、核電的工業灣區,更是創新創業、宜居宜遊的一流灣區,努力打造新經濟增長極和城市生活新標杆。”


全面爆發?惠州這八大“引爆點”受全省關注


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則提出,串聯雙月灣、巽寮灣、小徑灣、三門島等濱海旅遊資源,高水平推進海上旅遊及海島開發,打響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惠州灣”品牌。


“海上惠州”的面積比“陸上深圳+東莞”還大,惠州未來將形成大亞灣石化區、惠東新材料產業園、稔平半島能源科技島“三足鼎立”局面。沿海經濟帶是新時代全省發展的主戰場,這為惠州掘金“藍色經濟”打開了無限想象空間。


熱點6:大國重器

兩大科學裝置助力大灣區科創中心建設


惠州的兩個“國之重器”建設提速。2019年12月26日,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項目總部區在惠州市惠城區河南岸街道河橋片區動工建設。這意味著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項目取得又一重大進展。


全面爆發?惠州這八大“引爆點”受全省關注

落戶惠州的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強流重離子加速器(HIAF)和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是“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被視為“國之重器”。未來建成後,將集聚國內外約1500名科研人才,有望成為世界先進的核物理研究裝置,形成國際領先的核物理研究中心,將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將以兩大科學裝置為核心依託,對標國家實驗室,著力突破先進能源領域重大科學問題與關鍵“卡脖子”技術,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熱點7:千萬級幹線機場

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


作為廣東重點打造的五大幹線機場之一,惠州機場於2019年正式啟用T2航站樓,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50萬人次大關。


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千萬級幹線機場規劃建設,推進惠州機場飛行區改造,計劃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萬人次。


全面爆發?惠州這八大“引爆點”受全省關注


早在2017年4月,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聯合印發的《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就明確提出,惠州機場建設幹線機場,主要服務惠州、汕尾、河源以及深圳東部地區,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如今,惠州將加快千萬級幹線機場建設,為深圳機場打造國際航空樞紐騰出空間。


熱點8:世界級產業

巨無霸項目加持 加快建設兩大萬億產業


埃克森美孚、中海殼牌三期等重大外資項目順利推進,太平嶺核電開工建設,抓好惠東港口海上風電項目建設,推動惠東LNG接收站上半年動工,爭取中洞抽水蓄能電站納入國家規劃……最近,惠州重大項目規劃建設頻傳新進展。


依託一批”巨無霸”項目,惠州正加快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


全面爆發?惠州這八大“引爆點”受全省關注


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世界級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建設,並聯動深莞打造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惠州還提出,全面提升大亞灣石化區發展建設水平,打造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