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銀行:ROE最高的銀行“物種”

互聯網銀行:ROE最高的銀行“物種”

2019年,有互聯網銀行的ROE高過30%,這在銀行業較為罕見。

本文由「輕金融」出品

5年多前民營銀行誕生之初,承載著補位傳統銀行的使命;5年後的今天,民營銀行的先行者已經探索出了特色化路徑。

從民營銀行2019年報中可以看出,特色化路徑日漸清晰。據輕金融梳理10多家民營銀行年報發現,以互聯網銀行為代表的民營銀行,通過純線上模式、輕資產經營,實現了高成長髮展。

同時,在用金融科技踐行普惠金融上,互聯網銀行對傳統銀行形成了有益的補充,實現了自身高成長與社會效益並重。

分化中的贏家:互聯網銀行

目前,先後共有19家民營銀行成立,據輕金融不完全統計,13家公佈2019年年報的民營銀行,各項指標呈現出三大方面的特徵。

一是各項指標分化嚴重。

互聯網銀行:ROE最高的銀行“物種”

從總資產規模看,微眾銀行以2912億領先,網商銀行也在千億以上,此外蘇寧銀行與湖南三湘銀行的總資產也超過了500億元。

而從總資產變化看,福建華通銀行與億聯銀行的增幅都超過100%,蘇寧銀行的增幅也達到97%,也有民營銀行總資產增幅在個位數。

接著看營業收入,微眾銀行是唯一一家2019年營收在百億級別的民營銀行,網商銀行以66億居其次,與此同時,多家民營銀行的營收不足5億;從營收變化看,有的增幅超100%,有的是負增長。

再來看2019年淨利潤,微眾銀行以39.5億高於同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兩家也在10億元以上,這一水平已經高過了部分上市城商行/農商行。

從不良率看,民營銀行均在1.5%以下,且有較高的撥備覆蓋率,如微眾銀行2019年末的撥備覆蓋率高達444.31%。2019年,微眾銀行還在行業內率先將資產質量的不良貸款標準由逾期90天改為60天,為可持續發展夯實了基礎。

綜合各指標來看,以微眾銀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為代表的互聯網銀行在民營銀行中佔據絕對的領先優勢,微眾銀行更是連年成為民營銀行領頭羊。

二是頭部特徵明顯。領先的互聯網銀行已經具備了極強的競爭力。其中以衡量盈利能力的ROE更為典型,可以看出其為股東創造價值的高低,也決定了後續業務與創新的能力。

互聯網銀行:ROE最高的銀行“物種”

說明:部分銀行ROE數據來自年報,部分由輕金融計算得出

從上表可以看出,民營銀行的ROE分化劇烈:3家民營銀行的ROE在15%以上,這三家民營銀行的共同特徵,是均以線上貸款為主要模式;相比之下,有3家民營銀行的ROE在2%以下。

ROE高過30%,在銀行業較為罕見。輕金融發現,除2008年以前經濟高成長時代,個別銀行的ROE一度曾超過30%,此後時間,大部分銀行的ROE都在20%以下。近幾年,不少上市銀行的ROE都已經逼近10%。

我們拿互聯網銀行的ROE,跟上市銀行做了一些對比。截至2019年末,全國性銀行的平均ROE在12%以上,上市城商行和農商行稍低一些,在10%以上;具體看,上市銀行中2019年ROE超過15%的上市銀行僅有6家,最高的寧波銀行也只有17.1%。

不難看出,最近三年,與上市銀行ROE穩中趨降不同,民營銀行的ROE穩步提升,已躋身各類銀行中的最高水平。

比如,ROE平穩增長較為明顯的微眾銀行,近三年ROE分比為19.26%、24.41%、28.15%,基本保持在20%以上;新網銀行由於淨利潤增幅達315%,ROE從12.33%上升了近20個百分點;網商銀行的ROE也上升了2.45個百分點。

為什麼互聯網銀行的ROE(淨資產收益率)較高?背後原因,一是互聯網銀行的客戶主要面向個人及小微企業,生息資產收益率高於行業平均。

另一方面,以普惠金融為定位的互聯網銀行,探索出了適應自身稟賦的服務模式。在分佈式“去IOE”下,互聯網銀行大大縮減了IT運營成本,目前微眾銀行的每賬戶科技運維成本是傳統銀行的1/10左右,線上化輕資產運營使其盈利能力高於其他類銀行。

三是領先互聯網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更加穩定。從資產結構看,互聯網銀行的貸款佔比與傳統銀行接近,在50%左右。

從負債結構看,近年來市場對互聯網銀行的一大擔憂,是因為無網點優勢造成負債結構中存款佔比低,而更依賴同業融資,制約了規模增長。

不過,從2019年年報來看,這種現象已有大大的改善。實際上,領先的互聯網銀行存款佔比即使跟部分上市銀行比,也處於較高水平。

負債結構更為穩定的互聯網銀行,當屬微眾銀行。截至2019年末,微眾銀行各項存款餘額2363億元,比年初增長53%,存款在負債中的佔比接近86%,這一佔比已經不輸部分全國性銀行,比去年上升了近12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2019年末微眾銀行各項貸款餘額1630億元,比年初增長36%,保持了貸款和存款業務的均衡發展。

從其他互聯網銀行看,網商銀行的負債中存款佔比61%,新網銀行曾經很缺存款,不過在2019年大幅吸收存款,存款在負債結構中的佔比從41%上升到了67%。

“大部分互聯網銀行獲得了超過行業水平的ROE,不良率控制在相對合理的水平,因此,初步驗證了這一商業模式的有效性和盈利性。”國信證券對此評價。

高成長路徑:科技+互聯網思維

目前,定位於互聯網銀行的民營銀行主要有3家,分別為微眾銀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均以互聯網模式服務個人用戶和小微企業主。

此外,眾邦銀行定位為互聯網交易銀行,福建華通銀行定位為“第三家完整採用分佈式互聯網技術的民營銀行”,蘇寧銀行定位為O2O銀行,中關村銀行定位為創新創業者的銀行,不過更多銀行定位偏傳統銀行。

領先的互聯網銀行,為什麼能夠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的高成長路徑?

一大原因是注重金融科技投入和互聯網思維。作為國內首批互聯網銀行之一,互聯網銀行的科技支出佔營業收入比例,遠遠高於傳統銀行。

比如,成立五年來,微眾銀行始終以科技研發和應用驅動業務發展。2019年,微眾銀行的科技人員佔比近六成,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重近10%。

互聯網銀行重視科技的另一指標是專利數據。據瞭解,微眾銀行2019年全部公開的發明專利申請量632件,在全球銀行發明專利排行榜排名第一,其中80%以上來自於“ABCD”四大領域,其中又以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最具代表性。

在微眾銀行的年報中,還透露了一些數據:該行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分佈式銀行核心系統已成功服務超過2億客戶,實現年均日交易3.6億筆,單日交易峰值近6億筆;已實現國內第一梯隊銀行的規模水平,顯著降低了每賬戶運維成本。

互聯網思維與文化,也是互聯網銀行區別於傳統銀行之處。在人才引進方面,如微眾銀行2019年共引進多層次人才超600名,並重點組建了具備多語言、多文化適應能力的專業科技團隊。

“我們堅信銀行就是科技企業,面向未來的銀行不僅需要深度應用科技,更需要把科技能力轉化為核心產品和服務。”微眾銀行董事長顧敏在年報中表示。

讓利客戶,向科技要效益

純線上放貸業務,極大拓展了傳統銀行的信貸客群和業務空間,被認為是“銀行史上革命性的技術突破”。

2019年,領先的互聯網銀行持續專注於用互聯網模式服務小微企業和普羅大眾。截至2019年末,微眾銀行服務的個人客戶突破2億人,法人客戶達90萬家,覆蓋了31個省、市、自治區的近600座城市。

隨著服務下沉已成為銀行業的重要趨勢,原來沒有能力做長尾用戶的銀行,藉助金融科技快速穿透市場。可以說,金融科技擴大了普惠金融的服務廣度和深度。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互聯網銀行用金融科技踐行普惠金融的探索可圈可點。比如,微眾銀行就不斷下調新發放貸平均利率,減輕小微企業融資負擔,在2018年已經下降近1個百分點的基礎上,2019年進一步下降了1.84個百分點;藉助聯合貸款模式積極投入金融扶貧,初步形成了商業可持續的普惠金融發展模式。

截至2019年末,“微粒貸”已向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近600座城市超過2,800萬客戶發放超過4.6億筆貸款,累計放款額超過3.7萬億元;授信客戶中約77%從事非白領服務業,約80%為大專及以下學歷;筆均貸款約8,000元,超過70%已結清貸款的利息低於100元。

另一產品“微業貸”已經為民營企業中的23萬戶普惠型小微企業提供了信貸服務,貸款餘額約為年初的2.5倍;企業數量是年初的3.4倍,61%為首次獲得銀行授信;這些企業的就業人數超過200萬人,為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另闢蹊徑。

互聯網銀行還將主要技術成果在國內外全面開源,逐步從開源技術的受益者轉變為貢獻者。

比如,微眾銀行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聯邦學習底層技術平臺(FATE)在全球已有數百家知名機構、企業和高校用戶;主導研發的區塊鏈底層技術開源平臺FISCO BCOS成為最大最活躍的國產聯盟鏈開源生態圈。

以科技降成本、向科技要效益的特色做法,使微眾銀行得以持續讓利於客戶,實現全年新發放貸款利率較上年下降1.84個百分點,戶均利潤貢獻不到20元;全年營收超過148億元,淨利潤39.5億元,納稅20億元,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和標普分別給予微眾銀行“A3”和“BBB+”評級,展望為“穩定”,在國內僅次於六大國有商業銀行。互聯網銀行的啟示是,在實現自身強大的過程中,兼顧創造社會效益才有可持續性。

結語

有銀行業分析師預計,隨著金融脫媒進程的推進,“互聯網銀行中或誕生萬億級別的銀行”。不過,隨著金融科技技術的普及,未來金融機構之間比拼的是客戶基礎、資金成本等因素。

這意味著,互聯網銀行面臨的競爭會更為激烈。但領先互聯網銀行率先探索出“用科技更好地滿足小微企業和普羅大眾的金融需求”的可持續發展路徑,無疑極具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