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低油价策略:中国石油企业 VS 国际油公司策略大比拼

尽管有960万桶的减产协议,4月13日收盘时,WTI下挫8%,跌至22.8美元/桶;布伦特下挫3%,至31.3美元/桶。为此,中国石油企业 VS 国际油公司纷纷采取了应对低油价策略。

先看国际油公司:

一是大幅削减投资支出。比如埃克森美孚已通知承包商和供应商计划在短期内削减资本和运营费用;沙特阿美今年净资本支出减少至250~300亿美元,同比减少25%。Rystad公司预测,如果油价维持在30美元/桶的水平,2020年全球仅勘探与生产业务的资本支出就将减少1000亿美元;如果情况延续到2021年,届时勘探与生产业务投资支出会再减少1500亿美元


应对低油价策略:中国石油企业 VS 国际油公司策略大比拼

二是减少非必要成本支出。BP、埃克森美孚、壳牌、埃尼、挪威石油积极减少非必要生产经营成本支出,先后要求大多数办公室员工居家办公(当然这主要跟新冠疫情有关)。

三是降低油气产量,关停那些高成本的生产井。比如,埃克森美孚3月17日宣布下调产量7%至390万桶/天。

四是加大资产剥离力度,减员增效。通过资产剥离,解决油价暴跌下的现金流短缺,以及维持股东现金回报的承诺。


应对低油价策略:中国石油企业 VS 国际油公司策略大比拼

中国石油公司与国际油公司一样,第一条也在积极推进。2020年“只勘探,不开发”。也就是只把油气找到,不大规模新建油田。

第二条也在积极努力。

中国石油公司由于国情限制,国际油公司的第三条我们做不到。没有办法大幅度降低油气产量,尤其长庆等许多低渗油气田,一旦关井便没有办法再生产。

第四条,我们也做不到,中国石油公司不会在低油价时候大规模,反而担负起社会稳定的责任,2020年扩招应届毕业生上万人。


应对低油价策略:中国石油企业 VS 国际油公司策略大比拼


除此之外,中国石油公司还有上下游一体化的优势。例如,上一轮2016年的超低油价下,无论是中石油还是中石化,其炼油化工板块的盈利能力和利润贡献在全集团是名列前茅的,甚至发挥着“救命稻草”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