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的幸福嗎?

孩子真的幸福嗎?

每一天的早晨,看到女兒打扮的乾乾淨淨,穿著自己心愛的衣服,揹著書包,面帶笑容的說:“媽媽,我上學走了,再見!”這時,我的心裡總是會想到,你多幸福。學校就在自已家的樓下,有自己喜歡的穿衣服風格,有自己喜歡的明星,有自己喜歡的……只要遠行,總是由我老公車接車送,想吃想要的東西都可以得到,現在的孩子太幸福了。

記得我在上初中的時候,因為學校很小,學生很多,因此對於我們離家五里路的學生來說,只能每天在家與學校之間來回走(每天來去四次,走二十里路),那時能騎一次自行車去上學,就是家庭給我的賞賜,就是最大的幸福。每天回家還要做家務,根本沒有時間去讀書。有一個冬天,家裡養很多羊,年前,把羊宰了,肉賣了出去,羊骨頭可以賣錢,家裡給了我收集骨頭權利,我收集了一個冬天,和小夥伴們背了兩袋子多,賣了五元錢,買了一條褲子和一些糖果。糖果和小夥伴們分著吃了。褲子有些短,回到家裡,媽媽用相近的顏色的舊布給我接好,感覺那個年過得很快樂,和同伴相比,我有自己的新衣服,她們只有羨慕的份。多年過後,和她們聊起當年的那個褲子,有一個同伴說:她當時總是想,我的褲子出個意外多好,有時會在夢裡出現,我褲子出意外的各種情形。

孩子真的幸福嗎?

當時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裡,父母忙於生計,根本不去管理我們,也對我們要求很低。我們的精神是完全自由的,自己想做的事情目標很明確。因此,感覺每一天都是充實的,都生活的很有滋味。

現在的孩子在吃、穿、住、行、用等方面,都比我過去好很多很多,但是惡性事件在不斷髮生,抑鬱、跳樓自殺、殺人等等這樣的極端行為,在這種個案的背後,折射出來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如果孩子內心不是痛苦至極,又怎會抑鬱了?又怎會跳樓自殺了?……做出這些事情的孩子,得有多大的勇氣?

現在社會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還沉浸在過去的思想了。試想,我們這代人當時的情形,只要考上大學,工作是國家安排,房子是單位分配,周圍人都一樣。讀書就是能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因此,我們目標明確的去讀書。而現在,社會的進步,研究生找不到工作,買房買車,身邊的大款如雲,土豪的掘起,孩子們的內心充斥著社會帶來的無形的壓力。

孩子真的幸福嗎?

現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很多家長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許多媽媽變成了全職專職的,有時還有爺爺奶奶或者外爺外婆,家裡的事情大人都要搶著幹,何況小孩子呢。 孩子個個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家務、飯菜、洗衣都有專人伺候,孩子只要專心學習就好。孩子除了能從學習中找到一點點的價值,在生活中沒有一點點能體現和實現自己價值的。這種生活也是很多家長童年嚮往的生活,他們覺得自己當年如果可以只專注學習,考上更好的學校,現在生活的會更好,而這一理想,只能通過孩子來實現。於是,家長一味的要求,這麼好的條件,為什麼不好好讀書呢?然而這種抱怨不僅不能激勵孩子,還會傷害他們。這種物質富裕,精神緊張,目標渺茫的狀態下,孩子們何能安心的讀書呢?又何談發自內心真正的精神快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